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现已变成大面积绿油油的稻田。改造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已经成为盐碱地上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这项技术成果源于鄂尔多斯市方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前不久,该公司的“盐碱地-大有作为”项目在第二届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中荣获一等奖。
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种植水稻后的盐碱地真的能变成“良田”吗?产量高不高?记者日前在鄂尔多斯市方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稻种植基地进行了采访。
鄂尔多斯市方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是一家集盐碱地改造、水稻五谷杂粮和薯类种植、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号召,本着‘改造弃耕盐碱地,增加可用耕地;种植优质水稻,提高农民收入;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立足达拉特旗现有30万亩弃耕盐碱地、50万亩次生盐碱地,开始盐碱地改造和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采访中,“盐碱地-大有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学敏告诉记者,方天农业公司从2008年种植67亩水稻开始,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盐碱地改造和盐碱地水稻种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公司现在种植的水稻达1460亩,引导达拉特旗农牧民种植盐碱地水稻3万多亩,且在逐年大量增加。
在王学敏看来,盐碱地作物高产定律可用“高产=良田+良种+良法”这个关系式来描述,即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三者缺一不可。而对于治理盐碱地,应用“改土增粮”创新技术才能使作物取得理想产量。也就是先要改良土壤,其次选育优质品种,同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方天农业公司采用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即采取翻耕、施肥旋耕、泡田洗盐等常规方式将土壤里的有害盐碱洗脱出去,降低盐分和土壤PH值,使根系环境适合水稻生长,俗称“泡田洗盐”,也叫水洗法。王学敏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盐碱地改造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还浪费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土壤中的养分也会大量白白流失,增加水体环境富营养化风险。为此,王学敏和他的团队引入国外的“BLOF精准有机种植技术”,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BLOF特种堆肥改良土壤,作出精准的土壤分析和科学的施肥设计。
“BLOF特种堆肥是利用本地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原料,采用BL0F独有菌种,使用独创发酵槽,在合适的水温条件下经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BLOF特种堆肥厂技术负责人史占军告诉记者,BLOF特种堆肥能够快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具体来说,物理性的改善表现在让土壤松软形成团粒结构,变得容易扎根、根量增加;化学性的改善表现在土壤团粒化,提高土壤保肥性,提高肥料的利用能力;生物性的改善表现在让土壤病虫害减少,与根共生的菌的数量增多而让根量增加。相比传统法,这种治理方法能缩短改良年限,可实现快速改良土壤,高效利用盐碱地的治理目标。
王学敏表示,除此之外,我们的项目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选育本地适应性强的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近年来,在国家水权置换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盐碱地水稻种植,既增加了耕地和粮食产量,也为当地农牧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好路子。
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张三伙房合作社历史上因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曾经建立过盐坊,大部分土地撂荒,农民只能挑选一小部分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地种植,合作社300人,大部分外出务工,只剩老弱病残在村中糊口度日。鄂尔多斯市方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张三伙房合作社农户无偿提供育秧大棚,指导农户育秧,无偿提供插秧机给农户使用,帮助农户降低种植成本。与此同时,对农户进行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现在的张三伙房合作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三伙房合作社的农户杨二嵋,在种植盐碱地水稻之前,共种植50亩土地,年收入2万多元,种植盐碱地水稻之后,杨二嵋种植了80亩水稻,亩收入增加1.5倍,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将荒芜、废弃的盐碱地变为良田,成为利用价值高的土地资源,让农民增收致富是我们的初衷。”王学敏说。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方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特色种植业,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民增收。下一步,公司计划以生产销售BLOF特种堆肥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土壤分析和科学的施肥设计等增值服务。以主打农产品水稻为切入点,将BLOF技术推广到附加值高的其他优质农产品,从而推动达拉特旗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任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