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身居西南内陆腹地的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近年来,贵州依托山地的原生性、独特性,培育了以茶叶、辣椒、刺梨、蓝莓为代表的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这几大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演绎了吸引世界目光的山地农业特色产业“多重唱”。
700万余亩茶叶、540万余亩辣椒、210万余亩刺梨、22万余亩蓝莓……以这四个产业为代表的“酸甜香辣”系列,产业规模近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市场视野中的“转赞评”“回头率”越来越高,并且不少品牌成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黔货出山”后正“漂洋过海”。
这样的发展势头和可人成绩得益于定位找得准。贵州土地贫瘠、耕地破碎,想要大规模发展农业产业自然受到诸多限制。不过,贵州也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气候湿润、植被丰富、山清水秀、土壤干净、空气优良,这些恰恰是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所在。贵州正是抓住这些“优良基因”布局产业,瞄准差异化、寻求独特性,力避同质化、杜绝一窝蜂,延伸产业链、追求高质量,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专多能”的农业发展新景象。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拓宽了新时代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农民拿到手上、装入仓房、揣进兜里的更多收获、更好收成、更佳收益奠定了“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坚实基础。
贵州的茶农、椒农、果农,因为茶叶、辣椒、刺梨、蓝莓等产业的日益兴旺,腰包越来越鼓、信心越来越足、日子越来越富。随着绿水青山“生态红利”逐步释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图景”正徐徐铺开。
酸:荆丛野果逆袭出山
刺梨,果如其名,鲜果状态时,满身是刺。榨汁后,酸涩中带一丝甘甜。这种贵州山间的野果,过去只是放牛娃们偶尔摘来玩耍的玩意,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价值。
贵州通过全产业链培育壮大刺梨产业,目前种植面积210万余亩,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的综合产值达150亿元。山中野果终于在贵州逆袭成名。
刺梨生长在乱石旮旯、荆棘丛中,口感酸涩,而且满身是刺,以前鲜有人问津,甚至连拾柴人都不砍不捡。
“以前没人吃也没人种,现在刺梨越来越出名。”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51岁的村民任光卫说,过去最多就是农民摘回家泡酒,至于口感和功效,“也没人能说出个一二”。
有史料表明,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讨伐孟获,行军至云贵边界,士兵染瘴气久治不愈,当地有人献上一壶美酒,士兵饮后疾病痊愈,这种酒就是“刺梨酒”。
此类故事按下不表,近代关于刺梨营养价值的研究确有成果。营养学家罗登义教授研究发现,刺梨含丙种维生素特别丰富,使得刺梨名扬海内外。因此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也将刺梨称为“登义果”。
2012年,贵州成立了“贵州省刺梨学会”。2018年,刺梨被列为贵州十二大特色产业。
贵州民间还有句谚语,“刺梨上市,太医无事。”研究发现,刺梨果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黄酮、多酚、三萜等功效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特别丰富,每100克刺梨果肉中,其含量达1980毫克至3750毫克,远高于其他果蔬。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是刺梨产业大县,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刺梨之乡”。初夏时,龙里县洗马镇台上村3800亩刺梨迎来盛花期,粉红的刺梨花漫山遍野,吸引不少游客赏花。龙里县刺梨产业发展中心研究人员介绍,据药典记载,刺梨花、果、叶、籽均可入药,有健胃消食作用,根、皮则有止泻功效。
贵州刺梨工坊公司副总经理杨永俊介绍,刺梨的生长对于气温等条件要求极为特殊,全球最佳产地就在贵州。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北纬25度左右的气候优势,孕育了高品质的天然刺梨。如今,不少国家对刺梨产品非常感兴趣,每年都要从贵州进口大量刺梨原汁。
近年来,贵州依托六盘水、黔南、安顺、毕节等4个刺梨产业经济带,将刺梨培育成山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
任光卫有22亩地,流转给公司发展刺梨,每亩每年有400元租金收入。他平时在刺梨基地务工,每天也有100元收入。他说,过去只知道山旮旯有这个野果,并不清楚可以规模化种植,对它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也不掌握,没想到过去瞧不上的小小野果,竟让他家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
与种植规模同步提升的是刺梨精深加工能力。在生产车间,刺梨鲜果经筛选冲洗后,开始“身价提升”。
在盘州市刺力王等精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刺梨鲜果经过筛选冲洗后,进入到下一个“身价翻番”“地位升级”的环节。在流水线上经过破碎、杀菌等多道工序后,有的成为刺梨原汁,有的成为刺梨饮品。
目前,贵州以刺梨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有78家,鲜果加工能力约32万吨。
围绕刺梨,贵州近年来打造出众多拳头产品,如2019年开发的“刺柠吉”系列饮料、保健食品,投产当年销售收入即超1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从高标准种植基地打造到龙头企业培育,再到品牌影响力扩展,贵州刺梨的产业之路正越走越宽。
甜:水果皇后扎根苗乡
半人高的树上,身披“白霜”的蓝莓果挂满枝头;冷库中,一箱箱颗粒饱满、颜色发紫的蓝莓鲜果等待出山进城;流水线上,蓝莓汁、蓝莓果酱成批产出……从贵州黔东南、黔南、安顺等蓝莓主产区出发,蓝莓“盛装”走向大市场。
蓝莓成熟之后呈现发亮的紫蓝色,一把熟透的带“霜”蓝莓放入口中,“爆”出的幸福感立马在口腔蔓延。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生产蓝莓,我国的栽培面积位列第一。在我国,贵州的蓝莓栽培面积最大,目前已超20万亩。
被称为水果皇后、美瞳果的蓝莓,富含花青素、鞣花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尤其花青素含量是一般水果和蔬菜的4倍至8倍,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果品,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入五大健康食品。
贵州省植物园研究员廖优江说:“中国南方的第一个蓝莓栽培基地就在贵州麻江,这种蓝色水果在麻江已经栽培发展了20多年。”
20世纪末,在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所指导下,麻江县开始大面积种植蓝莓,2003年建立试验示范园200亩。至2009年,麻江共引入“兔眼”蓝莓、北方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等35个品种进行试验,共筛选出14个适宜在麻江推广的品种。至此,麻江蓝莓产业步入了快车道。目前,麻江县蓝莓栽培面积已超8万亩,挂果面积达6.8万亩。
经过20多年发展,蓝莓产业在贵州遍地开花。苗乡侗寨,梵净山下,赤水河畔,每当蓝莓采摘时节,处处可见蓝光闪烁、色泽明亮的美瞳果。
廖优江从1995年开始一直与蓝莓打交道。他说,贵州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蓝莓栽培,通过多年驯化、优选和培育,贵州蓝莓形成了一批地方特色品种,品相、口感、营养俱佳,特别在抗氧化、增进视力方面效果明显,已经初具品牌效应。
清水江上游的麻江县,是全国县级单位中,蓝莓栽培面积最大的县。小小蓝莓果,如今已成乡村振兴大产业。麻江县龙山镇龙山村瑶族妇女龙顺莲,现在在当地一家蓝莓加工企业上班。她所在的企业目前有蓝莓果酱、蓝莓果干六大系列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效益在行业内影响较大,除了辐射带动蓝莓栽培基地灵活就业外,还固定提供60多个工作岗位。每个月龙顺莲都可以得到3200元工资收入。
麻江县蓝莓中心负责人范梦婕介绍,麻江县蓝莓栽培面积8.56万亩,带动3万余人增收,并获得“中国绿色生态蓝莓十强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荣誉称号。
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高坝田村,近年来依托当地的高海拔优势,发展蓝莓观光采摘产业。蓝天白云下的高坝田,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蓝莓树。进入采摘时节,众多游人前来体验,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
如今,贵州蓝莓发展出栽培、育苗、加工等全产业链,直接从业人员10万余人,上下游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如今,贵州蓝莓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麻江蓝莓”“紫云蓝莓”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江县、黄平县有机蓝莓认证面积1.1万亩,占全国有机蓝莓认证面积的61%,“贵蓝”“蓝笑”“蓝之灵”等品牌享誉中外,贵州蓝莓正迈向绿色、生态、有机的高品质之路。
香:黔中茶青香飘四海
名茶之乡、苔茶之乡、有机茶之乡……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黔岭大地上,处处是“茶乡”。
贵州是我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等诸多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群山汇聚,孕育茶青。乌蒙山、武陵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茶园满山,茶香袅袅。
走进武陵山深处的思南县,漫山遍野的茶树错落有致。采茶时节,到处是茶农们采茶的身影。
一场细雨后,距离思南县不远的石阡县龙塘镇苔茶基地嫩芽吐绿,茶农们抢抓时机采摘新叶,灵巧的双手将一片片细芽收入竹篓。
湄潭县号称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县”,这里地处北纬27度,与印度大吉岭、福建武夷山同处世界三大黄金产茶带。在湄潭县永兴镇中国茶海景区,一大早就有人登“观海楼”品茶、散步,茶园与小青瓦、坡面顶、白粉墙式的黔北民居相映成趣。
位于湄潭县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记载: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选址落户湄潭,推开中国茶业现代化的第一扇大门,湄潭茶场一度成为全国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
在石阡县五德镇新华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夷州贡茶的省级传承人王飞,比划着描述古茶树,“一个人抱不过来,采茶要搭梯子。”王飞是侗族,他家六代人都用传统手工艺做茶,是茶叶世家。村里的茶博物馆有面奖旗,上面是周恩来总理亲笔写的“茶叶生产,前途无量”,印证了当年的辉煌。
“中国名茶之乡”湄潭县,“中国苔茶之乡”石阡县,“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县,“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县,“中国毛尖茶都”都匀市……遍布贵州的茶乡茶都,见证了黔贵大地悠久的茶历史。
贵州目前已形成黔中名优绿茶、黔东优质绿茶抹茶、黔北绿茶红茶、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黔西南古树茶早茶五大产业带,茶叶种植面积已超700万亩。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的县域有3个,20万至30万亩的县域有7个,10万至20万亩的县域有19个。此外,还有236个“万亩乡镇”,613个“5000亩村”。
2022年,贵州茶叶产量超45万吨,产值超600亿元。一片片嫩绿、金黄、紫翠的茶叶,成为贵州山乡人增收的“香饽饽”。采茶高峰期,工人采一斤茶青可以获得手工费16元,麻利的工人一天可采10斤。
湄潭县天城镇天城村57岁的熊仕华,家里有7亩茶园,种植了四个品种的茶叶。高峰期,他的茶园每天能产出六七斤茶青,平均单价60元,一季收入可以达到四万元。
“中国苔茶之乡”石阡现有茶园面积43.6万亩,茶叶年产量3.25万吨,综合产值32.92亿元。这里的茶叶除了销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还出口到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带动32.5万人吃上“茶叶饭”。
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有“中国抹茶之都”美誉,被称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如今,这里建成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规模为全球最大之一,抹茶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约4000吨,辐射带动相关就业人口近10万人。
辣:贵菜之魂红火乡村
贵州一日三餐,几乎不离辣椒。即便是再素不过的白水煮菜,也要配一碟辣椒水,“合二为一”才算菜。以至有人说,辣椒是贵州饭食的“灵魂”。
清晨,遵义市大大小小的羊肉粉早餐店,一碗热气腾腾、漂着糊辣椒和红油的米粉,为食客按下一天的“元气开关”。对于爱这口的人来说,辣椒往往比羊肉重要,一口香辣汤下肚,充满干劲。
根据记载,贵州的辣椒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以前,《思州府志》这样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是我国现存最早食用辣椒的文字记载。
“我们遵义人,有辣椒才吃得饱饭、打得起精神,有时候没有米饭不要紧,没有辣椒不行,一点不夸张!”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一家羊肉粉店的老板一边烫粉一边说。
午间时分的“阳光之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不少饭馆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烤土豆。金黄的土豆,配上鲜红的辣椒面,不停“攻击”食客的味蕾。糊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泡椒、油辣椒、烧辣椒……各类辣椒碰上酸汤鱼、筒筒笋炖猪脚、豆米火锅等美食,让人唇齿间回味无穷。
虾子,遵义市新蒲新区的一个小镇,是闻名全国的“中国辣椒城”。每天都有经销商在这里进行辣椒交易,夏天是鲜辣椒收购的时节,整个辣椒城一片“红海”。
“中国辣椒城”历经多次变迁。从自发零散交易、定点露天交易,到小型辣椒交易市场,岁月流转,成就了今天的“国家级遵义辣椒专业市场”核心区,市场占地面积458亩,能满足75万吨辣椒年交易量、56万吨冷链仓储周转量、120万吨物流年吞吐量。
从事辣椒行业30余年的石永松,现在是贵州满天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遵义市辣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他的父亲年过七旬,如今依然活跃在辣椒生产、交易一线。“从种植到买卖,我们祖祖辈辈从来没有离开过辣椒。”石永松说。
石永松介绍,除了销售贵州自产的辣椒外,辣椒城还销售来自全国各地的辣椒,以及产自印度、缅甸、韩国等国的辣椒,业务范围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辣椒市场,这里的辣椒指数已成为交易“风向标”。每年辣椒上市,很多地方都会等贵州辣椒价格出来后,才开始定价,逐步形成“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贵州辣椒种植面积超过540万亩,成为全国唯一超500万亩的省份。另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数据,贵州辣椒种植面积约占全球十分之一、全国六分之一,有20个县域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近年来年产量稳定在780万吨左右,年产值大约270亿元。
贵州还将辣椒列入全省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辣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让小辣椒成为致富增收大产业、乡村振兴“新灵魂”。
“不要小看辣椒,管好了一样有大收益。”在铜仁市万山区仁山街道塘边村辣椒种植基地,农技人员为村民详细讲解辣椒育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这个地处武陵山深处的小村庄,近年来通过种植辣椒,给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提供了临时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贵州辣椒加工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贵州现有规模化辣椒企业300余家,产品远销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贵三红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深耕辣椒加工行业26年,在贵州20多个区县建立起30多万亩生态辣椒原料基地,带动近20万椒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