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近期的事件对「科普」有何影响?作为科普工作者,你有哪些感悟想与同行共勉?

问题描述:

眼见了 Ent、科学松鼠会、回形针等事件,对你做科普的心态有影响吗?有哪些感悟和体会想与其他科普工作者分享?

艾子大师回答:

上午刚考完普生,后天考有机的贵物本科狗来强答一波

我只是一介本科生,远非科普工作者,但是我却绝非和科普无缘。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妈带我去了内蒙古博物院,第一次看到了恐龙的装架。阿拉善龙像镰刀一样的爪子,查干诺尔龙高耸入云的圆顶,原角龙和鹦鹉嘴龙像钳子一样的喙,让我看了就觉得很舒服。我一下就喜欢恐龙了。

后来我看了许多恐龙书,先是不分好歹地看见一本买一本,到后面越来越有鉴别能力,最后发现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恐龙书都是垃圾中的垃圾。有一个叫纪江红的,此人经常主编各种恐龙百科,内容之劣质骇人听闻,不同书我买了很多,因为当时我是路过书店就进去找恐龙书,看见一本就让我妈买,看了很多这个球的“著作”,看透了他不同书都是复制粘贴换一下皮反复圈钱,本人雅称“主编”,其实P也不懂,四处剪下来些东西就拼成一本书的恶劣本质。而且市场占有率还不低呢..... 要不然我买上这么多次!我五岁的时候把纪江红拉了黑名单,十五年过去印象清晰不减。

六岁看邢立达,董枝明作品《龙鸟大传》,我深深感到这才是恐龙书应该有的样子。之后我买恐龙书一定要买专门的搞古生物的人写的作品,就算不是真正的搞古生物的,如邢立达,起码也懂得这方面的基本的知识。之后看了不少邢立达,邢立达虽然现在名声不好,他早期写的恐龙书有的也错误连篇,而且他写恐龙书也是复制粘贴换皮换书名反复卖的惯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水平比起绝大多数中文世界的恐龙书作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论古生物方面的专业素养,如果徐星战斗力是100的话,邢立达也就50,但是你架不住其他恐龙书作者(如纪江红)还不到1.....而要论讲故事,搞科普,吸引人的能力,邢立达是极强的。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好多比不上他,这一点你看看邢立达出事以后多少粉丝袒护他你就知道了。在我看来,邢立达写书的态度很真诚,他总是去亲自拜访那些恐龙学家,并且详细写出从他们那儿得到的一手信息。所以看他的书,有一种体验感,能够真实地感到对于恐龙的激情,而不是只是诉说干巴巴的知识。

我当时以为邢立达就高的不得了了,但是我7岁的时候看了徐星博士的作品《未亡的恐龙》,我才知道了什么叫专业素养。7岁的幼小的我,看着辐射演化,并系群,多系群之类闻所未闻的词语,还有那些骨学的东西,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当时也没人给我讲这些概念是啥意思,也没有网络,书后面也没给解释,我就凭借顾名思义,看着那个汉字,然后想象他的意思,再读书,根据上下文猜测,竟然也就这么看下来了。有网以后,上网搜搜这个概念的意思,竟然和我猜的差球不多。再看邢立达,那肯定专业性就不够了。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前面的垃圾书和邢立达激发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也不会去看更好的书。

八岁,我爸买了电脑,我开始上网,百度贴吧恐龙吧。我每天都逼我妈我爸听我说恐龙,不听,我就发火。家庭关系都搞紧张了。我一直都非常非常喜欢博物院,十岁,我妈直接把我送到内蒙古博物院当义务讲解员去了,让我去那讲恐龙吧,别在家烦她了。

于是我就从被科普者变成了科普者。我在内蒙古博物院讲了三年恐龙。这期间,内蒙古博物院的赵学东赵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模仿“真唱”和“假唱”的概念发明了“真讲”和“假讲”的概念,他在经受了几十年的传统讲解培训后,敢于宣称那些东西都是假的,都是垃圾。他彻底抛弃了抑扬顿挫,手型站姿,露八颗牙的微笑,刻意的眼神交流等传统讲解培训的观念。这一切都源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加了中比联合恐龙考察,走出博物馆,走出讲解稿,走进了真正的工地现场,亲自去挖掘恐龙。他激动地说:“真正的讲解,是在看见之后的表达。当你看见了世界的美和神奇,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把它表达出来。这时,你根本不用考虑什么抑扬顿挫了。因为,你带着真情实感向观众表达出来的声音,自然而然就会抑扬顿挫,重点分明。”我深以为然!现在赵学东躬耕于博物学的教育,带着孩子们走进山沟,走进农村,走进牧区,打制石器,制作弓箭.....我看了都羡慕那些小朋友。所以这里我就产生一个观点,就是你要讲什么东西,你首先自己要有激情,要充分理解,然后再进行看见之后的表达。如果是为了追逐热点,他妈的,现查上三个小时维基百科,这样讲出来的东西就没有活力。

在博物院讲恐龙这段时间也对我很有裨益。

我知道了如何吸引观众,如何把激情传递给他们,讲科普切忌书面语,更忌讳显摆英文(不是不讲英文,而是讲完任何一个英文一定要立马说出汉语意思,你讲科普的最终目的是让别人懂,让别人产生兴趣,而不是显得你自己懂),一定要用口语,用最生活化的语言,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假生活化,如:“小朋友,你明白了吗?”之类的P话,而是真真正正你生活日常中使用的语言。这样才能说进别人心里,而且听起来不会累。这也是我现在的观念,科普必须要生活化,但是千万不要囿于日常琐碎。

我知道了哪些观众是适合讲的,哪些观众是不适合讲的。神色匆匆的人不适合讲。穿正装的人不适合讲。拿公文包的人不适合讲。戴领带的人不适合讲。孤身一人的游客不适合讲。人数太多的游客也不适合讲。同龄人小朋友不适合讲。最适合的是三五人的小股游客,三五成群来,一个或者两个家庭,要么是年轻的中产阶级父母(看穿着打扮能看出来)带着孩子这样子。这也是我现在对科普的一个重要观点,科普,永远不应该追求让所有人喜欢。因为科普必定是一个看人下菜碟的事情,我在无数次被打断讲解甚至被嘲讽以后深深意识到这一点。那个男人说,要发动群众,你得先把群众分成什么农民,工人,买办,官僚资等等,然后再想想他们各个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再想想你的政治理想,然后你就知道该发动谁,该联合谁,不该联合谁。和人打交道的事情,任何事都是这样,你要有一个定位,你搞这个科普,你的目标人群是什么人?什么人会愿意听你讲?必须事先想清楚。

讲了几年,我不想讲了。知道的东西重复那么多次,早没意思了。我就不去了,这段时间看了史蒂芬·杰·古尔德(就是间断平衡论的那个古尔德)的《自然史沉思录》系列的几本,一个是《干草堆中的恐龙》一个是《火烈鸟的微笑》。古尔德的作品,他的科学散文,我现在也是强烈推荐。当时我看懂了多少?不到一半。长大以后才看懂。他的文章是值得反复品味的,非常非常有意思,对我的世界观塑造很大。古尔德让我看到了那种更高层次的科普应该是什么样,针对有一定知识人群的科普应该是什么样。它不干涩,不枯燥,虽然生动,但是绝对够劲。

这个时期把可怕的科学全买了,然后一本一本看,喜欢就反复看。古尔德的书我觉得是高中生才能看懂的,反正我小学时代没看懂。而可怕的科学是完美符合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书,从各个方面都符合小学生初中生的阅读需要,在小学生初中生领域这套书是完美的,没有缺点。虽然书中难免有一些事实性错误。

我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科普,普了什么?我绝不信科普普的是知识。爷他妈的从小到大看了这么多书,爷他妈的小时候还会背《论语》《老子》《周易》呢(现在想想都不可思议,咋他妈记住的?),现在呢?都他妈忘了。忘了个一干二净,忘了个盆光碗光,不留一丝痕迹,不剩一片云彩。科普普的是知识吗?是,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科普,普了什么?我绝不信科普普的是科学思维。科普普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比知识更重要,现在很多专业搞科普的都是这一套思想,这一套思想在知乎也非常流行。对此,我坚决反对。你们可以想想你们自己产生科学思维的这个经历,你们的科学思维是怎么来的?你们的科学思维是别人原封不动告诉你的吗?不。科学思维是在学习了大量科学知识,知道了大量实验的实例,知道了足够的科学史知识以后,自然而然构建的,自然而然生发的。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基底,科学思维是建不成的。抽象性的,概括性的科学思维是上层建筑,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科学小知识是经济基础。这也是我们人类思维认知的规律,先具体,后抽象,先个别,后概括。科普普的是科学思维吗?是,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朋友XB大师非常瞧不起科普读物。他指出:科普读物培养出来的是一批自以为懂得科学的废物。他们似懂非懂地记了一大堆科学结论,似是而非地满嘴宇宙量子,但是连一个最弱智的微分方程都不会解,满脑子几十光年以外的星星,但是连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求一些最基本的电磁波传播的参数都不会。

我作为一个从小看着垃圾科普或优质科普长大的,高考P也不会的,数理能力薄弱的一比的科普废物,这话听起来实在有些刺耳。但是,我细细思考,你细细思考,你会发现其实他说的挺对。这么多科普,只是给了被科普者自己“很科学”的虚假优越感,真让他算,让他搞,他也来不了,让他写个科学新闻哇,他连论文也看不懂。

现实生活中这种科普优越少年我见的不少,有的没考上一本,有的都没考上普高。我自己曾经也是傻逼科普优越少年,直到我发现自己数理能力鶸的一比,心里装的满满的只有对博物学小知识的集邮式的收集,而且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遗忘。对于没有集邮基础的化学,尤其是他妈的我后天要考的有机,我更是萎靡不振。所以说科普到底带给了我什么?所以说做科普到底是想带给受众什么?科普的意义在哪里?科普有啥用?科普有用?科普有P用?人家社会人每天996凭啥把看AV的时间挪出来看你的科普?你长得比刘玥好看了?

我认为科普普的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兴趣。

你有了兴趣以后,知识这种东西,“千金散尽还复来”。我小时候看的恐龙,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我现在还在看新的,再记新的。为啥?有了兴趣了,爱见这玩意儿了,忘了还想看。人类本来就是会自然遗忘那些日常生活用不到的东西的,任何知识的传播者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牢记这一点。

你有了兴趣以后,事实,具体的东西知道的多了,高数那一套埃普西隆语言一学,你慢慢也会产生一种科学的思维,而且他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完善的。这样产生的科学思维是伴你一生的,不是靠硬灌能灌进去的。

你有了兴趣以后,不仅仅,远远不仅仅是你对科普普的这一个东西有了兴趣,而是培养了你的看得见的眼睛,以后你看到任何东西,都不会等闲视之,而是会看到他的美和神奇,这对你的整个世界观的塑造是非常有好处的。赵学东挖完恐龙,后来研究考古,民俗文化,他擅长看到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像我,我通过喜欢恐龙,喜欢了古生物。通过喜欢古生物,喜欢了地质和生物。我通过喜欢地质和生物,喜欢了自然科学,也帮助我中学时代不会过得太苦。我通过喜欢古生物,喜欢了进化论,喜欢了科学史。我通过喜欢科学史,喜欢了人文的历史,喜欢了地理。所以我现在兴趣爱好很广泛。很多家长,我见过很多,担心孩子过早喜欢恐龙/火箭/汽车并且一门心思投进去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坐井观天,这种担忧绝对是虚妄的。当你看得见的眼睛打开了,你的兴趣只会变广,你的生活只会丰富多彩。至于是通过喜欢什么,通过哪个领域的科普把看得见的眼睛打开,这其实不太重要。但是重点是一定要是优质的科普。

所以说科普他妈的到底带给了我什么?

我进了这个生科院,坑死人的专业,学着上不完又难的一比的课,每天头苦着,夜不能寐,学出来也没钱赚,周围的同学,有的是转专业成功,正在开心,有的是转专业失败,气的骂娘,有的是学有余力,心系辅修,有的是学没余力,只能愁苦。但是我却从来没怀疑过我选择的路。我要本科找个985念他妈的四年生物,然后考研去古脊椎所,然后回我的内蒙老家挖化石,挖到我死球为止。就算考不上古脊椎所,恐龙给了我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他会让我受益一生。我会一直一直喜欢古脊椎,我会把看得见的眼睛分享给更多人,即使我考研失败,即使我最终没法挖恐龙,即使我过着P一样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也会因为古脊椎而丰富。

有人问徐星博士:研究恐龙对社会有P用?

他说:没直接的用。但是研究恐龙能让小孩喜欢生物,喜欢科学,他长大了可能会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就对社会有用了。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孩一上来就喜欢分子生物学吧?

这就是我对科普的观念和定位。这就是我认为科普应该干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科普,一定要把受众,或者说主要受众,牢牢锁定在未成年人身上。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人从上高中开始,从十六七岁开始,就不太听得进科普了,更不会把科普看的比AV还有意思。从上高中开始,人生就进入了压力全开模式。高考,考研,工作,压力只一个比一个大,没有一个比一个小。他们没有那个余裕再去找寻一双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赵学东也在我们高中教选修课(我们高中搞素质教育,有兴趣性质选修课),他说高二的学生和高一比明显断崖式的眼神黯淡了,对他讲的东西也提不起劲了。这可不是他讲得不好啊,赵学东要是讲得不好,全内蒙就没人讲得好了。

小孩没钱呀!那咋办?我发现,社会上其实有一个消费潜力很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中产阶级的家长最想让孩子拥有各种乱七八糟千奇百怪的素质,而且舍得花钱。所以,只要方法得当,搞科普的人是完全可以从他们手里把钱撬出来的。而且和什么少儿编程这样的玩意儿不同,我们搞科普,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真的有用,而且有大用的。邢立达反正撬的不错.....具体怎么撬,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我没有实践过,哈哈哈。

现在在视频网站上的这些科普,比如回形针,他主要把受众放在了大人身上,他想从那些平常就忙的一比的大人手里,把看AV的时间撬出来,看他的科普,而且他还特急着变现。那咋办?

我也是当UP主的(虽然我不是做科普视频的),我知道,这种情况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贴一个已经成型的热点,然后上来噼里啪啦一堆似是而非的观点输出。怕评论区吵起来了?你是不是傻,骂你的流量也是流量啊!他必须贴合生活,暴力贴合的那种,然后必须有爆点,把观众的情绪挑起来,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至于观众看完以后是不是产生兴趣?他可不管。

这看似是回形针个别的问题,或者说什么“领了拜登的钱”(这种JWSL论我是一向不信的),我认为,只要你选择从忙的一笔的成年人手里把打游戏看AV的时间撬出来这个生态位,那你最终一定不是要滑向追逐爆点,就是要滑向过度娱乐化。

鬼谷藏龙算优质科普人了,他的视频能有效激发观众兴趣。我是他的粉丝,也经常反复观看他的视频,从中能学到很多。但是他也不可避免地往这里滑。比如他对于鱼龙,恐龙的不公正评论,还有在私信里说的喜马拉雅鱼龙全是信仰,南巨也是信仰之类的不当言论,等等。我们必须看到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娱乐化,不行。但是过度娱乐化,这个度在哪里,是搞科普需要揣摩的。

科普怎么娱乐化?鬼谷等人喜欢玩梗。但是梗都有生命周期。当你为了把你的科普视频卖出去而绑定的那些梗过气了,你的视频还有生命力吗?我现在反复回看鬼谷的早期作品,看到一些已经过气的的梗就会觉得有点尴尬。如果把这个作品,放在十年后来看,那就不是尴尬,而是迷惑不解了。

我认为,优秀的传播不是玩梗,而是造梗。不求你造的梗能够通行全网,只需要通行于你的作品以内,形成一个自洽的封闭小梗生态就足够了。这样的作品,你放到多少年后,他都好玩,都好笑,因为你的梗是内部的,不依赖外界。就像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里的芬迪施教授,纯粹数学家们等,具体不说了,读过的都懂。英国的少儿科普作品好像是很喜欢这样的操作。这就是具体方法论的问题了,我在这里不展开了。

总结一下:

1、科普对被科普人的价值在于激发兴趣,带领他找到看得见的眼睛。

2、目前中文世界科普良莠不齐,且以垃圾为主,另一方面大量中产阶级家庭有给孩子疯狂花钱的倾向,中国的科普人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只是这个市场还没有被充分开拓出来。

3、科普必须要确定目标人群,心里要清楚你想给谁科普,想科普到一个什么效果,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方式。

4、科普理想的目标人群是未成年人,尤其是上高中之前的。

以上几点排名不分先后,今天就说到这儿吧,权当是为紧张考试周的舒缓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