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其他的外国人喜欢用慈善基金会来资助有困难的人群并借此获得好的名誉,中国人更倾向于“低调做好事而不求回报”,大家会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取得成就后报恩对自己有所帮助的贵人。
所以当向陈光标这样真真实实施予钱财的善人出现时,还是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当年陈光标之所以会“高调”成为中国的首善,还是因为受到了小时候几件小事的影响。他出生于1968年,是江苏岗湖乡人,家里和当时大多的农村人一样极度贫困。
靠着家里的几亩地,陈光标的父母要养活5个孩子,但是他们一直都是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陈光标4岁的时候,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就因为饥饿相继去世,这给您有的他带去的很大的恐惧。
到了上学的年纪,陈光标也想靠着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家里没钱,也没办法供他上学。10岁的陈光标想了一个办法,他每天中午都会拿着木桶从井里打桶水,挑着扁担跑去街上叫卖,1分钱一次,随便喝。
那时候乡下人普遍苦,陈光标看到饥肠辘辘的行人,也会免费给他们喝水。一天下来,陈光标能赚个2到3毛钱。一日,他给了一个十分疲惫的路人水喝,谁知这位先生给了他2毛钱,并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读书。
突如其来的“巨款”让陈光标满心喜悦也很是感激,他每天这样坚持下来逐渐有了4块钱,交自己的书本费1.8元已经绰绰有余了。他本来是想着将剩下的钱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他看见自己邻居家的孩子也在哭闹要上学,但是邻居家里也实在是没钱给孩子交书本费。
陈光标想了想,就用自己剩下的钱帮助邻居家的小孩交了书本费。在陈光标看来这只是一个无心的善举,他也不求什么回报,但是学校的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后,特地剪了一朵小红花贴在他的胸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年幼的陈光标第一次感受到了做好事的滋味,他欣喜不已地想要创业帮助更多的人。13岁的时候,他觉得冰棍十分罕见,便去街头卖冰棍。但是因为冰棍并不保险,那年头也没多少人舍得花钱经常买冰棍吃,所以陈光标的创业失败了。
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在街头叫卖粮食,这可比卖水赚钱多了。等陈光标和村里人混熟,他一天的收益从五六块钱逐渐长到了三百元。陈光标又体会到了勤劳致富的喜悦,每天更加卖力地卖粮食。
就这样日子过去了4年,年仅17岁的陈光标攒下了2万元巨款,成为了全乡首个“少年万元户”。而陈光标也忘记读书,他在卖粮食的同时也在抓紧时间学习,并于1985年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学院。
由于有着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陈光标在毕业后又在南京摸爬滚打了几年,终于累积起足够的资金后,他于1997年开了自己的首家和医疗器械有关的公司。事实上陈光标或许可以更早享受到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平时都将攒下来的钱做了慈善。
1996年,他就拿出了辛苦创业得来的3万元捐给了一名白血病患者;2002年,陈光标向南京公安消防局捐献了近千万元;2003年“非典”,陈光标向安徽医疗机构捐献了800台温度监测仪,缓解当时的医疗压力,并且还捐献了200万元现金,用作“抗非”。
2004年,东南亚海啸,陈光标捐出300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陈光标亲自赶赴现场,又是捐钱捐物,又是参与救人……陈光标在创业之后做过很多善事,2010年他还宣布在死后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部捐出。
但是陈光标的这种高调捐款,并索取奖章的做法给很多人带来了思想冲击。而且商界总有人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以陈光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谣言缠身了。2015年,陈光标挑战冰桶,但却陷入“造假”传闻,他也出面亲自承认了造假的事实。
随后有关他“破产”、“假捐”的谣言铺天盖地的袭来,所幸他还真有捐赠记录和相关机构,以及各种奖章为他佐证,所以陈光标并没有被击倒。但是“辟谣”实在是令人心累,2016年,陈光标彻底消失在了众人眼前。
后来有人拍到陈光标在田里干农活,纷纷嘲讽。陈光标只是淡淡回应,自己本就是农村出生的,回家收谷子,不是更“低调”吗?不管陈光标在高调捐款,以及“冰桶造假”这件事情上有多么令人不满,但是他捐出的财物以及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却是真实的。
仅因一点瑕疵,就否认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可取的。希望中国人能摒弃偏见,正视慈善,更多地表彰好人好事,而不是将他们低调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