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中心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渔农增收为目标,坚持渔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广生态、健康、高效的科学养殖技术,在确保秋浦花鳜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稻渔(虾)、甲鱼(鳖)等特色养殖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区渔业经济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省渔业十强县行列,居池州市第一位。

一、主要成效

(一)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值稳步增长

2021年,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总产量预计6.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左右;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值预计18亿元(含种蚌劳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左右。

(二)秋浦花鳜产业提升工程初见成效

今年,我区以秋浦花鳜为主的鳜鱼养殖面积快速增长,其中池塘精养殖(含配套饵料鱼养殖)面积达8657亩(63户);预计全年鳜鱼商品鱼总产量超3000吨。在中心的积极支持下,池州市鹤湖山庄公司引进资金开发的“鹤湖”牌臭鳜鱼、黄精鳜鱼、酱香鳜鱼等系列产品,已经面向市场销售,年加工量约300吨。10月份,池州市贵池区水产技术服务站申报的“秋浦花鳜”入选安徽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统一部署,我区于2021年7月份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基本完成1130户对象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

(四)国家级示范区通过市级初审

我区积极组织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国家级鳜鱼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示范工作,基本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已经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上报农业农村部待批。

(五)节能减排减污整改百日攻坚行动有序推进

专项行动共排查市级交办问题6件,已完成方案设计工作,整改工作持续推进中。市交办的《贵池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清单》,涉及我区水产养殖排污口核查整治共56个,已全部完成市级验收。安徽天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杏花村省级湿地公园保育区进行人工养殖整改问题整改工作正按照整改方案有序推进。

(六)长江刀鲚保护区规划调整工作积极推进

已经对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无锡),开展调整刀鲚保护区规划工作。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多次到安庆协商拟调整后的核心区范围。淡水渔业中心(无锡)已多次在保护区水域开展水质、渔业资源、鱼类资源调查。规划调整方案本月底完成,然后按程序由市政府报省农业农村厅初审,报长江办审批通过。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心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以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抓手,结合实际,深化党员思想引领,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推进鳜鱼、稻渔综合种养等产业发展。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做实基层基础等措施,不断在高水平上谋求贵池渔业发展,在高起点上续写贵池渔业新篇章。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我们坚持以“正风气、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活动,促进了机关作风、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和提高,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把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学、问、答、交流讨论等有效形式,使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局学习气氛浓厚,学习型机关初步形成。

二是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三是落实《信访条例》规定和信访责任制,及时接待、办理来信来访,做到各类信访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是认真开展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全体职工踊跃捐款,用实际行动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

(二)强化技术合作与培训,提升水产科技含量

一方面,中心通过实施强化技术培训、聘请专家授课、赴外学习取经和推广先进技术等举措,以及组织水产技术人员电话咨询与实地咨询相结合等方式,随时向渔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中心积极推动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池州一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安徽润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省内外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通过科技合作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我区渔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推动全区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充分发挥珠江水产研究所在人才、科技、成果、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贵池区在政策支持、渔业资源和鳜鱼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在鳜鱼苗种规模化培育、健康养殖示范、病害防控、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全区鳜鱼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狠抓节能减排减污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节能减排减污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中心制定并印发《贵池区秋浦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排查整治工作专班。一是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依托秋浦河禁渔联合执法基地,对秋浦河国家级水生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常态化巡查排查,目前共出动车船50余次,执法人员120余人次。二是针对安徽天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杏花村省级湿地公园保育区进行人工养殖问题,会同区农业农村局、涓桥镇、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等单位,坚持行政执法和协商谈判同步推进,责令安徽天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立即停止渔业人工养殖,限期拆除养殖实施,确保2022年天生圩退出人工养殖,恢复自然生态。三是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验收销号。目前,中心负责的长江入河排污口区级预验收56个,已完成56个;上报市级验收56个,完成市级验收56个。四是结合全区第一次水产养殖种植资源调查,在资源入户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各镇街养殖主体养殖用药、尾水排放进行摸排、安排第三方检测,实施达标排放。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与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单位密切配合,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生产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养殖基地投入品、渔业水域环境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邀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专家授课,督促养殖单位(个人)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三项纪录”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相对薄弱

贵池区是全省传统的水产大县,但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而且缺少渔技推广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担当全区渔技推广重任;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产站)机构不健全,“三权”下放到镇街后,部分水产技术人员转岗从事办公室、财政、妇联、民政等其它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二)渔业产业化水平低

我区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与广东、湖北等水产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水产品加工刚刚起步,花色品种不多,增值能力有限;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大型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且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养殖面积减少和禁捕退养持续影响渔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省级自然(湿地、水产种质资源)等保护区水域的退养,加上饮用水源地、水库、非农化等禁限养区范围限制,我区渔业生产受到持续影响。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包括升金湖下湖、唐田湖、董冲湖、和平湖、蛟口湖、姥山湖、唐田圩、吴田圩等面积近6万亩,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包括十八索、双丰圩等面积近1.3万亩,秋浦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杏花村省级湿地公园保育区核心区天生湖面积0.8万亩,池州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平天湖面积1.1万亩等,先后退出人工养殖,我区自然水域人工可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

四、2022年渔业工作安排

针对以上问题,我中心采取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配合饲料养鱼、推广新技术模式等方法,达到增加水产养殖面积、提高水产养殖单产水平的目标。

(一)推进鳜鱼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市里下达的任务,制定行动方案,确保2022年新建秋浦花鳜苗种繁育基地面积200亩,全区鳜鱼商品鱼池塘养殖面积达超1万亩,鳜鱼年产量超5000吨。从2022年起,每年10-11月举办一次“秋浦花鳜文化节暨鳜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扩大池州鳜鱼品牌影响力。运用项目资金引导鳜鱼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等各级财政资金,会同区财政局等部门认真做好鳜鱼养殖、加工的产业奖补工作。

(二)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升工程

进一步实施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一是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每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万亩;二是创新养殖模式。适时举办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竞赛,总结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全区推广,确保养殖户创收增效;三是探索更多养殖品种,积极探索稻鳖、稻蟹、稻(淡水澳龙)虾等新技术,让稻田养殖成为养殖户创收的新路径;四是进一步发展小龙虾交易市场,推动小龙虾深加工产业发展。

(三)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

按照“四带一自”模式抓好渔业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突出支持贫困村和边缘村的稻渔综合种养、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等特色水产养殖,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群倾斜,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鼓励支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对接帮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强涉水生态环保问题监管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抓好现有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总结前期长江入河排污口治理经验,坚持举一反三、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上下联动"的要求,不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二是全域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积极对接水产院校、科研院所,在养殖尾水治理、健康养殖模式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采取规模养殖场自治和散户连片治理等形式,确定与养殖面积相适应的尾水处理设施面积,因地制宜开展养殖尾水原位修复和异位治理相结合的生态内循环处理模式,达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贵池段农业(水产)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确保2022年底前,全区16个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区农业农村局已经完成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工作)竣工验收。

(五)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一是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高标准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池塘健康养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二是强化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继续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违法用药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将“渔用非药品”纳入兽药管理监管,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三是注重质量监督,搞好质量认证。突出抓好秋浦花鳜、小龙虾、甲鱼等主导产品的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加强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争每年新增无公害、绿色产品或有机食品1-2个。

(六)大力发展水产品冷链加工

水产品加工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还带动服务业发展,并在增加就业、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电商、物流也伴随形成,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重点开发鳜鱼加工,积极引进企业开发以鲜食鳜鱼、茶香鳜鱼、臭鳜鱼、鳜鱼休闲食品等为主的系列产品,面向北京、上海等重点地区,定向开发适合当地人口味的鳜鱼产品。依托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鳜鱼交易市场,配套建设物流和冷链基地。

(七)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

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水产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名、特、优品种养殖及鱼病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强化渔业病害测报,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八)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按照农业农村部(农渔发〔2021〕1号)文件要求,重点抓好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的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规范准确养殖用药,未经批准的不得使用;二是强化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管理,进一步健全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全方位加大日常检查力度;三是试行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对发现养殖者使用白名单以外投入品养殖食用水产养殖动物的,依法、依职能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进一步畅通群众和企业对各类违纪违规行为的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充分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十)深入开展平安贵池建设活动

贯彻落实《贵池区关于深入开展平安贵池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努力做到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法治环境公正高效,全面完成平安建设的年度总目标。

(十一)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群众工作,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服务群众,大力提高群众的满意率、认可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文明机关

以文明创建为总揽,全面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广泛宣传文明创建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以点带面,扩大文明创建工作的影响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