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8月16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孙俊 王静)在安徽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一处山坳里,村民汪建增正在板栗林里给数十只鸵鸟喂食。正在吃草的鸵鸟见着人来,兴奋地在圈里扑腾双翅来回奔跑。“鸵鸟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也不容易有病害,鸵鸟肉、蛋、毛都能出售,经济价值要比普通家禽高得多。”汪建增向记者介绍道。
汪建增正在板栗林里给数十只鸵鸟喂食(央广网发 孙俊 王静摄)
两年前,汪建增还城里做水电工,“一年365天,顶多能做200个工,收入不稳定,我想着不如自己在家搞点事情。”汪建增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手机短视频了解到人工饲养鸵鸟效益可观,便跟妻子商量,辞掉工作回村养鸵鸟。夫妻俩一拍即合。
汪建增第一时间付诸行动,到周边养殖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并于2021年底通过村里协调,在村邻手上租赁下8亩板栗林,先后投入近30万元,在林下搭起了养殖棚,并引进了第一批30只鸵鸟进行养殖。鸵鸟粪便成了板栗树的养分,而茂密的板栗树枝叶也能给鸵鸟遮风避雨,形成一个经济与生态效益优良的种养综合体,真正实现了林上林下经济双丰收。
2022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再次引进50余只非洲鸵鸟和澳洲鸵鸟。“鸵鸟比其他家禽好养,树叶、菜叶、杂草等都可以当做饲料,养殖成本低。”汪建增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只鸵鸟的正常寿命可达七八十年,养到18到24个月的时候开始产蛋,每年除去4个月的停产期,平均每年每只能产80多枚。目前市场上一枚鸵鸟蛋可售150元,孵化后满月的小鸵鸟可卖出600元一只的好价钱。“第一批小鸵鸟才孵化出来,还没到满月出笼的时候就全部被预定出去了,主要销往江苏、浙江。”汪建增说,除了买回去观赏外,养大后的鸵鸟也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不愁销路。
从初步尝试到规模化养殖,汪建增的鸵鸟养殖事业走上了正轨,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接下来如果效益持续可观的话,我会考虑扩大规模。同时,我愿意向同样有意向的人提供鸟苗和养殖技术培训,让大家一起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