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筹和指导下,中央企业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战略践行,各展其长,履行职责。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在246个定点帮扶县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5.95亿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25.3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33.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10.15万名,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23万人,有力帮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打牢基础、巩固成果。

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二级巡视员尹凌青表示,在参与脱贫攻坚实践中,国资央企始终牢记政治使命,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亿元,成功帮扶24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国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骨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彰显责任担当,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奋斗。

产业振兴 建设富裕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龙头企业的带动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自明。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广大乡村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粗放,基础欠佳,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限制,即便有好的资源也难以有效转化为致富手段。破解这一难题,激活当地产业动力,成为重要发力点。“新发展格局下,必须破除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佐军强调。

作为国内农粮行业的“领头羊”,中粮集团将自己定位为保障供应的“主力军”和美好生活的“连接者”。这样的定位塑造了中粮集团产业振兴的独特且重要的角色。中粮集团长期扎根乡村,坚持发挥自身作为“主力军”的产业优势,反哺乡村、惠及农民,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经过长年的田野调查和实践,中粮集团在黑龙江省绥滨县探索出“整合集聚生态链”模式。针对绥滨县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突出问题,中粮集团首先投入,打造了高标准暖棚,并发展淡水鱼、大鹅、安格斯肉牛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做强第一产业。利用当地特产特色,先后打造了笨榨油、豆腐、玉米、土豆、食用菌等一系列加工产业,有效拓展了传统经济作物产业链,成功开发了第二产业。近年来,中粮集团又依托当地独特的农业和两江生态资源,打造了一系列集旅游观光、餐饮民宿及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初步完成了两江环形旅游景点布局,第三产业的发展渐具形态。这一“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在绥滨县建设了一批百花齐放的乡镇产业,初步形成因地制宜、主辅结合、特色多元的产业发展生态圈,让农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有奔头的产业,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乡村振兴需要央企贡献各自的力量,形成新方案、新模式。“用市场化思维激活乡村资源的活力,让沉睡的资源成为闪动的资本。创新设计‘央企出资+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消费帮扶’的‘小而美’产业帮扶模式”,是中国五矿通过产业振兴建设富裕乡村的一大思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董明俊表示:“中国五矿结合各地特色开展梨、香菇等产业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企在多年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如何能与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较好的结合呢?中国农发集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中国农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江林表示,我们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重点在扶持产业帮扶项目上找准对接口,取得更好的帮扶成效。中国农发集团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结合安徽省萧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向萧县捐赠现代化农业机械,引导提升农机现代化水平和作业能力,提高土地深耕率,降低机收损失率,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助推该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国农发集团与萧县共建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和繁种基地,开展优质小麦订单农业,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该集团负责人表示。

相关央企各司其职,各显神通,结合企业独特属性和产业发展情况,助力富裕乡村建设。科技赋能、模式赋能、资源赋能,是中国中化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提供土壤检测、品种规划、农机服务、品质订单、金融服务等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有关负责人刘剑波介绍,截至2020年末,该方案已在13个省份的64个县实现复制推广,联农带农约84.5万户,助农增收超过4亿元。中国移动依托现有成熟高效的“1+3+X”体系框架,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优势,将“网络+”扶贫模式全面升级为“网络+”乡村振兴新模式,完成“巩固脱贫成果、建设数智乡村”两大任务。国家电网聚焦乡村建设行动,“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7552亿元,进一步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加快传统农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华侨城集团聚焦主责主业,通过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华侨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华侨城建设和运营成都安仁南岸美村、三亚中廖村、昆明呈贡乌龙古渔村等近30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所形成的开放式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4000万人次。

人才振兴 建设活力乡村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乡村振兴更是如此。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乡村“人”的作用,释放“人”的主体力量。2022年,中国电信针对乡村振兴带头人、技术人才,组织开展特色种养殖技术、电商运营等100多期专业技术应用类培训,累计培训基层干部2万人次、乡村振兴带头人和技术人员3.5万人次,帮助脱贫群众进一步提高就业技能。为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中国电信实施“百村千人电信兼职信息员”就业帮扶计划,累计帮助100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

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如果说人才的“引进”更多的是由政府行为来主导,那么人才“培养”的使命就成为各个央企人才振兴大局中的关键一环。中国铁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用好、留好乡土人才,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在这一整体思路的引领下,中铁十四局先后出资20万元,联合县委组织部培训143名驻村干部,提高能力素质,带动村民致富;资助县教体科局对65名优秀幼儿教师开展技能培训。中铁十七局重黔铁路项目吸纳当地20余名彝族工人组成“团结班组”,实行汉彝一对一“导师带徒”。中铁二十一局工地学校采取“重点辅导、个别解惑、共同提高”的方式,帮助甘肃省康乐县322名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人才要振兴,教育应先行。中国五矿针对定点帮扶县——云南省镇雄县脱贫人口数量多、教育基础薄弱、管理经验缺乏、财政困难等现实问题,累计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开展各类特色帮扶项目,把教育作为帮扶的重点领域,帮助引进澳洲魏基成基金向聋哑儿童捐赠助听器,资助花山乡和木卓镇困难大学生就学,投入1100万元帮助建设旧府街道酒房小学学生宿舍楼,助力镇雄县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一跃成为云南省知名的教育强县。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央企在人才振兴中,要特别重视特困家庭的教育问题,如果忽略了这一群体的基本需求,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难以改变乡村整体的精神风貌。中储粮集团深谙此道,聚焦群众子女上学难,在扶贫解困上下功夫。为帮助因病致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中储粮集团近些年来筹集“救急难”专项资金174万元,救助困难家庭55户。同时,中储粮集团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开展助学助困行动,累计争取社会帮扶资金130万元,为405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为黑龙江省兰西县残障贫困群众购置轮椅259台,解决特殊群众生活难问题。如今,中储粮帮助渡过难关的家庭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顺利完成学业的学子们也已陆续踏上新征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

文化振兴 建设文明乡村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做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对此,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认为,中国电信要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加大优质高效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照这一整体思路,中国电信积极利用数字乡村平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通过5G、AI和VR等技术助力,积极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丰富精神文明。厦门电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搭建起“云上乡镇”平台,高效解决了渐美村党支部所存在的信息化手段单一、人员管理难等问题。据记者了解,中国电信近些年来先后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167场次,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316场次,充分发挥文化广场、电影院等载体作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我们在外面打工,家里的房子一把锁锁了,什么也管不了。今年五矿给我们改造人居环境,我在微信中看到了图片,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房子!”外出务工的王忠文刚回到家,难掩其激动的心情,一个劲儿地摇头,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文明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近些年来,中国五矿投入近400万元,在贵州省沿河县新景镇长依村开展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帮助村民将过去破旧的住宅修缮为极具当地传统建筑特色的崭新民居,点滴变化日积月累终于成为生动的美景。多年来,中国五矿重点推进帮扶地区道路硬化亮化、环境改造等一批村民所盼所急的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品质和文化生活均得以明显改善。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等 6 单位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区域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山西省河曲县是保利集团的定点扶贫帮扶县,多年来,保利集团就河曲教育、文化艺术等多个项目进行了帮扶,助力河曲脱贫攻坚。保利集团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文化保利·润泽乡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据记者了解,保利剧院公司作为保利集团所属保利文化旗下的重要业务板块,积极参与保利“曲艺润情”活动,精心筛选并组织两场独具特色的文化演出项目送戏下乡,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展现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几千年前,陶渊明对于田园生活的生动描绘,也成为国人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好想象。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

中国铁建的总体思路是结合本地风土文化、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美起来,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青山如黛、水平如镜,环线公路沿湖盘绕,将山水建筑串联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四川省蓬溪县美丽乡村路项目,为服务蓬溪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提供了重要保障。中铁十一局邵庄子村整治提升工程是雄安新区首个淀中村整治提升项目,该项目对白洋淀的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白洋淀旅游产业提升。

国家电投将自身产业优势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革命。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国家电投安徽分公司于2020年10月在小岗村签订美丽乡村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项目依托小岗村现有资源(太阳能、地热、水源、秸秆等),以农村能源革命和数字化发展为驱动力,以生态能源、智慧设施、绿色产业为主要途径,打造生态小岗、智慧小岗、幸福小岗、实力小岗,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标杆。据相关负责人称,项目建成后,小岗村将实现100%清洁能源消费和供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100%,建成“零碳乡村”,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美丽乡村+智慧能源鲜活样板。

将央企的“双碳”战略和生态振兴结合在一起,是中林集团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一大亮点。“2021年以来,中林集团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双碳’战略的有利时机,创新发展路径,以‘双碳’平台为支撑,通过大规模引入权益性资本、大规模引入稀缺性资源、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先进高端人才等手段,践行乡村振兴。” 中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了解,中林集团在重庆、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十余省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逾1.5亿亩,已完成意向签约超8000万亩,未来将为国家经营管理4.5亿亩林、草地资源,年贡献5亿吨森林碳汇,形成足量的林业碳汇储备。此外,中林集团还积极复制和推广“千岛湖模式”,实施“百湖”工程,开发水域包括山东东平湖、湖北富水湖、赤壁陆水湖、吉林月亮湖、新疆赛里木湖等,面积超过1800平方公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乡村就一帧帧地铺开清新俊逸的画卷,春日下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在建设中的南江华润希望乡村项目吹响复工“集结号”,现场近百名工人在各自岗位辛勤地劳作。据了解,南江华润希望乡村项目位于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4组,是华润集团在全国捐建的第12座小镇。华润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包括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红军足迹学习馆、希望茶庄、村史馆、村民活动中心以及配套建设相关市政管网、市政道路、强弱电改造、园林景观工程等。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当地乡村人居环境,丰富村集体产业结构,提升村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组织振兴 建设法治乡村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的,中国建筑出资150万元实施南山村综合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中国建筑指派中海集团、中建二局等4家子企业与康乐县7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各单位分别制定了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广泛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助力组织振兴。大力支持康乐县疫情防控,中海集团、中建二局、中建五局、中建上海院等多家单位纷纷伸出援手,为康乐县捐资捐物,挂职干部直接参与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建筑与康乐县31万名群众一起,同坚守、共奋战,凝聚合力,共克时艰,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建助力,共建乡村振兴品牌。中国石化以深化企地党建共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丰富、基础扎实的优势,强化务实合作,着力打造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具有石化特色的企地党建共建乡村振兴品牌。正如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所说:“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央企特点、石化特色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石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支部组织生活联办、班子建设联建、对标争创联抓“三联”活动,完善企地党校间深度合作机制,不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通过结对共建,不断织密建强农村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党组织,提升支部战斗力,从而在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王敏表示。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实施党支部共建、村“两委”班子素质提升、结对帮扶、志愿扶贫等4项工程,总部支部、子分公司各级党组织与对口扶贫的9个县55个重点贫困村结对共建,252名党员干部与252户贫困群众“结亲”,走出一条以党建扶贫为引领,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等“输血”“造血”协同发力的脱贫攻坚新路径,为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保障。

本刊记者 谭峰 《国资报告》杂志2023年第5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