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荀丹薇)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古县旧县镇始终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把产业扶贫作为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的重要举措,围绕“产业兴旺”,立足自身土地、产业优势,通过采取“菜单式”扶贫,巩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推广新兴产业,形成了核桃支撑、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促使该镇产业发展由“弱”变“强”,群众增收渠道由“窄”变“宽”,特色产业托起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围绕“优”字做文章,持续巩固核桃产业。作为全县核桃种植示范基地,旧县镇核桃栽植总面积5.4万亩140余万株,其中涉及贫困户594户,面积1000余亩25000余株,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达1000元。但长期以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核桃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该镇以核桃示范园建设为抓手,以贫困户免费核桃管护为契机,大力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创优工程,一方面以钱家峪、并侯、尧店、孔家垣、西庄村为示范基地,并落实物资保障,进一步提升基地核桃产量;另一方面继续实施贫困户核桃管护全覆盖,由核桃管护经验丰富的农民成立了两支核桃管护队伍力量,帮助贫困户管护核桃树,提升核桃质量和效益,努力把核桃树培育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围绕“大”字下功夫,不断夯实杂粮基础。该镇以建设“万亩中药材小杂粮油用牡丹基地”为目标,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立足优势产业,发展“订单式”农业,重点实施了西庄、孔家垣为主的谷子基地和钱家峪、红寨、安里为主的高粱基地,全镇谷子、高粱等种植面积近900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面积3200余亩,为脱贫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华海天宇、古县金米协会等农业加工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实施小杂粮深加工,注册红寨村、晋古牌古县金米等品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旧县镇小杂粮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围绕“细”字出真招,着力提升药材效益。围绕5.4万亩的核桃林地,该镇结合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基础,因地制宜实施“林药间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镇共栽植白芍、黄芩、柴胡、党参等中药材1000余亩,油用牡丹2000余亩,中药材亩产纯收益约1500余元,进一步提升土地收益和效益。特别是今年核桃树遭受冻灾后,中药材就成了当地农民减少损失、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同时,在钱家峪村建立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积极采用覆膜打孔栽培、种子播前处理、科学除草、机械化采挖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试验种植丹参、黄芩、生地、白芍、菊花5种中药材,预计收获后亩均年利润可达2500元。

围绕“畜”字见实效,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畜牧产业发展要靠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旧县镇抓住县委、县政府与新大象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机遇,积极推进韩村万头新大象生猪养殖项目,如期完成“三通一平”配套设施,成功交付新大象集团,即将开始厂房建设。特别是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参与到新大象生猪养殖中来,全镇首批79户贫困户入股新大象集团,年收益7500元。同时,继续扶持小曲鹌鹑养殖基地,钱家峪、秦王庙蛋鸡养殖和尧店“211”新大象生猪养殖基地发展,更多贫困群众正在享受着特色养殖业带来的实惠。

围绕“新”字求突破,积极推广高效农业。旧县镇充分利用土地优势、产业优势,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菜则菜,依靠“新”字发展产业,围绕“新”字转型升级,在产地布局上以西庄、孔家垣、安里、尧店为重点区域,大力建基地、育龙头、助脱贫,发展西庄、孔家垣软籽石榴、樱桃等林果业基地、孔家垣食用菌实验基地、安里蔬菜种植基地、尧店赤炎椒种植基地,为贫困群众拔穷根、开富路闯出一条致富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