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羔羊一般在3~4月龄断乳,转入育成公母羊群进行管理,在羔羊断乳分群后的1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关键的时期。笔者根据绒山羊多年来的现场饲养管理情况,将绒山羊断奶羔羊的管理技术归纳如下几点。

绒山羊养殖技术图解_绒山羊怎么样_绒山羊养殖与管理

解决好羔羊饲料问题

羔羊断乳前饲料一般为颗粒饲料和羊乳或代乳料相结合,在临断乳前,有一些羔羊还保持吃母乳或偷吃其他母羊乳汁的习性,在断乳后,羔羊的饲料来源中没有乳汁的成分。另外,羔羊断乳前由自由采食转变为断乳后的定点采食。上述的变化会使羔羊一时难以适应,因此解决好羔羊饲料是养好断奶羔羊的第一步。羔羊的饲料首先要有良好的适口性,容易消化吸收。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饲料要多样化,营养成份应能满足羔羊的生长发育。在生产中,常饲喂断奶羔羊的饲料为优质青嫩苜蓿草和其他青嫩鲜草混合饲喂,优质青嫩苜蓿草占青草总量约40%~50%,精饲料以打成碴状的混合饲料为主,易于咀嚼,容易消化吸收,精粗饲料总体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0%~15%,保证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饲料少给勤添。断奶羔羊由于年龄小,牙齿强度低,咀嚼饲料速度较慢,采食量较小,一次投放饲料过多,往往会使饲料有剩余,被蚊蝇或羊粪尿污染,给羔羊健康带来隐患,所以一次投料要少,增加投料次数,考虑到管理现场的操作方便,一般情况下可以每2小时投料一次,每天饮水3次。在饲养管理出问题时,往往由羊群中的体弱个体最先表现出来,死亡的也多是体弱个体,因此及时关照体弱个体,给予其特殊照料,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绒山羊养殖与管理_绒山羊怎么样_绒山羊养殖技术图解

合理分群,防止发生应激反应

根据性别、大小、体质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便于分类进行管理。羔羊分群后,由于羊舍环境、饲料种类、采食时间和次数、与母羊的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羔羊一时间很难完全适应分群后的新条件,往往使羔羊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疾的发生率提高,例如患感冒、肺炎、肠道梭菌病等,一般发病较快,数量较多,往往使管理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治疗,但又会造成一定损失。为了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在羔羊分群后1星期时间内群体进行抗菌素预防注射,生产现场常用环丙沙星等药物,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羔羊圈舍要求地面干燥无积水,夏季通风良好,冬季保温无贼风,每只羔羊占舍面积为0.4~0.5平方米。

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

羔羊分群后,对分群前没有注射疫苗的个体及时进行疫苗注射,圈舍夏秋季每7~10天消毒1次,水槽和料槽每天使用前都要用清水洗刷干净,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为防止羔羊发生肠道传染病,羔羊夏秋季每月进行一次饮水消毒,即羔羊的饮用水加入0.5%的高锰酸钾,让羔羊饮用,连饮2天,不可多次饮用,防止造成羔羊消化不良。

体内驱虫每年进行春、冬两季体内驱虫,根据虫体、虫卵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体外驱虫为药浴前,羊只要充分饮水,大群药浴前进行小群药浴试验,备好解毒药品,药浴方法为浸浴法和喷浴法,每年在梳剪绒后和入冬前至少各进行1次药浴,药液温度25~30℃,药浴后羊只及时晾干,防止曝晒。

绒山羊养殖与管理_绒山羊养殖技术图解_绒山羊怎么样

运动和放牧

适当运动和放牧可以提高羔羊体质,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早适应圈舍外的环境条件。在牧场的养殖户可以将运动和放牧结合起来进行,在放牧和运动羔羊时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春季要选择没有毒草或经人工清理过毒草的牧场放牧,防止发生误食毒草中毒。第二,放牧过程中要备有解毒药品,一旦发生中毒,及时解救。第三,在山区放牧羔羊时,人员在站在羔羊的上方,防止羔羊踩掉石头伤人。第四,避开低洼潮湿地带和不洁水源地区,防止羔羊染病。第五,运动距离不宜过远,应在距离羊舍1~2千米范围内,防止天气突变造成羔羊被雨雪淋湿。

经常观察羔羊

经常观察羔羊的外表及行为,可以发现异常情况。例如,发现羔羊舔尿,可能是体内缺盐的表现;发现羔羊经常舔铁栏杆,可能是缺铁的表现;羔羊眼结膜发白无血色,可能是脱水或肠管内出血的外在表现;鸣叫异常并伴有肌肉强直,可能是破伤风的前期表现;羊粪稀而恶臭,是病菌性腹泻,羊粪稀软不成型并有未消化的饲料,多是采食精料过多造成的等。

绒山羊养殖与管理_绒山羊怎么样_绒山羊养殖技术图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