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幼小衔接 全面提升保教水平

河北省教育

河北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保教水平为“落脚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一、抓住一个关键,建立规章制度

2018年8月,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我省全面启动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措施”,彻底扭转“小学化”倾向。为确保治理效果,我省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两项问题一并纳入治理范围,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三十五条要求》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十项规定》,于2018年10月印发实施。文件对幼儿园、小学、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提出要求,引导家长、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观,幼儿园、小学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全方位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二、开展两项工作,促进双向衔接

着力在幼儿园、小学两个层面做好环境和课程的过渡、承接工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幼儿园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为顺利升入小学打下基础。二是小学积极做好“适应”工作。将每年9月份确定为“幼小衔接月”,作为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缓冲期”,确保学生较好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三、加强三个保障,提升保教水平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省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小学全部实现零起点教学,家长“抢跑”观念得到有效转变。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合力推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教育督导部门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畴,教研部门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的专项培训和联合教研,确保了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零起点教学“压茬”推进、规范落实。二是师资保障。启动省属公费幼师培养工作,首批培养100名幼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2020年招聘公办幼儿园教师1万名,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两亿元连续两年给予资金奖补。加强园长教师入职、教师转岗等培训活动,科学保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园所扩充。连续三年将幼儿园建设工程申报为省委、省政府“民心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园778所。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共完成整改任务1356所,新增普惠性学位25万个。

开展办学模式改革 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辽宁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正确指导下,辽宁积极顺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政策变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辐射作用,大力开展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进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政策引导,加强统筹规划。为切实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择校热”等难题,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确定了“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补齐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短板,逐步实现覆盖所有县(市、区),惠及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整体提升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二是积极探索,谋划多样发展。截至目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成立教育集团(联盟)336个,成员学校1662所,2020年底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将达到50%。结合中小学办学实际,各地相继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的创新型教育集团化先进经验和典型。构建多种办学体制。“1+X”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各地兴起,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吸收薄弱学校组建紧密型或松散型教育集团,通过管理重构、资源重组、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增值。创新管理机制。各地集团学校积极变革办学理念,探索融合发展之路。培育特色课程集群。在教育集团化探索中,我省基础教育领域多所名校通过自主研发,积极打造属于本集团的特色“校本课程集群”,实现集团的“亮点工程”。建立集团教师“蓄水池”。集团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教研要求与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互补、优化了教师资源。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使薄弱校和农村校校际间差距不断缩小,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全省110个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异系数均达到了国家标准。二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的辐射作用凸显,集团学校齐头并进,优质学校实现扩容,薄弱学校得以提升。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盘活名师资源、校际交流共享、质量螺旋上升的良好态势。四是推动“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集团化办学强化共创理念,共享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资源,教育集团内各成员校良性互动,体美劳教师共研教学,共同管理,统筹规划。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近年来,上海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和区域教育环境质量评价改革,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教考招联动

2014年上海市发布《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2018年上海市发布《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中考改革。上海的“新中考”主要包括“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三方面改革任务,建立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评价模式,力求破除“唯分数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上海自2011年就建立了直接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扭转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惯性。2018年以来,我们推出了“绿色指标”升级版,注重从关注全面发展到关注终身发展、从关注平等的教育到关注适合的教育、从关注“双基”到关注关键能力、从关注学校教育管理到关注学校专业领导,新增了艺术素养测评,完善了品德和社会化行为指标,拓展了心理健康测评内容,突出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从对评价结果使用看,一是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综合评价—问题认定—原因分析—教育决策—行动落实”的良性管理循环机制;二是推动教研方式的转变,将评价作为指导教学的有效手段,从基于经验转向注重证据;三是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构建“教学—监测—分析—改进”的教学内部循环,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探索区域环境质量评估,构建基础教育良好生态

上海从多年前起就探索启动区域基础教育环境质量评估工作,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区域基础教育生态环境。目前已在黄浦、闵行、奉贤三区试测,通过采集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以及调查问卷方式等进行评估,采取一区一报告方式呈现评估结果,指导各区全面分析基础教育环境质量优势和不足,采取区域多部门协同改进的方式,优化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此外,上海也积极从各学段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研制并发布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自2013年起滚动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编制了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研制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与实施办法。

坚持“四高四新” 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江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聚焦聚力“四高四新”,开创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一、高标准师德建设出新思路

强化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和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开学教育第一课和教师培训开训第一课。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江苏最美教师推选,2019年启动江苏教师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特别突出的推荐申报五一劳动奖章。强化准则落实。围绕落实教育部教师行为准则、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先后出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10多份文件。强化重点治理。把好教师减负“入口关”,省级部门进校园事项清理超72%。强化载体建设。成立江苏省教师师德建设宣传中心,建设陶行知师德体验基地。

二、高水平师范教育出新突破

一是重支持。通过多种途径在普通高校普及师范知识教育。2019年起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为同类非师范专业的1.5倍,新增师范教育经费2.6亿元。二是提层次。高水平大学办师范实现重要突破,2019年成立了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学院、苏州大学师范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学院。三是优生源。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形成良好态势,2020年全省高校师范生招生3.6万人,生源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四是上水平。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师发展机构和中小学通力合作的“四位一体”建设,作为省级教师发展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高质量教师成长出新举措

在南京大学成立江苏教育名家发展研究中心,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培育200人,今年启动“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计划10年选育500人,每年选派2000名教师到发达国家进修。加强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评估认定78家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到2020年底认定1000所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省、市、县、校四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每年立项“四有好老师”省市团队和中小学课程基地等发展项目各400多个,启动“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等高端研修。

四、高效益管理改革出新活力

一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二是创新编制管理改革。针对中小学生源剧增编制不足、人口流动城乡编制比例失衡的问题,针对公办幼儿园编制短缺问题,试点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备案制教师与在编教师实行同招同酬同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教师编制空缺时优先招聘备案制教师。三是深化职称岗位管理改革。对于晋升特别困难的教师群体,出台针对性政策。

创新丰富教研方式 切实发挥支撑作用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教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机制创新丰富教研方式,以方式革新实现教研转型,切实发挥教研支撑作用。

一、探索机制创新,切实提升“四个服务”水平

一是夯实定点联系制度,服务学校教育教学。通过“区域集中指导与蹲点精准指导”相结合,浙江教研系统搭建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新机制,率先实现了全省所有农村学校教研员联系全覆盖。通过下沉教研、现场指导、个性支持,为学校推进改革、实现高水平办学提供支撑。二是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三是探索协同德育机制,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浙江省探索协同德育创新机制,厘清各部门德育职责,整合各类活动,催生了“杨老师青春课堂”“李老师禁毒课堂”等德育品牌。四是创新教研体系建设,服务教育行政决策。重构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变传统上传下达命令式的教研组织形式为学术共同体式,实现四级教研体系互促互长。

二、践行方式革新,努力实现“三大方面”提升

一是改革教研研究样式,提升教研针对性。以发展集群为抓手,探索联片教研,鼓励每3—4所学校组成一个发展集群,群内各校主体平等,共享教师、课程资源。二是改革教研策划机制,提升教研有效性。全省教研系统形成了“策划在先、研间观察、作业导向、反思交流”的工作机制,通过推磨式教研活动,借助网络与技术手段收集过程数据,落实研训目的。三是改革教研工作平台,提升教研覆盖性。浙江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研”的多种实现路径,陆续推出了网络教研平台、“天天公开课”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教研载体。

三、深化教研转型,实现教研高质发展

一是探索劳动教育浙江方案。解决“有劳动无教育、有技能无习惯、有实践无思维、有操作无品质”等问题,借助杭州富春七小等劳动教育经验和范式,探索劳动教育浙江方案。二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精准教学研究,与浙江大学、科大讯飞等开展合作研究,确立100个课题子项目,探索大数据精准教学区域推进、多平台竞争的“浙江模式”。三是凝聚课程改革“重要窗口”。精选100个优秀案例引领示范,挑选8个典型案例进行连续5天的项目学习网络公开课,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组织项目学习博览会,交流分享我省教学改革成果,努力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窗口”。

聚焦核心要素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福建省教育厅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重视领导和教育部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集核心要素精准发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回归育人本原,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以课程为根本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福建始终坚决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出台省级课程实施方案,坚守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的底线要求,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课程编排突出导向性,省级对体育艺术、思想政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课程安排作明确规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引领性,推进中小学统编三科教材“铸魂工程”,出台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定期修订,发挥好各学科育人功能。省级培育1058所教改示范(基地)校、创建23个课改实验区,建立教学开放制度,坚持任务驱动,突出品牌特色,实施动态调整,促进课程改革落地。

二、以体育美育为突破口推进“五育并举”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长于智、弱于体美”的实际,将体育美育摆上特别突出地位,强化体育美育改革创新。坚持健康第一,推行在体育运动技能课安排固定时间体能练习,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春秋两季监测制度,培育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提高竞技能力。我省2018年遴选首批44所示范性建设高中,每所学校必须在“网球、击剑、赛艇、射击、攀岩”等5个体育特色项目中选择1—2个项目进行试点。强化评价导向,出台体育与健康中考方案,各设区市于2020年(最迟2021年)开始将体育与健康中考分值提高到40分。促进美育提升,全面推进艺术素质测评,因地制宜开展地方戏曲和闽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办学活力

一是建立成果培育推广新机制。2014年起,省级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聚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题,突出成果适用性、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二是健全薄弱校教育管理新体系。持续推进“小片区”管理、“委托”管理及集团化办学试点,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立627个“小片区”、受托管理学校达590所、学校集团扩大至159个,所有薄弱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均得到优质学校对口帮扶。组织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全面提升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三是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新方案。总结多年监测经验,形成“2+X”和“1+1”新的监测组合。四是推进信息化教学新行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线上线下教育融合互补。

确保教育投入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投入体制机制改革,狠抓教育经费管理,有力保障了全省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一、坚持凝心聚力,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教育优先发展的政治责任,坚持教育事业优先部署、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配置教育领域。2018年以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议题20余次,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多次就教育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作出指示批示,发改、财政、住建等省直部门积极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浓厚的重教兴教氛围。“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实现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1274亿元,较上年增长8.17%。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投入体制机制

一是健全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机制。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投入文件,强调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确保两个“只增不减”。二是建立覆盖全学段的生均拨款体系。对民办普惠园实行与公办园相同的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引导更多优质民办园办成普惠园。三是在全国较早出台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教育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项目、分级分档分担比例。

三、坚持精准发力,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湖南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保重点、补短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一是加快消除大班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消除大班额4.6万个,大班额占比降至1%,超大班额实现全面清零。二是建好“芙蓉学校”,让贫困地区孩子“上好学”。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省财政安排22.5亿元,带动地方投入65亿元,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建设100所“芙蓉学校”,新增学位14.6万个。三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200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2013年,我省率先在贫困地区实行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制度,2019年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县市区,着力构建“越往基层、越是辛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2020年,全省安排人才津贴财政资金9.2亿元,其中省财政补助6.75亿元。

直面痛点难点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山西省长治市

为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基层落地,长治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列为全市改革发展重大课题,直面时下痛点,回应群众关切,市委、市政府2019年6月出台实施《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在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举办艺体类特色高中、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改革中考招生评价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实行教师县管校聘、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学前教育方面,长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为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小区配套园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等各环节的工作机制,配建幼儿园成为小区规划建设一票否决项。新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位列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目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1%。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补充幼儿教师,920名非在编教师实现同工同酬。幼儿园“小学化”整治纳入教育生态建设,游戏活动成为基本教学形式。

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长治建立“目标导航、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引导启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将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全市中小学实现课改全覆盖,教师参与率达72%。建成市级综合实践基地1个、县级基地14个、校级基地326个,统筹开展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了课堂教学向课外、家庭、社会延伸。划定家庭作业完成时限红线,与教师考核和师德评价挂钩。控制考试频次,取消市级、县级统考,校级考试减少50%。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长治各学校行政级别全部取消,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实施年度职级档次认定和任期考核,推行校长职级制工资,实现了校长“管理归口,待遇优化,专业提升”。建立编制、人社部门控制编制、岗位总量,教育部门进行动态调整的教师管理机制,教师交流1407名、落聘67名。建立“有编即补、退补相当”、按男女1∶1比例设岗招聘的教师补充机制,新招聘男教师由上年的31%提高到43%。建立教师离岗退养教育、编办、人社、财政四部门联审联批制度,117名病养教师完成退出。全面推行10%—20%的教师增量绩效政策,成立教育基金,发放奖励金、帮扶金4642万元。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教师挂号窗口,33161名在编在岗教师和4032名代课教师免费乘坐城乡公交、参观旅游景点。

SourcePh">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