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头庙镇的专员们自进入乡村振兴专员这一岗位以来,就不断研究、摸索、学习,谋划着进行创业带动、领群众增收致富;自年初至今先后外出考察学习养殖蝎子多次,来到河南绿之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郏县蝎子养殖基地、西安市长安区华润养殖场等地了解学习后,后来后考虑到当地气候等原因决定进行大棚蝎子养殖。如今他们已经在如火如荼的投入在蝎子的养殖中。
蝎子是宝,属于名贵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据《本草纲目》上的记载:蝎子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蝎子也是美味佳肴,我国每年要消耗上万吨的蝎子,价格由20世纪80年代的几十元一公斤到现在的1300元一公斤,目前市场供量仅是需求量的50%。
把养蝎说成是一本万利、无场地、包养殖成功、包年利润多少等均是骗人的。蝎子的一生,要经历怀孕、产子、蜕皮、进食、生长、活动、交配等一系列活动,在每一个环节,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一个技术难题,每个技术难关过不去,都可能前功尽弃,蝎财两空。
在了解蝎子习性的过程中,我们对蝎子的养殖方式进行了改进。经过对比试验后,选择了砖式加海绵养殖、小蝎子采用空心砖塔式方法。“最开始也是研究了别人的蝎窝,后来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找到了最适合的方法。”
在大家看来,养好蝎子最关键的是解决好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其实蝎子是越养越难,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很精细。”这就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更加细心地记录蝎子的生长情况,思考蝎子死亡的原因,创新养蝎的新方法。为此,她先后尝试了蛋托养殖、砖块养殖以及塔式养殖等多种方法,也正是在这样的摸索中终于研制出了一套自己的养蝎技术。
如今,养蝎基地目前已经正常使用,大家纷纷表示,开始创业的时候大概拼的是一种“心气儿”,现在更多的则是一种坚持和放不下。谈起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多想法,对于蝎子本身来说,我们每个人要研究的还有很多,今后的路也有很长。
大家都说,“我们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蝎子的喜爱,让我们从对蝎子一窍不通到勇于尝试养蝎,一是靠毅力与自信,更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我坚信我们的蝎子产业化养殖一定能走出一条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养殖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