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璇 通讯员 张鹏利 潘昊翔
走进峰峰矿区新坡镇姚四村薄荷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眼青翠,田间地头一片生机盎然,离薄荷田还有十几米,便有阵阵清香传来。
“今年的收成应该不赖!”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花弯下身子,手捻一片翠绿的薄荷叶,脸上笑意盈盈。“今年头一回种植薄荷,5月份已经收获第一批,看这长势,预计一年下来能收3-4次。我们一共种植了30多亩薄荷,每亩纯利润能有个三四千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左右。”
近年来,峰峰矿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立足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等优势,通过健全建强农村“人才链”,推动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优化“产业链”,乡村振兴迸发出活力。
后备干部作为农村“人才链”的重要一环,是乡村振兴生力军。姚四村后备干部李亚翔虽然年纪不大,却算得上种植薄荷的“老把式”。
李亚翔自回乡以来,积极找路子、想点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多方奔走。为了找到合适的项目,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确定了薄荷种植项目。
说到种植薄荷,李亚翔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头目等功效,在医药、食品、日用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市场行情一直不错。相比于其他经济作物,薄荷具有种植成本低、管护简单、回报周期短等优势。采收后的薄荷经过科学管理,能很快长出新的枝叶。”
除此之外,李亚翔还当起了农技宣讲员,为村民普及知识,解决技术难题。“薄荷种下去后,五年内不用去根,一直可以收获薄荷叶,五年后轮种三年别的农作物就可以继续种植薄荷了。薄荷喜水,要求土壤湿度大,病虫害较少,我们可以每十米安装灌溉喷头,减少人工成本。”如今的他,不仅是村里集体经济的“探索者”,还成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干将。
“后续我们考虑扩大种植规模,成立薄荷深加工工厂,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致富增收。”
近年来,新坡镇转变发展思路,通过“产业+村集体”、“能人”带头等方式,先后引进种植了苹果、辣椒、薄荷、芽菜等经济作物,以产业发展助力富民增收,目前已有前南台苹果120多亩、新坡村芽菜50多亩、野庄辣椒20多亩……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乘势上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