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兴共青团报道,在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蚯蚓养殖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产业。相比于传统的把蚯蚓当做钓鱼饵料的用途,这里的人们将蚯蚓视为了“金子”。2023年的7月,我来到了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的蚯蚓养殖示范基地,这里正忙碌着一群人。他们熟练地将地里蠕动不停的红蚯蚓一个个收捕到桶中,准备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包括剥皮、清洗和晾晒等等。负责人苏世健告诉我:“每4个月可以收获一次蚯蚓,每亩地的产量大约是2000斤左右,而干货的市场价每斤大约在120元至130元之间。”蚯蚓,又被称为地龙和曲鳝,它们通过吃食、消化、排泄以及挖洞等活动来影响土壤和植物的健康状况,因此被誉为“土壤生态系统工程师”。虽然蚯蚓体型微小,但它们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活体蚯蚓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饲料和鱼饵,而干蚯蚓则可以用于生产中药和西药。
蚯蚓体内富含的蚓激酶具有溶解血栓、溶解纤维蛋白、抗凝血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那么,苏世健是如何与蚯蚓结缘,并将其发展成产业呢?原来,苏世健之前在镇上做工,一直怀揣着创业的梦想。2020年的7月,他跟随朋友到玉林市考察肉桂、八角和中药材市场,偶然间发现中药材市场对蚯蚓的需求量非常大,再加上国家禁止野生蚯蚓的捕捉,他立刻有了养殖蚯蚓的想法。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到了2020年底,他带着一万块钱的“学费”正式开始在玉林市的一家农业合作社学习蚯蚓养殖,踏上了养殖蚯蚓致富之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苏世健与村民租下了37亩地,每亩地的年租金大约是600多元。他们在地上种植着芭蕉树,而地下则养殖着蚯蚓。与许多人所认为的相比,蚯蚓养殖并非只能作为钓鱼饵料。在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苏世健将蚯蚓养殖发展成了一门独特的产业,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生物身上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他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创业的机会无处不在,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所蕴含的丰富价值。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实际上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呢?你对于发现商机和创业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广西东兴一位名叫苏世健的农民,通过养殖蚯蚓和种植芭蕉树,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为自己和周围村民带来了丰收和致富的机会。苏世健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农民。他深知蚯蚓养殖有着巨大的潜力,于是在2022年1月决定开始养殖蚯蚓。为了确保蚯蚓的生长环境,他不仅种植了800多棵芭蕉树和一批杂草,还铺设了水管,以遮阳和保湿。为了防止蚯蚓逃跑,他还采取了“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将土地划分为若干块,并在每一块土地周围挖上深度达70厘米的“边界沟”。牛粪是蚯蚓的主要食物,苏世健每个月购买约40吨牛粪,为蚯蚓提供充足的食物。
他以每吨80元的价格向周边的村民和养牛大户购买牛粪,既提高了牛粪的价值,又帮助了村民增加收入。这样一来,苏世健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利润,还为周围的农民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收入来源。在2022年9月,苏世健试收了一批活蚯蚓,晒干后共有200多斤,以每斤120元的价格销售到玉林药材市场,收入约3万元。他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继续采收蚯蚓,然后销售到玉林药材市场。此外,他种植的芭蕉树也即将丰收,预计每亩可增收约14万元。苏世健不仅注重自己的发展,还积极为周围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他花费2500元聘请了村里的脱贫户骆万才来负责养殖基地的日常事务。同时,在除草、施肥、收购牛粪、采收蚯蚓、喷营养品等环节也雇佣了一些脱贫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每年,他的养殖基地为约200人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苏世健希望不仅自己的产量不断提高,还希望能将养殖蚯蚓的技术分享给那些需要的村民,带领他们一同致富。他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他和周围的村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通过苏世健的努力和创新,他不仅成功养殖了蚯蚓,还种植了丰收的芭蕉树。他的农业产业链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丰收和致富的机会,还为周围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途径。他的努力和成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农业发展案例。问题引导:你认为农民创业的故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哪些创新的方法和思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