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记者张蔚蓝)“梦想在什么地方?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这是所有深受贫困滋扰的大凉山人民的共同心声。地处四川凉山州的阿布哈洛村曾是一片“未开发”之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村民从山上往家里背马铃薯要走2个小时。2020年5月26日,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全线贯通,这里成为了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山谷隧道中驶来了客运车,也放飞了村民们的梦想。

image.png

5月26日,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全线贯通,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公路连接了乡村与城市,打通了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张蔚蓝/摄

一根索道:见证命运改变

三年前,22岁的吉列子日成为了阿布哈洛村第二任村支书。

阿布洛哈村在彝语里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被认为是闭塞的、落后的代名词。村里最高海拔达2000余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属于深度贫困“最后堡垒中的堡垒”。

在村子里长大的吉列子日,成为这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求学的经历让他的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小时候父亲坚持让我和哥哥去上学,我们是村里读书最早的两兄弟,他自己读过书,所以就算那时候村里人都不理解,他还是支持我们一直读到了中专毕业。”吉列子日说。

由于当时村里没有小学,吉列子日只好到金沙江支流西溪河对岸的金阳县山江乡中心校读书。走路、过溜索,每天来回要10个小时。 “我上小学的时候,二哥带我每天溜55米的索道到对面的县城上学,下雨的时候非常惊险,就用塑料袋包住书包。我就是这样从这里走出去的。”吉列子日回忆道。

一条公路:打开脱贫致富大门

从小学毕业到上中专、大专,这条求学之路吉列子日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他的家乡,从村民们需要揪着马尾攀爬悬崖峭壁3个多小时才能出村,到如今打通“3.8公里的硬化路+400米的缆车摆渡”,最终形成“三隧一桥”的对外通道,阿布洛哈村“走”了几十年。吉列子日与他的村庄命运相互交织,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毕业两年后,我回到家乡,当时村里换届,要求村支书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所以我就留下来了。”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说。

image.png

阿布洛哈村贫困户的新房子。张蔚蓝/摄

据介绍,阿布哈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9户182人,其中常住人口150余人,一度贫困发生率高达72%。2006年以前,该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今年年底全国脱贫攻坚就要圆满收官了,我们村也决不能拖后腿,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000元,已经完全达到了贫困村的退出标准。”吉列子日说。

道路通则百业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积极探索发展产业致富的道路。“为村民们服务,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吉列子日介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阿布洛哈村规模发展凯特芒果、白魔芋、核桃、青花椒等特色产业600亩,试点种植中药材三叉白芨和特色水果小米芭蕉等,下一步还将发展原生态旅游,将老房子改造成民宿,鼓励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开辟村里的老路,利用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将青山变金山,打通群众致富之路。

一辆巴士:通向美好生活

短短3.8公里的通村硬化路,解决了村民们日常出行的难题,突破了他们通向美好新生活的屏障。每天早上6点,村民们可以花费40元,不到2个小时就能从村组到达46公里以外的布拖县城。每天下午1点左右,七座巴士会载着满载而归的村民返回村寨,这群曾经难以走出大山的人民,也开始有了走到城里采购、务工、参军和上学的机会。

image.png

8岁的小姑娘吉列么有杂,在村里的小学上二年级。张蔚蓝/摄

村子里通了电、建设生活用水管道,贫困户告别了破旧的茅草房和土坯房,都住上了双层钢结构安全住房。村里还建有一座养老院、一座小学, 53名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入校上学。8岁小姑娘的吉列么有杂,现在在村里的小学上二年级,她的爸爸在山下帮忙盖房子,每天有200元收入。通公路以后,她第一次走出去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前没有出去过,妈妈生病了她才能出去看病,我就在家里等着。现在有时爸爸会坐车带我和弟弟们到城里去买鞋和袜子。”她笑着说。

夏季,在阿布洛哈村,一条马路宛如银灰色的缎带缠绕着云雾缭绕的绿色峡谷,山腰处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彝家新居依山而建。一场小雨过后,一缕阳光唤醒这座小村庄,它散发出了惊人的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