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好心人# #暖心社工在身边#
“平贵赶马在城南,遇见老公把信传。三姐不在寒窑院, 王家坡前把菜揪。正引走来抬头看,许多妇人将菜揪。掰鞍列凳下战马,问人先要理当先……”
“不对不对,你这调调不对……”
看着屋子里老人们唱着秧歌小曲,笑着闹着,一股暖流涌上景利忠@智者胖娃 心头。他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着,嘴角不自觉上扬。
走到屋外,景利忠抬头望去,即使看了不知多少遍,他依旧被远处广阔又寂静的景色迷住。连绵的麦积山常年被迷雾笼罩,令人神往。高耸的针叶林,为绵延山色增添了些许朗润。这里的海拔约为1800米,山间还常有落雪。
再瞧近处,橙红色的夕阳余晖洒满了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小孩子放学后在门前追跑嬉戏,耳边传来了几声犬吠。
五年来,常驻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的景利忠似乎早已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里,他享受着那些和村子里老人们相处的日日夜夜。
麦积区麦积镇的村落
建设“明星村”
因对大自然的纯粹和广袤抱有着深深的向往,2011年7月,大学一毕业的景利忠便跟随老师加入甘肃省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开始了甘肃南部自然环境保护和大熊猫保护区野外保护技能能力建设工作。
期间,景利忠主要负责大熊猫数据监测,此外,野外技能培训也是他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天然林改造工程中,伐木工人摇身一变成为“森林保护者”,“他们缺乏野外保护技能和专业储备,我会和他们交流怎么看等高线地图呀,分辨动物痕迹呀,认识新物种……”
麦积山景色
一段时间后,景利忠和老师逐渐发现人为是对野生动物最大的干扰,当地居民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最大的破坏者,可老百姓毕竟要“靠山吃山”,怎么可能不以老百姓受益为目的来开展环境保护呢?
于是,在继续探寻环保问题化解办法的道路上,景利忠把眼光瞄准了当地居民,以期从环保角度帮助当地村民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自己也是甘肃人,会西北地区的方言,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懂得怎么和村子的老人们相处。” 景利忠笑着说。很快,憨厚朴实的景利忠凭借着地缘优势和亲切耐心的工作态度,迅速取得了老人们的信任,成为了老人家眼中的“小景”和“胖娃”。
“老人家喜欢用塑料垃圾烧炕,我们会在村子里做一些垃圾分类的推广;农村里大家烧柴火,用柴火灶冒出来的浓烟对环境有污染,对身体也有害处呀,推广节柴灶还是很有必要的……”没有生硬地推广环保项目,景利忠在和老人们的朝夕相处中,将环保观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
生活中的景利忠
“他们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子女的孩子也多在城镇里读书,甚至大爷们的老伴也去城镇里帮忙看孩子。”相处久了,他发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面临着环保这一关卡。
近年来,在一项项惠农的政策加持下,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民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相较于大城市的繁华,我更喜欢农村的人和事。”面对着因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的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的状况,看着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孤零零地“留”了下来,对农村有着天然亲切感的景利忠想做些什么。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农村如何实现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呢? ”结合实地调研和专业学习,2017年,环境保育协会针对当下当地农村发展的现状,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 “农村互助养老”公益项目项目应运而生。
“可保护区外围的农村那么大,需要发展的村子那么多,社会组织又那么的弱小,社会组织对一个或几个村子的推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和现状。”考虑到自己的努力也许是杯水车薪,景利忠决定转变思路。
“社会组织推动农村发展的价值,在于探寻一些农村发展的途径,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让推动和关注农村发展的组织、学者等,看到实现农村善治的路径和成效。”基于此,他决定从“点”出发,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一个村子上,深入打造“明星村”,使其产生示范作用。
卧虎村是项目的首个示范村,卧虎村老年协会也是项目培育的第一个村级老年协会。从当年起,景利忠也从环保领域的工作中重点转到麦积镇卧虎村农村综合治理的社会工作中来。
“人多了吃啥饭都香”
民以食为天。先从“吃饭”这个大问题入手。“我们这边传统夫妻分工影响下,一般老太太做饭多,老爷爷就等着吃,有些老人的老伴去世了,还有老伴去城镇里看孙子孙女了,他们就天天吃泡面,胃都被吃坏了!”
景利忠为老年协会链接社会爱心资源,每周一到周五,协会针对村子里做饭困难和经济困难的老人群体开设“爸妈”食堂,目前已为村庄50位困境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并平稳运行20个月。
老人们在食堂吃免费午饭
“其实老人们吃顿饭肯定是能吃上的,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还有老年人的社交问题。”年纪大了,老人们也不经常到处串门,在食堂里,看着许久没见的老朋友,老人们都很激动。
“他们年轻时吃过集体大锅饭,如今大家一块吃,就是比自己在家里吃着香!”期间,老人们还会拉拉家常,聊起旧日时光,午饭后,打打牌,下下棋。在外的子女们了解到自己的父母“好好吃饭”,也放下心来。
“正月里什么花人人爱戴,什么人独树树送上学来……”平日里,老年协会也会组织娱乐活动。秦腔、秧歌小曲,老人们没事就哼哼几句。《三娘教子》《进状元》《十里亭》等,老人们清澈加护得心应手,个个一展歌喉。
除了“吃喝玩乐”,身体健康也丝毫不能放松。协会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讲座20余次,组织老年人到医院体检3次,为87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持续进行健康监测。
老人在免费食堂开心地吃饭
年增收近3万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推行,可能田地里刚种了玉米,野猪就在田地里给窜没了。”想到“霸道”的野猪,也想到老人们年事已高,景利忠认为发展“庭院经济”似乎更加合适。
怎么给老人们多一条谋生路?怎么帮助老人增收?
此前,曾有企业在卧虎村建立养蜂基地,考虑到当地有养蜂基础,加之国家利农政策的支持,景利忠想到了带领老人们养蜂。
老年协会的刘会长是个闲不住的老先生,从退休后就从事养蜂事业,并取得了可观的收益。“看着土专家做成功了,我们再去号召,大家就更积极了。”目前,卧虎村已有30余位老年人参与到养蜂中,家庭年收入增长2-3万元。
参与养蜂的老人
“咋给孩子打个电话?”
“这一圈一圈一圈,相当于我往水面扔了一个石头一样,漩涡一圈一圈一圈的。”在活动室里,景利忠指着投影仪上“WIFI”的图标介绍着。
这是景利忠为村子里老人开设“智慧手机”课堂的一幕。考虑到不少老人是“文盲”,他使用图标识记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和使用智能手机。
他对着PPT,跟老人们耐心讲解着手机图标及对应的功能:“你看这个图标,像不像一个手电?”
“挂挡的!”“好像是汽车盘。”他再指着手机的“设置功能”图标,老人们回答着。
等教会老人后,他还会像中学里检查学生默写的老师一般,说着功能名称,请老人们在纸张上画出来。
村子里的老人们如今也紧跟潮流使用起来了智能手机,可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看天气预报?”“这个照片怎么拍?”“咋给孩子打个电话?”“你怎么还发过来了一个‘小猫’?”“……”看着老人们用又厚又长的指甲反复点击屏幕无果,还“吐槽”着“我这手机不太行啊,怎么都点不上”,景利忠被逗得哈哈大笑。
于是,他决定开班培训。针对老人们的情感和沟通需求,他主要教给老人们如何使用微信拨打视频和语言电话。接通视频的那一刻,他看到了老人们发自内心的兴奋,也看到了他们子女的震惊和欣喜:“平日里我们打电话,他们都不会接,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主动打过来。”
老人和景利忠拨通视频电话
550位老年人受益
谈及“农村互助养老”公益项目里的“互助“二字,景利忠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解释着:“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我们的目的是逐渐让老人们在受到帮助之后,实现自助,尤其是年轻一些的老人,甚至实现助他。”景利忠希望此养老项目真正能为当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助力,让村里更多生活困境的老年人能够食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至今,卧虎村的老年协会已孵化五年时间,协会都是由村民组成,老年人为主,青年人为辅。而该公益项目也从最开始的发展一个“明星村”推广到甘肃省的5个村庄,已有550位老年人受益。
公益项目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老人走出家门,乡间小道上遇到熟人用方言招呼着。打打闹闹,笑不拢嘴,成了他们的常态。“心力大于精力”,这是村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心态好了,生活就有乐趣喽!都这把年纪,哪里也不去,哪里也去不了了,能乐趣一天就是一天。”卧虎村老年协会刘会长说。
不知不觉,和老人们朝夕相处已有五年的光景。“坚持谈不上,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算坚持,可我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开心地很!”这里没有被社会的浮躁浸染,这些低头不见抬头的“叔叔”“大爷”们,似乎并不仅仅是他的工作和服务对象。
“跟老人待久了,会让你忘记一些东西,变得很纯粹简单。”景利忠享受着这种恬静安详生活的同时,也从老人们身上学习了许多,比如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久经风霜后沉淀下的人生智慧。
景利忠和老人在一起
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驳地洒落在草地上,大片云朵舒卷,牛儿专心地吃着鲜草,他和老人们坐在树下,一丝丝凉风扑面袭来,耳边传来阵阵清脆的铃铛声响……
接下来的十年,他想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他想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他还想和老人的狗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