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信任我,既然当了这个村干部,就要干出一点名堂。”在宜君县偏桥村,村里无论谁家有事,他都“冲锋在前”,通过他不断的努力,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体村民幸福指数得到大幅度提升,连续三届被选为偏桥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家对他最大的认可。他就是片偏桥村党支部书记马军利,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眼下正是春耕的重要时节,这两天正忙着走访村民,动员他们发展新产业。”春意融融、绿意萌动,记者见到马军利时,他刚给村民宣传完新政策,正在村委会准备新资料。1972年出生的他当过兵、经过商,因为人忠厚天生一副热心肠,连续三届被村民推选为村书记。

养猪致富的故事_生猪养殖致富故事_致富生猪养殖故事简介

身怀3元外出打拼,一年时间还清外债

“小时候调皮,上到初中就辍学回家了,大哥让我去当兵,想锻炼一下我,当时部队上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但真的很锻炼人,所以造就了我肯吃苦、不放弃的性格。”马军利说到,退役回到家后因为没有学历还要生活养家,巨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无奈之下我只能跟着大人建窑洞,往出担土,一天下来全身酸痛,腰都直不起来,没有叫苦就是工资太少。”马军利讲述到,没办法他只能外出闯荡。“我本来是五里镇人,因为偏桥村临近210国道,想着机会多,就来到这里发展,出来的时候身上只有3块钱,还带着媳妇、孩子临时租住村委会房子卖蛋糕,虽然起早贪黑但时间不长蛋糕店倒闭了,还欠了好多外债。”讲起当时的经历,记者看到这个满脸黑呦的汉子眼中充满了辛酸。好在命运并没有就此捉弄他,在一次和朋友聊天时,他又找到了机会,“因为偏桥村临近210国道,是黄陵和铜川之间的桥梁,这两地煤炭发达,搞运输肯定没问题,所以他贷款买了二手小货车开始了司机生涯。”马军利说,煤炭旺季时他一个人连夜跑,淡季时他就收粮贩卖,基本全年无休,就因为他吃苦耐劳,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还清了外债,还略有积蓄。

“辜负老支书重托”担任村干部却被村民误会

“我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后,就想着为村里做点事,刚好当时的老支书年龄大了希望我接过他的重担,就推选我做村书记。”马军利告诉记者,被推选为村支书后,他想先发展村经济,但村委账上没有钱,他看到属于村集体的房子破旧属于危房,就把房子卖了筹集资金,但被村民误会。“想要发展就需要钱,但当时村上没钱,刚好那房子已经成为了危房,没人住,我和其他干部商量后就把房子卖了,想着发展经济产业,但村民不理解,觉得我给自己捞钱,把我告了,我就被撤职了。”马军利说,当时他感到了委屈,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被村民误会,好在大多数人理解他,时间久了他慢慢就想开了,虽然被撤职不再担任村干部,但每当村里有事他总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致富生猪养殖故事简介_养猪致富的故事_生猪养殖致富故事

再次受命,自掏腰包助力村集体经济起步发展

2010年前后村里进行换届选举,马军利因为为人忠厚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时,村里的道路也坑坑洼洼,尤其雨季更是泥泞难走。”面对这些问题,马军利没有打退堂鼓。他说:“既然来到村里就要干出点样子,让村民信任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跑资金、跑项目,在老战友的资助下,得到28万元的项目投资,为村上硬化了一条宽3.5米、长650米的生产路,为村民生产生活解决了难题。“路修好了,但每逢雨季村民的住房安全又成了问题,白天带着村干部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察看汛情,晚上还要坚持巡防,守护群众的安危。”马军利说,在村民心里,他就是24小时、365天在村口“站岗”的卫士,最后在政府的项目支持下进行了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的开工让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生猪养殖致富故事_养猪致富的故事_致富生猪养殖故事简介

无论何时何地,他心里总是惦记着偏桥村的村民。“有时外出,路过其他村庄,他总会停车下来看看庄稼长势,听听谁家有好的做法,将优秀的经验带回来,和村民交流分享,同时面对失败的教训进行自查反思,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马军利说,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开着自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带着生病的、办事的、需要帮助的村民,来回往返镇村为他们提供帮助。“我们这书记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给我村立了不少功劳,修生产路,发展村里产业,环境越来越好,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陈有坤说。

养猪致富的故事_致富生猪养殖故事简介_生猪养殖致富故事

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马军利还带头组织并建立了偏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一个联合社,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他想到了建养猪场,但村里没有钱,他就自己掏腰包垫资进行土地流转。“当时账上没钱,但村里经济还要发展,没办法我就自己拿了6000多块钱,先进行土地流转和前期开工。”马军利说,随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3月建成了年出栏1200头生猪的养殖小区,当年8月运营,通过前四批次生猪出栏售卖,年收入达到50-60万,“2020年初,扩展为年出栏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年收入达到了150万,目前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115户322人增收致富。”马军利给记者介绍到。“去年我们村每人分红300多元,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和他搭班子为村里谋发展让我收获良多,马书记身上不服输的劲头更是值得我学习。”偏桥村第一书记姜俊海告诉记者。

“我们村除了养猪场还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加工,现在已经投入运营,正免费给村民使用。不久久能产生效益,后面我还准备大力发展山地苹果,尽可能让我村的产业多元化,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谈及以后的发展马军利给记者介绍到。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张志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