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角色混龄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按照自己 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 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我园的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是在角色游戏活动 时间,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 混龄活动可以较 好弥补同龄教育及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 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异龄观摩学习的 机会,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个性化、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等有独特价值。 我园从 2011年 11月开始研究探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模式,构建了学习性、 运动性、社会性的整体区域活动体系,并一直坚持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日常化落实、 运动游戏混龄活动的常态开展和幼儿园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的实践研究, 儿园玩中学的教育特点。 交流研讨结合实际确定游戏方案 在活动开始实施之前,我们就开展哪些活动进行了集中的交流研讨, 凸显了幼我们参 照了五大领域目标,结合真实社会场所,开设了生产制作类、饮食文化类、行业 服务类、娱乐生活类等活动,确定了全园 17个游戏活动区,有育婴会所、巧手 加工坊、北北舞台、中国美食城、乐乐服装加工厂、佳佳超市、快乐宝贝照相馆、 搭搭乐园、科学探究室、亲子书屋等。

确定主题活动区后,我们开始共同研究活 动区的核心价值及具体目标,创设的角色种类及每个角色的目标任务, 活动区的 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策略。经过多轮研讨,我们将每个活动区制定出一套完整的 实施方案供教师参考。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我们又将 17个区的 17套实施方 案进行详细解读,使每位教师都清楚全园活动,以便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在研讨中国美食城游戏区的活动方案时,我们认为该游戏区的核心价值应该 是幼儿在尝试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从而培育幼儿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并非定位在熟练掌握制作方法技巧及品尝美食味道上。 在角色安排上,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设计了经理、接待员、收银员、服务员、 面点师、厨师、清洁工、洗碗工及顾客等角色。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每个角色都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并且体现出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要求。 例如“接 待员”这一角色职责,我们依据《指南》中语言领域对不同年段幼儿的目标要求, 结合实际,制定了如下目标:小班幼儿能大方的,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向客人问好; 中班幼儿能热情主动接待来客,用基本完整的语言向客人介绍本区活动; 大班幼 儿能主动与客人交流,用连贯有序的语言介绍本店美食及活动流程, 能解答客人 疑问。

不仅角色目标体现层次性,在扮演角色时间安排上,我们也进行了不同的 设计,小班幼儿工作时间以 10分钟为工资发放单位,中大班幼儿为 15到 20分 钟。接待员完成一个工时的工作任务后, 可以得到两元钱工资。如果顾客要品尝 美食,就要付相应的费用。 在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 还充分享受了制作的乐趣,在职业体验中,充分了解了劳动的辛苦,更懂得珍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