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春小麦生长发育特点是早春播种,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成熟仅100—120天。据试验资料: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1—1.7kg、钾素1.5—3kg。氮、磷、钾吸收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为拔节至孕穗,第二个为开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对磷吸收率从出苗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根据春小麦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⒈、基肥:由于春小麦在早春土壤刚化冻5—7cm时,顶凌播种,地温很低,应特别重施基肥。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碳酸氢铵30—50kg。
⒉、种肥由于肥料集中在种子附近,小麦发芽长根后即可利用。根据我旗土壤状况,一般亩带种肥磷酸二铵15—25kg,硫酸钾3—5kg,或每亩带种肥齐华牌复合肥(13-22-11)40—50kg。
⒊、追肥春小麦是属于“胎里富”的作物,发育较早,多数品种在三叶期就开始生长锥的伸长并进行穗轴分化。四叶期开始幼穗分化,要求较多的养分。因此,第一次追肥应在三叶期或三叶一心时进行。这次肥称为分蘖肥,要重施,大约占追肥量的2/3。每亩施尿素15—20kg,主要是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壮苗早发,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拔节期进行第二次追肥,称为拔节肥,一般轻施,大约占追肥量的1/3,每亩施尿素10—15kg。在未追施分蘖肥的地块,应早施、重施拔节肥。孕穗期酌量施保花增粒肥。绝大部分施完拔节肥后,就不在施肥了,主要进行叶面施肥。
另外,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溶液60kg左右,以防止茎叶早衰,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提高产量。
小麦的中后期管理
1、适时浇水:拔节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也是形成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如小鱼70%,就应及时浇水。以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后期根据天气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酌情浇灌浆水,浇水时应掌握天气情况(无风无雨),以防倒伏。
2、防病治虫,“一喷综防”: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麦芽和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及叶枯病等。防治小麦病虫病时应视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而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具体防治方法为:对麦蚜可选用10%吡虫啉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时,在防治蚜虫的药液中加入禾果利或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注意:①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要喷匀打透,使小麦各个部位全部着药,特别是下部叶片要着药,且忌惜水不惜药。
3、叶面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结合“一喷棕防”,对早衰麦田喷施0.5%-1%的尿素,贪青麦田加喷0.2%磷酸二氢钾,兼预防“干热风”。
小麦播种后还未出苗下雨了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出苗?
原因一:下雨为小雨,冬小麦播种一般都是在10月上旬左右播种(晚的在10月中旬也不影响),这时候出现暴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使有下雨,也是那种小雨,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而这种小雨,对于小麦出苗是有一定帮助的,特别是相比较干旱的地块,比如一些种植户会选择在播种后几天,浇一次水,就是这个目的,而下雨刚好省去了一次浇水的成本。
原因二:办结情况难发生,黏土地块在下雨过后,可能会出现板结情况,沙土地块,很少会出现板结,另外,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下雨过后出现暴晒的情况,板结情况也很难出现,再说天气到了10月份,种植冬小麦的区域温度都会慢慢降下来了,就比如河南区域,这时候都要穿外套了,而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都会规避土壤板结的形成。
原因三:划锄处理,小麦播种过后真的下大雨,当地恰好又出现了几天的高温天气,土壤真出现了板结情况(多种条件同时满足),也不必惊慌,首先观察小麦是否出苗正常,种子自身的活力能不能突破土壤,如果怕影响出苗,面积小的种植户,可以划锄处理(用带齿的农具疏松土壤)。
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种植户,划锄费工费时,可等着小麦出苗后,根据出苗情况再决定,假如出苗正常,那是最好的;如果有10-20%的未出苗,可补种或移栽,有苗弱的情况,可喷施叶面肥缓解;如果大于50%未出苗,建议及时毁种,重新播种(目前还未见过因下雨导致这么严重的情况)。
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几个?
小麦倒伏原因:1、气候因素:倒伏的原因一般都是强降雨和大风造成,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因素:倒伏的品种基本都是株高在85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利辛县倒伏的品种主要是烟农19、皖麦38和豫麦70,其他品种倒伏较少。
3、整地播种因素:翻耕田块因坷垃较大一般都要耙碎,起镇压的作用,小麦根系比较发达;而旋耕的田块土壤比较疏松很少镇压,所以翻耕田块比旋耕田块倒伏发生轻。由于密度过大田块其茎秆比较细弱而且通风透光性差,加之春季降雨比较频繁,田间病害发生比较重;因此密度过大(播种量187.5kg/hm2以上)田块比密度适中(播量在120~150kg/hm2)田块倒伏严重。撒播比条播倒伏严重,其原因是撒播的播量大后期群体也大,茎秆细弱通风透光性差。
4、栽培管理因素: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施纯磷、钾在90kg/hm2的田块比75kg/hm2以下的田块倒伏轻;同一品种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90kg/hm2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kg/hm2的田块。纹枯病危害小麦的基部茎秆,造成坏死,后期一遇到风雨即倒伏。
防止对策:1、选用抗倒伏品种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防止小麦倒伏的基础,在没有化控条件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区域宜选择抗倒伏品种进行推广,不宜选择高秆和茎秆细弱的品种。大力提倡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降低倒伏的风险。
2、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不断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峰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引起基部节间过分拉长,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从而发生倒伏。近几年,按群体质量栽培理论的指导,逐年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取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实际,基本苗数应控制在225万~270万根/hm2,越冬苗压缩在1500万根/hm2以内,有效穗数630万~675万穗/hm2,既利于抗倒又利于发挥品质特性,夺取高产。
3、科学施肥在适期拌种的基础上,施足基苗肥,控制腊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施肥比例按氮、磷、钾搭配,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基肥中氮施用量占60%左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中期控制腊肥数量,为追上拔节孕穗肥留余地,可杜绝旺苗发生,基部1、2节间缩短,群体不过大,叶片大小适当,通风透光率高;逐年提高拔节孕穗肥的使用比例。
4、适量深锄,适度镇压。对徒长麦苗,采取深锄切断部分根系,以减少部分分蘖对肥水的吸收量,加速分蘖两极分化,控制有效分蘖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在拔节前适度镇压能壮节、降低株高、沉实土壤,达到根土紧密结合。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1~3次,每次间隔5d左右,同时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横耙耙1~2次,疏掉部分麦苗,后浇1次稀粪水。
5、科学化控: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用15%多效唑450~750g/hm2或20%壮丰安450~600mL/hm2,对水450kg喷洒[4],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有效期为返青至拔节期,在此阶段内,施药越早,对基部第。1、2节间的抑制效果越好,且对穗部也有良好的作用。一般以返青起身期为最佳施药时间。
6、及早防治纹枯病纹枯病的大发生也是造成小麦倒伏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及早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拌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此时喷药防治可有效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小麦种植春季除草方案
1、单子叶杂草中,以雀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啶磺草胺+专用助剂,或氟唑磺隆等防治;以土燕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或精噁唑禾草灵等防治;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专用助剂等防治;以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或精噁唑禾草灵,或啶磺草胺+专用助剂等防治。
2、双子叶杂草中,以播娘蒿、荠菜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2,4-滴异辛酯等药剂;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双氟·唑嘧胺等;对于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混生麦田,建议选用复配制剂,如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或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或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
3、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进行茎叶喷雾防治,或者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药剂标注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增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国家发行的药剂配比固然有效,但是大家也不要直接套用,应该根据自家麦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虽说小麦除草的最好时间是过冬前,但是因为天气或者农忙原因,很多农户朋友们来不及年前除草,只能将除草的工作放到春季进行。
种植小麦要怎么整地?
1.整地误区:这个时候小麦的整地很重要,以前大部分种植户都是选择焚烧作物,来处理秋收作物的残骸,想必大家都知道焚烧作物留下的草木灰对于麦田来说很有用,但不知道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其实呢主要作用就是减少一些虫子幼虫的危害,以及一些杀菌消毒的作用,顺便可以当作是一种生物肥料,但是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高效,再加上现在提倡环保已经禁止燃烧作物了。
2.土壤的整地:因为我国小麦主要还是旱地小麦为主的,那么整地更显得无比重要,整地可以让土地松软,土碎地平,可以让小麦更好的成长,保证地下部分跟地上部分协调生长,使地下的一些有毒物质,翻出来,防止危害小麦种子,并且要逐渐加深耕种的深度,结合一些有机肥的使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一些黄腐酸冲施肥来改善一下土壤品质。
3.耕种的模式:首先就是秋季作物是玉米,高粱,烟草之类的成熟较早的作物的话可以先浅耕灭茬,然后再深翻,让残留的茎叶腐烂,雨后浅发,但是其他的如甘薯,棉花等作物,收获较晚,如果跟其他一样的话,会延误播种期,这也是小麦造成小麦低产重要因素,可以提前进行松土保墒,种麦的时候再耕细整平,最好把平地,施肥,播种连在一起,以保证小麦的生长。
4.高产的要求: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一定要要求土壤的养分足,而且全面,才能满足高产的需求,要增加施有机肥,并要根据地方特性适时播种。要防止播量过,使用一些抗倒伏药,来提高小麦的韧性。
小麦赤霉病用什么方法防治?
由于小麦机械收割的程度不断提高,秸秆大量还田,麦糠吹散在田间,使小麦赤霉病发生逐渐加重。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据观察,在干旱的情况下,大部分小麦品种都易感赤霉病。特别是高水肥地块更易多发,温麦和新麦系列品种染病更重,周麦16和百农矮抗58病穗率可达10%。赤霉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子粒腐败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
小麦赤霉病是难以彻底防治的病害。大多数农民在播种时未选择抗病品种,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遭受较大的损失。据我场近两年的观察,小麦赤霉病在拔节至孕穗期很少发生,主要在小麦抽穗至盛花期危害麦穗。这段时期气温较高,所以流行很快。大多数农民对赤霉病了解较少,思想上不够重视,发病初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如果不及时防治,在盛花期遭受连阴雨天气,几天之内田间就会出现大量的枯白穗,这时再喷药补治也很难控制了。
而及时防治的麦田发病明显较轻。由于防治时机较短,看到穗上个别颖壳发白干枯时,并且有红色斑点时就应及时喷药防治。也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宁早勿晚,由于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所以在小麦挑穗旗至抽穗初期,每亩用多菌灵100克或稀唑醇(禾果利)50克加水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由于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所以一定要使用雾化好的喷雾器,并尽量抬高喷杆,重点喷施穗部使麦穗受药均匀,并根据天气情况,最多间隔7天,小麦齐穗并大量开花时再进行第二次防治。如果天气连阴,病害严重,在小麦灌浆初期仍需防治1次,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据我场观察,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只防治1次的,喷药量较大也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笔者建议农民在防治时一定抓住时机,提高认识,不怕麻烦,克服靠天收的思想,尽量控制病害,才能实现增产增收。
春季谨防小麦的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高产品种的推广和大水大肥的麦田管理,其危害日趋严重。
小麦播种以后,发芽时若受到病菌侵染,芽鞘变褐,重则腐烂枯死;起身拔节后病株率明显上升,小麦孕穗抽穗期病情迅速发展,扬花灌浆期病株率达到高峰,病斑扩大,相互连成典型的云纹状花斑,后期侵入茎秆造成烂茎,甚至形成枯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
农业防治:及时防除杂草,可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行配方施肥,拔节期追肥,实行氮、钾肥配合追施,可有效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切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麦苗贪青晚熟,诱发病害加重危害。
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剂防治应以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要辅以早春田间接力喷药。
1.春季防治:要根据调查的病情,及早喷药进行预防,在小麦起身期,若田间病株率为15%~20%时,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或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毫升,任选一种加水50~75公斤对小麦植株中下部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孕穗期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60千克喷雾。如果病虫同时发生可采用与防治麦蚜、麦蛛蛛等农药混用,便可达到兼治的目的。
2.如果纹枯病在秋苗期发生早且重,春季雨水偏多,病害有可能大发生时,防治指标应从严掌握,防治时间应适当提前。
小麦种子防病有什么好处
小麦播种时期,小麦病虫害是制约小麦高产的关键因素,它分种传和土传病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这些病虫害苗期发病,潜伏期长,假如有复合发病情况发生,防治效果就比较差,轻则减产1—3成,重则绝收。通过多年试验施用“敌委丹”20毫升加天丰素4毫升与4两水混合后均匀拌入20斤麦种,成膜后即制成包衣种子,可随包随播,能杀灭种子表皮和内部的病菌,防治好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多种病害,有效期长达4个月,保护好新生根茎不受病菌侵染,同时省种子3—5斤,发芽率高,并可以早出苗1—2天,苗齐、苗壮,分蘖多,抗倒伏,抗寒抗冻能力也大大增加。
小麦茎基腐病危害特征和防治措施
一、小麦茎基腐病害特征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典型的土传病。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过冬,温度适宜后在土壤表面萌发,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和根茎结合部侵入,侵染小麦主茎和分蘖茎,然后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扩展至小麦茎基部。该病具有多次侵染特点。
小麦茎基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前期危害后的明显特征就是根部发生褐变,根部1-2节呈褐色,严重的时候变成深褐色,开始死亡。湿度大或中后期的小麦根部可能会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后期会直接表现在灌浆期,小麦上部穗出现枯白穗,穗小籽少,根部容易折断现象。
二、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方案
茎基腐病堪称是小麦的绝症,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后期几乎绝收,所以农民朋友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下面给大家总结几个有效的预防方法:
1.轮作换茬。重病田改种大蒜、圆葱、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多年小麦-玉米连作,或者连续几年秸秆还田,秸秆带菌残体中的致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这是小麦茎基腐病爆发和病症越来越重的根源。2.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该病反应有明显差异。选择抗病基因优良的种子这无疑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3.播种前使用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药剂可以选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铜盐+精甲霜灵拌种,能够有效预防茎基腐病发生。
4.药剂处理土壤。结合耕翻整地用低毒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药剂处理土壤。在耕翻或旋耕第一边地后,选用两种药剂兑水均匀喷雾垡面,然后再旋耕或耙捞第二边地。5.农业措施以培育壮苗为中心。如适期适量播种,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适时浇水补墒。水质差的区域应引河水灌溉或打深水井灌溉。6.在小麦返青起身喷药控制。用恶霉灵、甲霜恶霉灵或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清、嘧菌酯等兑水顺垄喷雾,控制病害扩展蔓延。
7.清理病残体。在夏收或秋收时,将小麦秸杆或玉米秸杆清出病田外,不要再直接还田了。小麦茎基病一旦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越晚越难以防治,因此在日常的小麦田间管理期间,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选对药,减少危害,确保产量。
春季如何防治小麦条锈病
如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性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赤霉病会造成小麦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则不能收购。因此赤霉病对小麦危害相当大。
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小麦赤霉病病菌只能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侵染部分小花,然后扩展到整穗。真正能够引起病害的是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它们是从上一年遗留下来的病残体上产生的,包括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其次,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种病害。只有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子囊孢子)时,病害才可能大发生。由于年年都会存在大量的病菌,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特别是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就决定了赤霉病发生的轻重。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方法一、搞好田园卫生,清除玉米、小麦秸秆,特别是小麦—玉米轮作田,一定要及早翻耕灭茬。方法二、加强预测,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药保护,使用戊唑醇和咪鲜胺与多菌灵混配或轮换使用。药剂配方:50%咪鲜胺锰盐、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25%戊唑醇(又名立克秀)乳油2500倍液。一般掌握在小麦抽穗率到10%时喷药,如预报有雨,可抢在雨前打药。由于南方小麦抽穗扬花期经常下雨,要在晴天防治。根据当地小麦抽穗整齐程度和天气状况,有些地方要间隔7天,连续防治两次
小麦黄化起因及防治和治疗办法
一、黄化因素:1、土壤肥力不足:当土壤肥力不足,植株因为缺水营养而引起逐渐黄化,详细体现为次生根少、分蘖少,叶子暗绿,叶尖较黄,整块地都有体现,但是邻近地块没有这个症状。2、栽培方式不标准播种时整地质量较差,尤其是秸秆还田过浅、播种时镇压不实或者播种过深,会发生根系发育不良、分蘖节裸露征象,到后期时黄化征象严重。3、土壤板结:土壤环境恶化,例如酸化、板结等征象时,小麦的根系发育困难。如果冬小麦的抗寒力较弱是,在返青后根系养份运送跟不上,就会到叶子发黄。
4、缺铁:小麦在新苗缺铁时叶脉会失绿黄化,逐渐整叶失绿呈黄白色。5、花叶病毒病:又名梭条斑花叶病,属部分年份偶发性病害,改病在苗期感染,秋冬低温时症状不显著,来年返青是症状显著,感病后一般减产10%~30%左右,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二、防治和治疗办法:保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按照发病症状找出因素,并采取效应的办法防治和治疗。
1、肥力不足导致的黄化:应该在返青期每亩施入尿素5~10按照,在拔节期再每亩施入尿素12~15千克,或者沟施磷酸二铵10kg。2、栽培方式不标准导致的黄化:应该准时冬灌,促使小麦根系成长发育,提升分蘖质量,达到生根、壮根的目标,还能提高根系输送养份的能力和新陈代谢的频率。3、土壤板结导致的黄化:等气温回升稳定后,在返青期喷施叶面肥,待新根成长出来后在浇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同时中耕破除,促使后期小麦成长,将损失降到最低。
4、缺铁导致的黄化:能够喷施0.1%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能准时的补充铁元素,成效较好。5、花叶病毒病防治和治疗: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系,在前茬收获后准时灭茬,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用微生物控制病菌的滋长,按照当年的气温状况,适期晚播,错开病菌最佳侵害时间。应用农具是要清理干净并消毒,在播种时用多菌灵、恶霉灵加杀虫剂包衣后在播种,发病时可用多菌灵加少量尿素灌根2~3次,每次间隔7天。
小麦收获期遇阴雨天气该怎么办
1、小麦收获遇阴雨天怎么办:小麦收获遇间断的阴雨天气,应该抢晴抓紧机械收获,以免在田间产生穗发芽的征象,这样不仅对产量酿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发芽后的小麦基本不能售卖,损失较大,而在收获后脱落的小麦要准时晾干,如果不准时晾晒,极易导致发芽、霉烂。
2、补救对策:在没有烘干设备的状况下,能够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应急:①自然缺氧法,此类办法就是提升密封,酿成麦堆暂时缺氧,从而控制小麦的生命运动,达到避免小麦发热、生芽和霉烂的目的。②化学保粮法,这类办法就是应用药剂搅拌湿的小麦,使得小麦的酶处于不运动状态,不致于发芽。③杨树枝保管法,是将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温度以及氧气消耗掉,致使期不发芽,带叶的运送至呼吸旺盛,将其放到麦堆里,能在短时间内将麦堆内氧气消耗掉,使得小麦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发热和发芽。
3、堤防事项:收获要适期,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产量和品质较低,同时不宜存储,收获过晚,极易掉落,秸秆以倒伏,为收获加强了难度,损失也比较大。收获最好在晴天进行,有利于晾晒干燥,同时.要小心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以免酿成小麦倒伏及大面积减产。做好籽粒仓储工作,刚收获的小麦要放在通风条件较好的仓库内,同时.要定期通风晾晒,防止产生霉变,影响小麦品质。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