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019 年第 34 期︵总第 182 期︶教学案例JIAOXUEANLI 引 言幼儿运动量不够,运动种类不够丰富,运动器材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等,使得幼儿的运动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我园幼儿晨间体育锻炼最突出的问题。笔者分析幼儿园现状发现,目前幼儿园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场地小。既然“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教师就在“少、小”字上做文章,用积极的心态,集聚智慧,抓住“晨间体育锻炼有效性”这一话题,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把众人眼中的“缺点”转变成幼儿园的“优势”。一、因小而活——打破界限,打造体育锻炼新模式我园针对“幼儿运动量不够,运动种类不够丰富,运动器材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运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率先转变观念、转变视角,发现“开放式晨间锻炼”的方式灵活性较强。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区域、器械和同伴,从而解决场地小的问题。这既保障了幼儿充足的运动量,又能使幼儿从中体验开放式运动的多元化,较全面地提升运动经验,体验同伴互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师提出“打造开放式晨间锻炼”模式的设想,用“让小也成为一种特色”的想法,打通场地,打破班级,融合器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体验,感受运动的乐趣。
1. 巧用空间,跨越班级园所小,如何保证幼儿的运动量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可重新规划园内现有场地,根据器械种类与特点进行合理划区,以运动项目的场地适宜性、教师指导的深度化为宗旨,让晨间体育锻炼项目区域分布更为合理、显性,减少区域间的相互干扰。例如,笔者合理规划园所北面的梅花桩小过道、小木桥等场地,让贯通园所主体建筑四周的户外场地成为一个可流动的椭圆形,并根据场地条件预设好相适应的器械分区,符合每个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同时,笔者进一步拓展室内空间,如将热身运动改为跑楼梯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打破班级界限,采用混龄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2. 巧设标志,渗透规则在开放式晨间锻炼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设计了各种体育锻炼标志,渗透活动规则。这样做,一方面,参与活动的各年龄段幼儿能够明晰场地布局,顺畅游戏;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根据预定体育锻炼目标进行有效指导,从而保证晨间体育锻炼活动高效、有序地开展。(1)运动示意牌。幼儿自主商讨不同运动区域的运动项目,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图文并茂的指示牌。制作中注重凸显区域的方位、图示、照片,形象直观地呈现项目玩法,让每个幼儿来到不同的运动区域,都能够非常迅速地熟悉区域运动项目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等,提升运动效率。
(2)运动线路标记。教师利用地面方向箭头、起点、终点等标记,直观地指引幼儿晨间体育锻炼的路线和方向,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完成更多运动挑战的欲望。同一运动区域,运用不同颜色标记区分不同的难度,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发展的幼儿提供适宜的体育锻炼层次,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运动成就感。二、因小而乐——自由自主,创设适宜的挑战1. 七彩手环,评价效度由于是混龄体育锻炼,各班教师对幼儿还不十分熟悉。在这样一种开放度较大的晨间体育锻炼模式中,如何确保幼儿尽可能尝试每一种运动项目?思考和尝试“七彩手环评价”应运而生。幼儿想要得到手环,就必须完成相对应颜色的运动项目,每个区域的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发放手环。当幼儿拿到一定数量的手环后,就表示其今天的闯关成功。游戏结束后,教师可通过谈话、观察,及时了解幼儿完成体育锻炼的情况。2. 难易分层,合理分流开放式晨间锻炼中的运动量是衡量幼儿体育锻炼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取决于运动的时间、强度和密度。改变,从晨间锻炼开始——幼儿园开放式晨间体育锻炼活动的实践与反思诸韫(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江苏苏州215000)摘要:“场地少、规模小、教师少”是我园的“专属名词”。
尤其是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发现由于活动场地小而引发一连串问题,如幼儿运动量不够,幼儿运动种类不够丰富等,幼儿运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笔者一直思考如何调整原有的晨间锻炼方式,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现有场地,以达到晨间锻炼的最终目标——让每位幼儿拥有健康的体质、健康成长。在扎实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园化“小”之劣势为优势,摸索出适合本园的较为科学的“开放式晨间体育锻炼”新模式。关键词:开放式;晨间;体育锻炼活动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4-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