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7月28在《宣传工作》通报中刊发了北川文明实践进校园典型经验,北川经验在全省交流分享。
一起来看看北川北川经验做法吧
文明实践进校园 护航未来育新人
北川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文明实践进校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先后获评全国全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奖项205个,涌现出全国十佳美德孝心少年任芳芳、全国最美励志少年李瑶等一批先进典型。
依托学校“搭台”,统筹式构建
充分整合校内外阵地、 人力等资源,在学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管理中心,以这个中心统筹文明实践。显“个性”,建优阵地。结合各中小学、 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区域差异,依托校内现有的走廊读书角、 校园广播站、民族团结进步角、羌文化传承站等资源,个体化全覆盖打造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1个,夯实了校园文明实践阵地。明“职责”,筑实保障。坚持党建引领,确定学校党组织负责人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管理中心主任、分管德育副校长任副主任,吸纳300余名优秀教师参与,细化文明实践内容共计1000余项,落实责任到人头,全力保障校园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抓“整合”,提升质效。打破校园服务壁垒和条块界限,有效整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少先队、学校团支部、日常教学等工作,实行共享共联共育,构建点多面广、优质高效的“校园文明实践服务圈”。
健全体系“赋能”,菜单式推进
建立健全“234服务体系”,项目化、清单化明确文明实践方式、类型、重点内容等,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2种组合”确保不断档。以新 时代文明实践点管理中心年度月度活动计划为统领,针对学校 日常教学实际,创新“常规志愿服务规定组合+假期志愿服务自 由组合"文明实践方式。今年以来,学生、教师、家长以各类 组合方式,常态化参加学校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共计3000余 场次。 “3个类型”服务更优质。整合学校、家庭等资源,将 文明实践与重要时间节点、中心重点工作、教育任务要求等有 机融合,进行宏观调控,分层分类开展“学习二十大,强国复 兴有我”“我们的节日”“校园环境我来护”等常规服务活动600 余场次,“我和文明有个约定”“‘益’起义卖义剪”等特色服务活 动100余场次,“石榴籽小小讲解员”“羌山护芽”“心沐计划”等 品牌服务150余场次。 “4支队伍”分工更明确。组建党员忠 心、教师初心、学生童心和家长爱心4支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 全覆盖吸纳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参与,围绕文化传承、热爱家园、文明劝导、‘童'说安全、爱心帮扶“5大主题”累计开展校内外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参与师生、家长达10万余人次。
聚焦需求“深耕”,多元式服务
精细项目设计。针对学校志愿服务需求多样性、不同年龄段学生及民族地区特点,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文明城市创建、留守儿童关爱、民族团结进 步等普遍性需求,统筹打造羌山雏鹰、心沐计划、熊猫未士 · 云朵姐姐等校园志愿服务项目30余个,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推进双向服务。突出“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依托家长学校等,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每季度至少推出3项涵盖家校社联动文明实践项目,至少有1项理论宣讲,每月至少开展1次家校社联动文明实践活动,形成培育学生感恩家庭、 带动社会,共倡新风、共建文明良好氛围。落实多面激励。由教体局牵头,整合工青妇及行业部门等资源,制定校园文明实践激励机制。校内依托推优入队入团、教师积分管理等制度, 将师生文明实践参与情况与评先推优等挂钩。校外依托尔玛货币“泽古”兑换,将依托学校参与文明实践的家庭和社会人员纳入镇村志愿者统一管理,按照志愿服务1积分兑换1“泽古”的方式,让参与者享受积分兑换服务、商品、微心愿的同等待遇,进一步激发校园文明实践活力,提升文明实践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