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是梨果飘香的季节,沉甸甸的大梨挂满枝头。位于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几千亩梨果园中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们早早来到园子里采摘,果园里欢声笑语。
罗阁庄村地处天津西南,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梨种植面积2800多亩,约占可耕地面积的70%,种植果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素有“梨乡”的称誉,为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梨树种植集聚区。
立足资源禀赋 培育特色产业
今年65岁的王树财种梨已经30多年,因为土地碱性颇大,最适合种梨树,这一种就是几十年。如今,他和弟弟王树奇都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栽种了300多亩、6000多棵梨树,谈起收成,王树财说,“今年雨水充足,温度适宜,加上我们精心的管理,疫情期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今年的收入也不比往年差,一亩地能卖15000元左右。”
农户们的园子里栽种了皇冠梨、雪花梨和“天海”大果型鸭梨,近几年,罗阁庄村陆续引进了红香酥、玉露香、鸭梨、新梨七号、状元冰糖梨等新品种。目前,罗阁庄村拥有十余个梨品种。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玉露香梨就是从山西引进来的新品种,再由村民进行大面积嫁接繁育,现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就是玉露香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秦学立介绍,“玉露香梨适宜当地的气候,刮风不爱掉果,而且口感特好,采摘后不用入冷库,存放时间久。
梨树产业让农户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全村梨果采取无公害种植,实现亩产2500公斤,总产量达75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
饱满的梨子,早已成为村民们爱不释手的“金疙瘩”。
“从以前在路边卖,到现在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今年我们的梨已经卖到海南去了。”王树财的侄女高兴地说道。
勤劳的罗阁庄人凭着自己的一套“致富经”让一株株普通的梨树成了各家各户的“摇钱树”,更让罗阁庄的梨成了“优质梨”的代名词,成为了静海区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
提升产业品质 打造区域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罗阁庄村梨产业发展依靠现有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土壤中富含硼元素和周边优质水源的优势,种植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定期接受天津林业果树研究所农技专家的指导,施用有机肥料,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8年罗阁庄村成功注册了“良王普丰”商标。自此,罗阁庄村的果梨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梨园经济为罗阁庄村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现已成立了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梨树协会,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地理性标志产品。罗阁庄梨也因其品质优、品种全、销路好而成为果农致富的“绿色银行”。
“罗阁庄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梨树,梨果生产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有了果树种植的基础,并在天津地区形成了品牌效应,罗阁庄村梨果以产量高、品质优、销路好而名闻京津地区。”秦学立说道。
树立旅游标志 助力乡村振兴
春有花、秋有果,罗阁庄村自然风光优美。
据了解,罗阁庄村及周边共有花卉种植基地500亩,是静海区主要的花卉种植基地。从现代农业区域布局上夯实基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养生产业、农村电商产业等新型业态,推动罗阁庄村主要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
为了更好的响应天津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未来十年的罗阁庄村,以现有的千亩果园为核心,积极寻找开发旅游合作伙伴,将罗阁庄村千亩梨园打造成文化历史休闲农业观光园,以建设“望海阁”为千亩梨园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及梨文化长廊。保证“点上做精品、线上出风景、面上保整洁”的基础上,结合全乡和罗阁庄村景点分布,重点规划打造精品优质旅游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点景成金,把乡村“景点子”变成增收“钱袋子”。
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民宿,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打造京津冀历史自然观光游的文化品牌。罗阁庄村的千亩梨园里,朵朵梨花竞相开放,成为赏花游景的一道靓丽风景。从赏梨花到吃香梨,罗阁庄村依靠梨园经济,走出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