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曜清/文张雅萌/摄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又到了螃蟹最肥美的季节,也是吃蟹最好的时期。提起大闸蟹,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或许是阳澄湖大闸蟹。其实,除了阳澄湖大闸蟹,还有太湖大闸蟹、洪泽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等。

在众多螃蟹品牌中,太湖大闸蟹的名气虽比不上其“孪生兄弟”——阳澄湖大闸蟹,却因养殖历史悠久、生长环境独特、肉质肥美鲜嫩而自成特色,凭借“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的特性,在品质上丝毫不输阳澄湖大闸蟹,在长三角一带,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太湖蟹一度名扬天下。进入新时代,湖州市以打造“湖州湖蟹”这一品牌为抓手,聚焦富民强农,不断优化养殖环境、完善养殖标准,延伸产业链,深挖产业附加值,在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养殖上精雕细琢,推动太湖大闸蟹从品牌到名牌加速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富民强农发展路子。去年,湖州太湖蟹养殖面积约有3.5万亩,年产量达到7016吨,年产值近5亿元,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保护生态,还湖入塘

近日,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5000多亩蟹塘迎来秋季开捕时节,蟹农捕捞成熟的太湖蟹发往全国各地,进入了一年最忙的“卖蟹季”。记者来到位于太湖边上的湖州织里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访,走进基地,只见一只只新鲜出水、张牙舞爪的太湖蟹被工人们网捕出塘;旁边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捆扎和包装螃蟹,装满螃蟹的礼盒已堆得如山一样高,准备发往各地。合作社负责人黄昭辉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核心基地养殖了400余亩太湖蟹,虽然今年太湖蟹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多月,但仍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国庆期间,来电来人订购者络绎不绝,销售火爆。

在太湖停捕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感到疑惑,现在的太湖蟹到底来自哪里?“自从太湖禁养禁捕后,我们在蟹塘引入太湖水养蟹。这样养殖出来的螃蟹和太湖里养的没有区别。”黄昭辉告诉记者,今年受高温影响,螃蟹产量有所下降,但螃蟹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日出货量在2500到3000公斤左右。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水产专家周志明告诉记者,太湖蟹主要在毗邻太湖的湖州吴兴区和长兴县一带养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养殖户开始在太湖里围网养殖。好水养好蟹,太湖大闸蟹声名鹊起。受利益驱动,太湖围网养蟹面积不断扩大,最多时围网面积达20多万亩。结果导致太湖生态环境遭破坏,也对太湖蟹的品质带来影响。

龚炳根是土生土长的太湖渔民,据他回忆,2003年自己首次在太湖围网养蟹时,一圈圈围网把太湖切割成了无数网格,一眼望不到边际。当时为了提高产量,养殖户竞相增加养殖密度,不断增加投饵频次,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加上螃蟹大量啃食太湖水草,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为恢复太湖生态,2018年上半年起,环太湖流域正式开始实行“退蟹还湖”,2019年6月,东太湖围网全部拆除,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水域全部停止渔业捕捞作业。许多像龚炳根这样的养殖户,拆除了太湖里的围网,搬迁到内塘养殖。太湖停捕后,龚炳根今年第一年利用河塘养蟹,全部引入太湖水,“还原”了大闸蟹在太湖的自然生长环境,现在,他的大闸蟹已经开售。

万亩围网蟹塘全部拆除,太湖蟹产业迎来涅槃重生。周志明介绍,自太湖禁养禁捕以来,蟹农们依托水乡溇港河塘优势,在内陆引用太湖水开展太湖蟹生态养殖,大幅提升太湖蟹的品质和收益。湖州的太湖蟹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不少养殖企业和规模主体开始在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湖蟹养殖,需补短板

太湖南岸一带水网密布、水质清澈,湖中水草和鱼虾为太湖蟹带来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健壮的体魄。因而,太湖蟹以“个大体重”著称,油足黄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然而,太湖蟹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今夏的极端高温天气对水产养殖业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周志明介绍说,螃蟹是变温甲壳动物,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在水温超过30℃时,其摄食量下降,水温持续超过33℃,大量河蟹会在夜间离水上岸,不吃食,无法正常生长蜕壳,最终出现伤亡。高温天加剧了湖水蒸发,易致湖蟹严重缺氧而死。“高温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生长停滞,而水草恰恰是湖蟹重要的食物来源,水草也为湖蟹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所。”周志明介绍说,不少养殖户不得不临时用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来代替螃蟹喜食水草——怡乐藻,但养殖效果不如人意。粗略估计,今年太湖蟹只重平均下降1两多,整体减产30%左右。

“除了高温等气候因素外,种苗也是影响太湖蟹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周志明介绍,螃蟹是太湖周边农民受益面最广的一项富民产业,但螃蟹养殖水平存在很大不平衡,有的养殖户亩均收益超万元,有的却亏损数千元。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种苗,种苗优劣是螃蟹成活率高低和规格大小的重要因素。目前,太湖蟹的种苗基本被苏州、无锡、泰州以及上海崇明等地“垄断”。江苏等地养蟹起步早,蟹种育苗技术高,相比之下,我省在蟹种育苗上明显存在不足。

近年来,由于长江水系用于繁殖育苗的螃蟹亲本都选自于养殖的成蟹,未经严格选育淘汰,一定程度上造成螃蟹种性退化。同时,由于种质资源缺乏规范管理,加上捕捞过度、水质污染和病害严重等问题,对河蟹种苗生产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此外,养殖成本也是制约太湖蟹产业发展的又一因素。“与苏、皖等地养殖螃蟹的新生力量相比,我省在土地租金、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较大,养殖成本自然增高。”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副主任王金星对记者说。在长兴县水产管理部门工作20多年的王金星,见证了长兴县太湖蟹产业的发展和变迁。长兴等地基本以散户养殖为主,太湖蟹养殖面积远不及江苏兴化、安徽当涂等地。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蟹农养殖成本偏高,养殖技术参差不齐,养殖效益普遍不高。“遇上今年这样的持续高温天气,不仅产量低,而且养殖的螃蟹品质难以保证,养殖户的收益也很难得到保障。”王金星说。

对此,周志明也表示认同。在传统养殖中,蟹农的养殖规模小而散,缺少现代养殖技术,在投饵喂食、水质管理、病菌消杀等环节,往往只凭个人经验操作,养殖湖蟹的产量高低、收益好坏靠天吃饭,效益难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湖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数字赋能,打响品牌

为补上太湖蟹养殖短板,湖州市已开始行动。

“以前工人一天要去蟹塘走几圈,测水温、测PH值、开关设备、清理水草等,很辛苦。”黄昭辉说,自从被列入湖州市首批“未来农场”创建对象以来,合作社打造了数字渔业管理平台,情况大为改观。“如今,通过‘物联网+’技术,坐在电脑屏幕前,蟹塘的水温、PH值、含氧量等数据就可以实时掌握。”黄昭辉介绍,运用“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基地”模式,合作社为2000余亩水塘定制专属数字APP,年均可为周边农户节约成本超300万元。

在品牌培育方面,湖州也开始谋篇布局。早在两年前,“湖州湖蟹”正式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首次以一个区域性、地标性品牌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湖州市按照“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还湖退养,打造环太湖养殖基地,实现规范管理、科学养殖,进一步提升“湖州湖蟹”品质。

养殖单一水产品种,存在水体利用率低、饵料系数高、池塘易富营养化等缺点,养殖风险大。为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湖州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太湖蟹与青虾、鳜鱼、罗氏沼虾、沙塘鳢等进行生态混养。黄昭辉介绍,今年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首次尝试“太湖蟹+罗氏沼虾”混养,比单养螃蟹每亩可增收1万多元。

长兴县洪桥镇是我省唯一的河蟹特色省级农业强镇。近年来,洪桥镇依托河蟹特色,做足产业文章,逐步形成蟹苗培育、河蟹养殖、河蟹产品深加工的闭环产业链,通过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养殖、精致化管理,使大闸蟹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目前,全镇拥有水产养殖户132户,去年河蟹产量1500吨,蟹农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为弥补太湖蟹在蟹种蟹苗上的短板,近年来,湖州市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创建了南太湖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1+1+N”产学研联盟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了经全球水产养殖联盟认证的河蟹苗种基地,以此推动湖州太湖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不断完善“湖州湖蟹”质量标准体系,实行“从水体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搭建小农户接轨大市场的有效载体,使大闸蟹养殖产业从单兵作战聚集到“湖州湖蟹”这一区域品牌下面,为发展“螃蟹地标品牌化”战略提供强大支撑,让更多优质高产的湖州太闸蟹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