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问答精选_优质问答的真实经验_问答优质真实经验是指

作者丨高潇怡 喻娅妮,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来源丨STEAM教师

项目式学习强调让学生围绕真实而有意义的驱动问题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驱动性问题是基于项目主题和课程标准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在项目式学习中使用驱动性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提高学生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驱动性问题具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行性、价值性、情境性、可持续性等关键特征。教师需要基于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使用一定的策略自主设计或鼓励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

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

项目式学习是当前科学教育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强调教师要围绕真实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和科学实践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需要以对学生有意义且重要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和推进教学活动,可以说,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展开的核心和灵魂。

在当前科学教育实践中,项目式学习多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展开,存在偏重形式忽视内容、学生的探究不够持续且缺乏深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对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理解和设计存在密切关系。

驱动性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意义与价值

驱动性问题是指围绕项目主题设计的、契合科学课程标准的具有凝练意义的问题,它是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推动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能营造一种由求知欲驱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计划和开展探究、记录和理解数据、收集证据和辩论观点、构建和共享学习成果,实现深度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驱动性问题对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项目式学习往往由一系列教学活动组成,在教学中使用驱动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建立目的感,使他们的学习和探究始终指向目标。驱动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核心问题的探究与核心概念的学习上,并将概念融入科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与核心问题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2.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往往只学到了书面知识,无法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驱动性问题是有意义的、情境化的问题,能够将学生置于真实世界的情境中,让他们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搭建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3.提高学生整合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学生很难实现跨学科学习,无法实现知识的整合运用。而以驱动性问题引领的项目式学习,能够建立起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整合他们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发展过程性的认知结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设计驱动性问题时需把握的关键特征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出发点,具有激发和组织学习活动的功能。真正的驱动性问题能够建立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的整合,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设计驱动性问题时,需把握以下五个关键特征。

第一,驱动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科学就是要让学生探究未知并找出解决未知的方案,驱动性问题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的需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情境。驱动性问题作为项目式学习开展的第一步,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多的子问题。例如,“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流行感冒”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允许学生提出“我们为什么会感冒”“细菌和病毒有什么区别”等子问题。

第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可行性。设计驱动性问题必须考虑学生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水平,不仅要让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驱动性问题,还需保证学生在实施探究中所需的资源和材料都是容易获取的。例如,“我们能去其他星球旅行吗”,这个问题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学生很难获取可供探究的资源和材料,而“我们附近生活着哪些鸟类”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设立鸟屋、悬挂鸟食器等途径来展开探究。

第三,驱动性问题应当具有价值。驱动性问题应该符合课程标准,并且能让学生进行充分探究和学习。一方面,驱动性问题应对达成课程目标有促进作用,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教授的科学知识有关。另一方面,驱动性问题必须将科学概念融人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们是有意义的。例如,学生在探究“雨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学到课程标准中水的三态变化、地球的水循环等核心概念,了解到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物质和能量循环、地表水的作用等。

第四,驱动性问题需要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驱动性问题一般是基于真实世界的议题提出,让学生能够在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并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例如,在探究“垃圾如何分类”这个驱动性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常见的生活垃圾带到学校,从而建立起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进行垃圾分类。

第五,驱动性问题应具有可持续性。好的驱动性问题能够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长时间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更深人、更广泛的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回答“什么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这个问题时,学生能够计划并开展实验,探究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类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保证项目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

在项目式学习中

设计驱动性问题的方法

要设计出高质量的驱动性问题,教师需要把握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核心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有一定的认识,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并掌握一定的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教师主导设计驱动性问题的方法

第一,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分析并确定学生需掌握的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例如,教师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运动与力”单元时应掌握“运动表现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力的作用需要能量”等核心概念,并选择“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多少和施加在该物体上的力有关”等分解概念作为学习重点,而“物质与能量”是该单元涉及的跨学科概念。

第二,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来设计驱动性问题。例如,教师观察到很多学生喜欢滑滑板但却不重视安全防护,那么“滑滑板时为什么要戴护具”就可以作为本单元的驱动性问题。教师可以在平日使用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提到的问题和想法,与同事交流、观课、教师研讨会等途径也能帮助教师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资源。另外,相关的科学丛书、科学网站、当下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也能为教师设计驱动性问题提供帮助。

第三,教师需要对已设计的驱动性问题进行评估,确保问题满足各项关键特征,确保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发展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滑滑板时为什么要戴护具”这个问题直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好奇心,学生可以提出“如何控制滑板的速度”“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摔倒受伤的程度”等子问题,并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观察、设计并实施斜面小车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那么教师便可得出该问题满足可行性、价值性等关键特征,是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的结论。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的方法

驱动性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监督和评估之下,由学生自主提出。

第一,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充满鼓励氛围的学习环境,通过在教室中设置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视频或者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兴趣爱好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各种植物,那么他们有可能会提出“为什么树的形状都不相同”“为什么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等问题。

第二,教师可以使用KWL(Know,WanttoKnow,Learned)的策略,帮助学生将他们已有知识经验、想法或疑问转变成想要探究的驱动性问题。例如,学生已有柳树有修长的枝条、樱花一般是白色或者粉红色等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将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疑问转换为想要探究的驱动性问题“校园中有哪些种类的植物”。

第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驱动性问题的关键特征作为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小组互评,鼓励、帮助和监督学生精练和完善问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