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小蔓: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 我非常高兴能够出席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研讨,大家知道, 我们羽绒行业是鹅鸭工程的副产品,所以也跟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的羽绒工业发展的历史应该说有上百年,产品出口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国内羽绒制品的普及是从八十年代初刚刚兴起。
从出口方面来说,目前中国是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的生产国、出口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2011年我国出口创汇达32亿美元,同期相比增长了42%。其中出口羽毛是3.3万吨,羽绒品具6.5万吨,羽绒服6774万件,我们占据了国际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虽然我们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很小,是鸭毛鹅毛,但是我们有话语权,我们能飞上天,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我国的主要出口地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羽绒及制品是我们行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从内销市场来看,羽绒服市场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大面包服,向现在时尚化、运动化和休闲化方向发展。一到冬季人们就关注我们的产品,尤其是今年老天爷比较给力,羽绒服市场出现了火爆的现象。据我们统计,市场近期销售普遍增长了30%以上,应该说今年是个好年景,因为我们也是靠天吃饭的产品。
羽绒寝具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进口羽绒寝具95%是中国制造。我们生产的羽绒寝具90%都是出口,内销市场现在还是凤毛麟角,最近四五年有些品牌刚刚开始在做,应该说普及率很低不足5%,而日本羽绒寝具市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20%。所以羽绒寝具市场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看好的市场,也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我们的羽绒产业是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富民产业。我们属于鹅、鸭工程的副产品。羽绒这个产业在中国是有产业聚集的现象。目前在中国的萧山,广东的吴川,广西的贵港,河南的台前,以及安徽的六安和桐城,这些都是我们命名的“中国羽绒之乡”,尤其是萧山是“中国羽绒之都”,因为那里聚集着近三百多家大大小小的羽绒加工厂,而且萧山的羽毛原料出口占到了中国出口市场的45%。所以,羽绒产业聚集现象在我国非常显现。很多企业都是从羽毛加工到羽绒制品的加工发展起来,有些企业也开始延伸了产业链。比如说安徽鸿润集团也养鸭,他们采取工厂加农户的生产方式。还有广东的阳江羽威集团,他们是从羽毛加工开始生产,到羽绒制品的生产,同时还搞白鹅的养殖,效果很好。这个产业链拉的越长越具效应。
我们羽绒是鹅鸭工程的下游产业,是一个分支。我们的羽毛是依赖于鹅鸭养殖的副产品。养殖的越多,宰杀的越多,我们羽绒的产量也就越高。所以我们的原料资源并不是说市场好了就可以多生产,不是这个概念。我们特别希望我们的上游产业,就是说鹅鸭养殖能增加养殖量和屠宰量。2010年初,白鸭按国标90%算的话,是135元一公斤,这个月我问了一下,现在已经达到300元一公斤了,白鹅毛就更离谱了,现在已经涨到每公斤800元钱。这倒不是说我们市场的用量多了,而是养殖量下降了。所以,我希望呼吁这些地方的领导,能够支持鹅鸭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鼓励农民养殖。同时多建立一些鹅鸭肉的加工厂,把这个产业链拉长。比如说鸭绒的价值仅仅占其身上总价值的1/10,其他的价值还在肉,不可能把肉扔掉,把羽毛留下。所以如果说大力发展羽绒产业,把鹅鸭养殖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鹅鸭肉的销售渠道疏通了。刚才这位书记介绍了,他们的大白鹅也做鹅肉加工,我觉得这个就是非常好的尝试,鼓励产业链的拉伸,能够帮助饲养企业把肉制品销出去,而养殖我们是不发愁的。现在,像匈牙利和台湾鹅的品种个体大,肉嫩,这种品种是值得推广和饲养的。
但是肉产品没有办法加工或者是这个渠道不畅通的话,养殖业也发展不起来。促进鹅鸭养殖确实能够带动农民致富,我们作为羽绒产业,也特别希望这个产业链能够拉伸和延长,能够给这个行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大家知道,羽绒是立体球状纤维,不像其他任何的材料都是线性纤维,羽绒的蓬松度高,舒适、保暖、天然、绿色、环保,是不可人造的。所以羽绒是最好的、档次最高的保暖材料。五星级酒店如果不配备羽绒寝具的话就上不了星级,因为它不够档次。我们需要大量的羽绒原料,而这些原料是人造不出来的。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出席农业问题的论坛,同时我也呼吁地方政府支持我们的鹅鸭工程,发展农民养鹅养鸭,重要一点就是要拓宽渠道,多生产一些人们爱吃的鹅鸭产品的熟食,尤其是鹅肉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高,非常值得宣传。台湾有些企业将鹅肉做成小包装的熟食和鹅肉松,非常受欢迎。这是一个发展方向,鼓励养殖业能够朝着肉加工及肉的深加工方向发展,调动大家的口味,培养大家吃鹅、吃鸭的习惯,这样我们羽绒产业也就有了发展前景,就会有永续不断的原料来源,我提的建议就是这些,谢谢大家。(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