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镇巴彦蒙古族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
多年来,这里的村民发家致富牵着牛鼻子走。在养牛发展中,东家养、西家学,村民们在比学互帮中,提速了养牛“村品”经济不断的升温加热,乡村振兴“牛劲十足”。
眼前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就是新站镇巴彦蒙古族村,小村不但有整洁的街道,规范的小院,而且还有让人羡慕的牛群。在这个民族村里,谁家养的牛越多,日子过的就越好。
村民王贵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人”,几年的养牛路,让他这个原本盯着种地不放的农家好把式,对养牛有了特殊的感情。
新站镇巴彦蒙古族村王贵清:“我是2015年开始养牛的,已经有5年时间了。刚开始的时候,只养了两、三头牛,发展到现在,一年仅产牛犊就十五六头,能卖到12万元左右。”
每年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汉子,有了稳稳当当十几万元的收入,“牛经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村民们的致富观念。这种观念影响让王贵清家牛圈里的牛一年年滚雪球式的变多。这不,中午饮完牛,王贵清又将圈的牛群赶出去放牧。因为秋收已过,养殖户们都忙着将圈里的牛放出去觅食。
在王贵清家不远处,60多岁的村民包翠霞,正敞开嗓门喊着同为养牛户的姐妹们,又到放牛的时间了。几个农家老姊妹听到吆喝声就将自家的牛赶出院,合成了群。姐儿几个有说有笑的出发了。
联手放牧,相互帮衬在这里已经形成一种默契。
新站镇巴彦蒙古族村包翠霞:“我们三、四家一起放牛,一共约有六七十头。一家派出一个代表,早上不到六点就出发放牛,中午11点钟的时候回来;下午1点钟再出去放牛。”
包翠霞说,每天都重复的做着放牛这件事儿,但这件事儿让她忙得高兴,因为这件事儿让她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看到养牛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不少村民也开始效仿着养牛。随着日积月累,巴彦蒙古族村的养殖业规模也大了起来。分散的小规模养殖,形成了一个大群体。在这个305户、855口人的村庄里,人均达到了养殖一头牛,每头成牛的价格达到2至3万元,畜牧经济已经成为村民们致富的主体经济。
养牛不但改变养殖户的生活质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
为了发挥村里养牛的优势,新站镇还将镇里的一个养牛扶贫载体“摆布”到巴彦蒙古族村,上百头黝黑发亮的安格斯黑牛已在这里安家,通过坚韧的牛劲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记者:张彦亮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