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通常是以蒜瓣(地下鳞茎)进行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是大蒜母体的组成部分,长期的无性繁殖必然导致病毒在体内的积累以及其他不良性状的累加,造成大蒜种性退化。而大蒜有性繁殖产生的气生鳞茎,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世代交替过程中,均有自然脱毒的过程。据多年生产实践,利用大蒜气牛鳞茎(蒜珠)作种,可加速良种繁殖,并有降低病毒积累量、提高蒜种生活力的作用。即第1年以气生鳞茎作种,大多长成独头蒜,第2年以独头蒜作种,长出正常的蒜头,第3年用此蒜头作种,进行大田生产,产量可提高30%~50%,且种性较好。此技术的关键是抓好第1年生产,第2年跟常规秋播大蒜生产相同。
1 留种
以气生鳞茎留种时,应不收蒜薹,待蒜头完全老熟、植株干枯时,采收七成熟的气生鳞茎,筛选直径0.5cm左右的贮藏越夏。据多年大田生产经验,在大蒜生长后期抽薹后,不采收蒜薹,延迟蒜头收获期(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2~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13~18天,待蒜薹变黄,蒜株将呈干枯状时,气生鳞茎一般就达到七成熟。
2 选地、整地
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大蒜忌连作,前茬以玉米、豆类、瓜类、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为好。
栽种前要深翻土地25cm以上,结合翻地,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00kg或鸡粪4000kg,并均匀混入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35~40kg、硫酸锌1.0~1.5kg(或折合成相同数量的复合肥),整细耙平,开厢作畦。在整地时根据具体情况可掺入5%辛硫磷颗粒剂2~3kg/667平方米,防治地下害虫。
3 播种
以气生鳞茎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2年形成复瓣蒜,降低蒜种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气生鳞茎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第1年撒播在平畦内,覆土厚1.5cm左右,每667平方米保苗12万~15万株,第2年与大田栽培相同,每667平方米保苗4万株上下。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以气生鳞茎作种的大蒜,在幼苗生长期种瓣营养极少,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必须适期追肥。又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
①催苗肥 气生鳞茎出齐苗后至霜降前,每隔7天左右施1次清淡腐熟人畜粪尿提苗,在此期间忌施碳酸氢铵,以防烧伤幼苗。
②盛长肥 出苗后60~80天,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667平方米施20~30担(50kg/担,下同)腐熟人畜粪肥、硫酸铵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5kg。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大蒜“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
4.2 中期管理
中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是,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植株的1~4片叶出现黄尖(“退母”的外在表现),旧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叶面积达到最大值,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管理上主要是减轻叶子黄尖的程度,措施上,一是清沟排渍,二是重施速效钾、氮肥(复合肥更好)。一般3月底4月初,看苗施肥,苗势好的可少施,以免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长叶而消耗蒜瓣的养分,苗长势差的用稀薄腐熟的人畜粪20~30担/667平方米,尿素6~8kg/667平方米浇灌;三是及时除薹,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要勤除杂草。
4.3 后期管理
除薹后,大蒜的叶片和根系可以再维持20天左右,尔后逐渐枯黄萎蔫。此时管理上就是要保护叶片和根系,尽量延长其功能期,同时促进蒜头的肥大。除薹时,尽量不伤及叶片。
5 适时采收
适期收蒜种的标志是:叶片完全干枯,即亡部叶片干枯下垂,假茎处于开始变硬状态,蒜头完全长成时。如果收获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来年生活力也较低。收藏蒜种时,硬地应用锄头挖,软地可直接用手拔出。为了保证蒜种来年具有良好的生活力,在收获和晾晒蒜种的期间应特别注意2点:一是勿受雨淋,以防止种蒜发霉腐烂;二是避免阳光直晒蒜头,以防止种蒜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