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 阳光拨开云层,洒在东川区汤丹镇近千亩的果园里,一个个白里透红的果子压弯了枝,这是勤劳的望厂村村民腊月里种下的希望。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白花桃熟,满山清香。在果园里忙着摘桃、装筐的是种植带头人张涛,236亩桃树预计产值达20万元。林中、树下,村民们收获的笑脸如桃花灿烂。

发展产业“桃”出甜蜜果

“望厂桃,六月熟,圆形果,汁清香,味甘甜。”望厂村是汤丹镇的花果山,一年四季桃梨飘香,这里的白花桃久负盛名。白花桃个大,需要两只手捧着吃,香气浓郁,肉质白如玉。初熟时肉质脆硬、爽口鲜甜,熟透后皮薄易剥、桃汁浓郁、软糯可口。

望厂白花桃早在1997年就已经被培育出来,但因为种植零散、不成规模,加上外销困难等原因,种植面积不大,村民积极性不高。

随着一项项脱贫产业的实施,白花桃成了村里的致富产业。村民郑美平开着小车从城区回到村里,这是一天中的第二趟往返。他介绍,桃子摘下来到入口的时间越短味道就越好,所以每次只摘100公斤,每天得跑两三趟。郑美平边说边把碗大的白花桃装至礼品盒内。“品相好的桃子,每公斤可卖到20元,品相差点的也可以卖15元至18元。10多年前,村里人陆续种上了白花桃,我也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开始种桃,流转了几户外出打工农户的土地,加上自己家的一共有50亩。”郑美平说。

成立昆明振涛农业有限公司后,张涛更加忙碌了,公司流转了236亩土地专门种植白花桃。他介绍,公司统一提供籽种、化肥给种植户,并进行种植培训,桃子成熟后按当年市场价收购,15吨桃子仅在东川当地就可售罄。“如果以后电商做起来销路打开了,就流转更多土地来搞种植,让白花桃真正成为大家的‘致富桃’。”张涛兴奋地说。

近年来,望厂村以“赏千亩桃花、品美味桃子”为亮点,重点围绕“桃”产业打造特色附加产品,逐步形成“农户+合作社+商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政策扶持+经营培训+技能提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特色之路。

电商开路“桃”出好日子

在东川区铜都街道小牛厂村的300亩红桃园里,色泽红润的桃子挂满枝头,一阵阵香味飘来让人垂涎三尺。早熟的红桃表面亮滑透红,吃起来肉甜、脆爽、水分多,深受顾客青睐。

“我种了120亩,这里的水果都是用农家肥施肥,所以果子口感好。”种植户马骁楠介绍,今年他家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网上销售订单大幅增加,桃子发往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小牛厂村种植的300亩红桃今年产量增加,预计可达40吨,红桃的采摘期也将持续到6月底,今年红桃价格大幅提高,通过网上销售发往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长沙等城市。

小牛厂村党总支书记袁兴平介绍,村里栽种红桃已有10年,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自愿种植等形式,参与水果种植“产、运、销”全过程。如今,小牛厂村可谓是一年四季水果采摘不断,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阿旺镇岩头村冬桃搭乘电商快车销往省外,销量每周都在上涨。

据了解,阿旺镇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市场+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扶持产业致富带头人。东川区茂盛冬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邵星文是冬桃的种植带头人,他栽种的400多亩冬桃去年收入达110万元。

如今,岩头村冬桃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000多亩,产值达5000万元,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致富村”。“转变思路才能更好发展,电商已经是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邵星文表示,以后将继续进行电商销售,让更多外省人品尝到岩头村的好桃子。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星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