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十亿扶村屯
驻村后,“第一书记”袁永利(右一)充分利用媒体等社会资源,宣传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贫困情况,多方争取社会帮扶。图为多家企业负责人深入周帮村考察情况。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徐顺东凌聪实习生刘纯龚
到最贫困的村庄去,到扶贫攻坚第一线去。
2012年3月21日起,506名机关干部深入百色506个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为期两年,全力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
两年,弹指一挥间。百色市委组织部的一组数据让人欣慰:引进3574个项目和10.77亿元资金;引导5.63万户群众发展产业;组织帮扶修建村屯道路4962.87公里,解决42.67万名群众饮水难;开办技术培训班3689期,培训农民22.56万人(次)。
苗寨大旱不愁水喝
两年后,深入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走过正在施工的村组道路和新型农村住宅楼现场,看着正在收获水果的群众,“第一书记”袁永利满脸欣慰:“两年不长,但村子变化很大。”
周帮村地处西林县八达镇东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典型的苗族居住村落。自担任周帮村“第一书记”以来,袁永利跑项目、筹资金、调产业,两年时间共为该村争取到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3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00余万元;帮助上项目16个;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1353人次。目前该村板栗种植1800多亩,养殖合作社年可饲养大牲畜900多头、山羊2000多头、生猪3500多头、家禽1.95万羽。
周帮村群众居住在半山坡上,每年都遭受旱灾,群众饮水难。袁永利多方协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物资等共计75万元改善学校400多名师生以及马肚、马白、河新等3个自然屯近500名村名的饮水难题。另外,还争取到大银子屯饮水改造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目前已为每户群众安装自来水管。
畅通出行不忘“桥书记”
右江区龙川镇花红全村以种植甘蔗为支柱产业,年入厂甘蔗1.3万多吨。
建桥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花红村那界屯、那报屯和竹凤村的六宜屯群众通往集镇需要经过一条河,在韦钰到来之前,这里没有桥。对于村民来说,要赶集时,还得看天气是否适合。在甘蔗榨季,车辆运送甘蔗出去经常陷入河中卡停几天,耽误甘蔗进厂时间。
韦钰上任后便把建桥修路作为花红村的首要大事。他积极奔走,争取到市住建委后援单位和右江区扶贫办、交通局等部门筹集的建设资金。在全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2012年10月,长70米、宽5米、造价32万元的花红村第一座桥梁——那界大桥全线通车,整个花红村沸腾了。
在第一座桥建成使用后,韦钰再接再厉,通过“一事一议”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并向社会各界筹集到13万元建成花红村第二座桥梁——锦华桥,解决了花红村和附近村民过河难题。去年,韦钰又筹措8万元资金建设那报水中桥梁项目。
这三座桥的落成真正打通了花红村的“生命线”,韦钰也成了当地群众的“桥书记”。
水洞不再“鸟不下蛋”
“水洞村桑蚕示范基地终于打开局面,半年间打造出年产值800万元的千亩桑蚕基地,村民脱贫致富有了奔头。”翻开隆林新州各族自治县镇水洞村“第一书记”梁少溢的《驻村日记》,一篇2013年7月31日写成的日记如是记录。
妻子有身孕,可“第一书记”梁少溢却吃住都在被称为“鸟不下蛋”的水洞村,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时间全用在动员群众发展种桑养蚕上。
“群众过去都是靠种玉米生存,要他们改种桑养蚕,困难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规模化建设桑蚕基地,是梁少溢驻村后决定发展的路子,县镇两级农业扶贫、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支持,但当地大部分群众并不买账。
“夜访”成了梁少溢的家常便饭。每天晚上梁少溢便踏上山路逐户拜访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向他们传授致富经。经过半年时间动员,水洞村规划年产值800万元的千亩桑蚕基地建成。
2013年7月31日,该县种桑养蚕发展现场会在水洞村举行,各乡(镇)长、书记和种植户均来水洞村取经。水洞村村民被惊呆了:“我们水洞村以前是个快被人遗忘的偏僻地方,现在红红火火!”依托桑蚕基地,水洞村将可以实现年人均纯收入由1300多元增加到1万元以上,率先成为隆林“年人均收入万元村”。
陇凤村民记住“李第一”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有一个“李第一”。这是当地群众送给“第一书记”李红岚的称号。
“‘李第一’来之前,我们村什么产业都没有,她进驻以后,群众致富的路子多了起来。”陇凤村支书王天参说。
2012年李红岚到任以后,便联系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元,在村里先搞起山鸡养殖,随后又发展特色竹鼠示范养殖。村民阮文衡加入养殖竹鼠行列,如今发展红火。“我养竹鼠1000只,年收入10万元。”阮文衡说。
定好产业方向,李红岚还在原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争取到资金3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养牛场,谋划扩大养殖产业规模。
看着李红岚为村里事务忙里忙外,村民满怀感激,时刻也牵挂着“李第一”。
去年5月,李红岚公公因意外离开人世,几十个村民自发组织坐车来到百色帮李红岚料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