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党建引领,既能够让民办高校把稳发展的“方向盘”,又为助力其发展提供了“推进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要聚焦主责主业、聚合治理优势、聚拢办学资源、聚集创新人才、聚力回馈社会,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作用,推动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
民办高校党委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首先必须聚焦主责主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对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作了明确规定,民办高校党委的主责体现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业集中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参与重大决策、引领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做好统群工作等方面。因此,民办学校党委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将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聚焦于办学方向、党建思政、意识形态、大学文化、规范运行、师生风貌等重点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旗帜领航促精神提振、促治理规范、促事业发展。与此同时,要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优化完善党组织设置和决策运行机制,纵深推进质量创优和示范创建,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聚合治理优势,在建章立制上见实效
注重发挥民办高校内部运行的高效性、对外部环境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是民办高校党委加强党建引领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杠杆。一是把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学校章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党委与董事会、校行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建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校长定期沟通机制,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二是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校内综合考核中提高党建、思政工作指标比重,注重加大对党组织和党务工作干部考核力度,针对党建工作体现担当作为、创新创意、特色亮点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三是深入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在学科建设、招生就业、采购招标、干部任用、人才引进、组织发展、评先评优、教材选用等领域明确廉政风险防控点,推行校内巡察制度,落实务实管用的监管举措。
聚拢办学资源,在多维发展上求创新
办学资源之于民办高校,十分宝贵。学校党委要在用好政府资源、政策资源、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国际资源等方面统揽全局、统筹协调,借力协力为学校发展赋能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民办高校聚拢办学资源拓展了新空间新渠道。除了通过外联沟通、到地方和企业走访调研等传统方式,主动推介学校可能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积极促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规划编制、项目遴选、经费安排等政策措施与学校之间有效衔接,特别是社会组织专项、学生实习和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之外,学校党组织还要聚焦于那些既关联高校社会职能、又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任务要求,从中开拓新的作为、争取新的资源、赢得新的发展。
聚集创新人才,在队伍建设上练内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和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人才工作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还不具有优势,党管人才的原则对民办高校党委提出如下要求:一是把聚集创新人才的责任切实扛在肩上,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加快形成人才政治把关、人才安全、人才服务等协调联动的工作新体系,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人才发展优势。二是完善激励政策。把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期权奖励、企业年金等引入学校,不断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措施,积极营造事业引人、感情暖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三是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在破除“五唯”痼疾的同时,加强各类人才“星级考评”分类管理,构建“一山多峰”人才高地,鼓励“双师双能型”教师、工匠型技师、产业导师等脱颖而出,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聚力回馈社会,找准定位作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学校要找准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为高质量发展供给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主要集中在培养输送应用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上。一方面,要彰显民办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导向,主动契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四新”建设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在行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深度合作,不断丰富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的内涵,共建产业学院,探索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去向“三位一体”的合作共赢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党委要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积极作为、争先创优。与此同时,要发挥学校智库作用,从供需结合处、优势互补处、交流融通处、变化拐点处、发展创新处寻找课题、寻求突破,真正用好学校的智慧,讲好地方的故事,共同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作者:陈明宇,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