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种植效益_致富经苔藓_苔藓种植创业

夏日时节,大兴安岭深处的内蒙古阿尔山市,林海茫茫、郁郁苍苍,游人齐至。白狼镇林俗文化村内,一幅幅由白桦树皮、松树皮、苔藓等为原料绘就的仕女图、花鸟图、风景图……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引来众人驻足,这便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林俗树皮画。

44岁的李艳红,作为该项目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为大家展示如何创作树皮画。只见她先构图布局,画出底样,再将白桦树皮层层揭开,使用剪刀、刻刀,折、扎、旋、刻,不多时,各类图案小件便已成型,随即将小件拼接、粘贴、装裱后,一幅简易的树皮画即告完成。

“倒木上没人要的树皮,在我们手中变废为宝,绿色环保、永不褪色,这可是我们的致富宝啊!”正是眼前一幅幅树皮画,让李艳红带领当地上百名妇女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致富经苔藓_苔藓种植创业_苔藓种植效益

图为李艳红(中)教授当地妇女如何制作白狼林俗树皮画。受访者供图

结缘树皮画 二十多年坚持如一

生于林业工人家庭的李艳红,自小便于树皮画结缘。林区森林茂密、树木繁多,当地人常将脱落的树皮捡来,做成烟盒、器皿等生活用品,其中白桦树皮层次分明、颜色渐变,十分好看。当地妇女常在闲暇之余,将白桦树皮揭出层次,剪刻粘贴为画,或摆在家中、或赠与亲友。

奶奶和姑姑都是心灵手巧之人,每逢制作树皮画,李艳红便询问求教。少时的她在长辈的影响下,出于爱好以仕女、卡通等为原型,不断学习创作。“那时人们制作的树皮画,技艺水平较为粗糙,生活性为主,艺术性不高。”李艳红回忆。

90年代中期,李艳红来到乌兰浩特市,在职业高中学习服装裁剪毕业后,便在当地一家服装厂工作,收入只够温饱。几年后,为专心照顾刚出生的女儿,李艳红三年没工作,家里全靠同乡的丈夫打工维持。开销大了、收入少了,生活更加拮据。“离开家乡的二十多年我始终坚持做树皮画,可这既没销路又卖不上价,靠这生活难啊。”

2000年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阿尔山林区得以休养生息,旅游业随即发展壮大,当地不少林业工人“放下砍树斧、吃上旅游饭”。李艳红便将自己闲暇时做的树皮画托人拿去售卖,“从最初的一两千元到后来的七八千元,每年都能增收不少。”

之后返回服装厂继续裁剪工作的李艳红,生活日渐好转,一晃十多年,2017年底,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公司的总经理谢彩云找到了她,再三劝说,希望她能回到家乡,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树皮画我们当地人从小玩到大,也没见几个人靠它挣上钱,再说我丈夫前两年就回乡工作,孩子上高中,学业正紧,我不在身边照顾她可咋办?”一边是每月四五千元的稳定收入和对女儿的牵挂,一边则是前途未卜的树皮画产业,李艳红心中犹豫再三。

“妈妈,您就放心回去吧,我知道您是真心喜欢树皮画,我也希望您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和奶奶一起,能照顾好自己。”最终女儿的一席话,让割舍不下树皮画情结的李艳红下定决心,返乡教授发展树皮画。

致富经苔藓_苔藓种植效益_苔藓种植创业

图为李艳红(中)教授孩子们制作白狼林俗树皮画。

返乡授艺 焕发新风采

2018年5月,李艳红正式回到家乡白狼镇,被聘请为树皮画讲师,她发现面临的困难不小。

公司依托政府扶持成立,前些年也曾组织过培训,可是参与的人员少,做出的树皮画质量差、水平低、样式旧,标价还高,压根没人买。“画质差、卖不出,就更没人来学,结果越做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公司前些年几乎零销售,还背了不少贷款。”新任总经理谢彩云说。

为改变局面,李艳红和谢彩云四处寻找优秀的树皮画制作人,将她们请回来,开办培训班,赴北京院校与“巧娘工作室”学习,“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培养乡土人才,共同脱贫致富。

48岁的赵桂华,自小就会树皮画,面对邀请她十分犹豫,“做树皮画能挣钱吗?这么多年没做了,技艺都快忘光了,还能捡的起来吗?”

李艳红以自己为例,最终说动了赵桂华,在她的指导教授下,两年来,赵桂华的技艺不断提升,起初略显粗糙的作品,现在已做得十分精致,还成了公司的一级大师。“过去在水厂工作一年最多两万元,我干脆辞去工作,专心定做树皮画,计件收费,工作时间自由不说,一年能挣四五万元,比过去高多哩。”赵桂华笑道。

“我们按制作人的技艺熟练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一级大师、二级大师以及制作老师,订单计件制作,按难易程度,一幅画需数天到数月不等,多的月均收入四五千元,少的也有一千多元。”李艳红介绍。

2018年底,白狼林俗树皮画获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非遗,更不能抱残守缺,要在传承中创新。2019年3月,自治区“非遗+扶贫”试点培训班在当地举办,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专家对制作老师们展开培训。

“从技法创新到颜色配比、从画风融合到材料运用,培训让我们胆子大了、思路开了、视野也宽了。”李艳红感叹。过去局限于树皮作画,如今景泰蓝掐丝等新材料运用其中;过去只求形似,如今更要神似;过去画完即毕,如今更需与家居风格搭配;过去以画为主,如今创新各类文创产品……

李艳红还将传统的花鸟山水人物,与中国风、蒙古族元素以及林区特色融合创作,提升艺术性。“产品美了,销量自然好,价格也更高,学的人多,销量就更好,大家收入也水涨船高。”李艳红笑着说。去年,公司扭亏为盈,树皮画销售达50多万元。

致富经苔藓_苔藓种植创业_苔藓种植效益

图为李艳红正在制作白狼林俗树皮画。受访者供图

授人以渔 产业带动共奔小康

公司逐渐走上正轨,李艳红意识到要通过树皮画产业发展,带领大家共奔小康。“政府曾将相关资金以入股方式投入公司,我们每年向贫困户每人分红985元。”谢彩云介绍。无论公司运营销售情况如何,她们始终坚持,四年来,分红近3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定期分红,李艳红更要教授她们一技之长,使其能稳定增收。48岁的贫困户顾长云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患病、干不了体力活,还有70多岁父亲需要照顾,她每年只能靠打零工、上山采野菜维持生计。

李艳红听后,找上门希望她能参加培训,顾长云却始终没有信心,不愿意来。原来,前些年她也曾参加过树皮画培训,结果由于技术粗糙,做出的东西没销路,看不到前景,便不再参加。

这次,在李艳红的耐心劝说下,顾长云决心再次尝试,从去年开始,她便在李艳红亲自指导下,慢慢学习实践。“一开始做得不好,我们便在收产品时多给些钱,使她建立信心,扶贫更需扶志。”李艳红说。如今顾长云能在照顾老人之余做些简单产品,一年多挣几千元,一家人也于去年脱了贫。

“现在我们每月都会举办相关培训,因材施教,初级教授简单的制作工艺,高级就从技法、思路等方面进行指导。”李艳红介绍。

除了高水平的定制树皮画,李艳红还设计了易上手、能量产的树皮画产品,如获得“2019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的《十二生肖系列》,只需几天即可完成,能让更多人参与。目前当地已有上百人参与树皮画产业,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平均每人每月增收一两千元。

今年,白狼林俗树皮画将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艳红对未来也充满信心:“现在我的收入可能没有过去多,但我坚信树皮画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我将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传承技艺的同时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苔藓种植效益_苔藓种植创业_致富经苔藓

图为李艳红正在制作白狼林俗树皮画。受访者供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