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职业是自己的爱好、同事是身边的亲人,每日与锦鲤为伴……这令人艳羡的生活,是长沙人柳国军的人生。
2000年开始养殖锦鲤,二十多年来,柳国军一家9口不仅分工明确,还从未闹过矛盾。如今,他们将锦鲤基地扩建至350余亩,年销售额也达到了1400万。 5月31日,柳国军向记者讲起了他的快意人生。
(柳国军养殖基地一隅 受访者供图)
爱锦鲤 他把爱好作为了自己的事业
白色的是珍珠、彩色的是蝶尾、鱼尾大些的是孔雀……说起位于长沙市黄花镇养殖场内的锦鲤,47岁的柳国军如数家珍。每一条活跃在鱼池中的锦鲤都是柳国军一家的心血。在这350余亩养殖基地中,活跃着十几种品种的锦鲤。
不同于普通鱼类,锦鲤被称为“会游泳的艺术品”,而这种既有观赏性又有好寓意的鱼类,早在多年前就深深地吸引着柳国军。
“我是在外打工的时候爱上锦鲤的。”只有小学文化的柳国军,早早地便选择去了外地打工。工作疲倦之时,他总是喜欢去附近的公园闲逛。每每看见公园池塘内的锦鲤,他都会忍不住驻足许久。颜色鲜艳、姿态优美,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锦鲤似乎有着一种魔力,治愈着疲倦的柳国军。
1997年,柳国军做了人生中最勇敢的决定,他辞去了工作,专心学起了锦鲤养殖。“当时我就想,我要是养这个,我肯定可以养好。”2000年,他回到了家乡,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锦鲤事业。
爱家人 他带着家人共同养殖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觉得这种观赏鱼能赚什么钱。”柳国军说,在大家的不解声中,家人成为了他最坚实的靠山。没有解释,没有前景憧憬,也没有职业规划。在柳国军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弟弟主动辞职决定来全力辅助他。不仅是弟弟,妻子、弟媳、父母,家中几乎所有成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站在柳国军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他的锦鲤事业。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没有销路的柳国军收益甚微。为了减少成本,他几乎事事亲为。2004年,为了提高锦鲤的存活率,他总是会在凌晨三点骑车去渔场杀虫。没有路灯、地面湿滑,一天凌晨夜晚,柳国军从车上重重摔下,导致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
“那是家里人唯一一次劝我放弃。”骨子里有股倔劲儿的柳国军并未被打败,反而更加积极地去开拓市场,引进更多新品种。随着知名度的打响,他养殖的锦鲤不仅被卖到了全国各地,他还在养殖基地中建起了研学基地。而全家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
柳国军负责总体大局、弟弟负责渔场管理和维护、弟媳负责批发销售、妻子与父母则负责后勤保障,就连自己与弟弟的孩子们也加入到了养殖队伍中。“虽然他们年纪都比较小,但每次只要不上学,都会来渔场帮忙。”如今,柳国军渔场的年销售额已达1400万。
“接下来,我们计划扩建场地,带动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锦鲤养殖。”带着全家人致富了的柳国军,未来还想带着家乡人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