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我国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鳗鱼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流水、好暖。
目前,我国的鳗鱼养殖主要分为鳗种培育和鳗苗养殖两个阶段。(1)鳗种培育:是将体重0.1~0.2克的白仔鳗养到体重10~20克的小鳗的过程,第二年大部分鳗种可以养成食用鳗上市(150~200克/尾)。鳗苗养成鳗种一般分三级进行。各级鳗池放养规格和密度分别为:一级池每平方米放养0.1~0.2克的鳗苗0.2~0.3千克;二级池每平方米放0.3~2克的鳗苗0.3~1千克;三级池每平方米放养2~20克的鳗种0.5~2千克。(2)鳗苗养殖:是把体重20克以上的鳗种养成体重150~200克的商品鳗的生产过程。成鳗养殖有专养和混养两种形式。池塘专养:就是在池塘中高密度单养鳗鱼,一般露天池亩产1000千克以上。鳗苗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因此每隔30天就要将不同规格的鳗苗分养,分养前应停食一天,鳗苗养殖的成长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因鳗苗个体尚小,头几次分养可用密眼捞海在食台下捕捞,将先上食台的健壮苗优先分出;以后随着个体逐渐长大,可用广东鱼筛或不同网目的无节结网进行分选工作。此外,由于鳗鱼对水质要求很高,不仅每个池子要求注、排水系统分开,而且整个鳗池中的水也必须定期更换新水,一般5-7天更换一次。否则,会因鳗鲡粪便及大量微囊藻死亡而引起自身污染,导致鳗鱼严重死亡。
综上,现有的鳗鱼养殖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定期分养限制了部分鳗鱼的成长,导致鳗鱼养殖周期较长;2、5-7天更换一次新水,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导致鳗鱼养殖成本较高;3、由于定期分养时间、养殖池大小限制,导致鳗鱼的亩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具有缩短鳗鱼的养殖周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延长水质更换周期、降低人力物力成本以及增大鳗鱼养殖的亩产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养殖池塘
选取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养殖场地,在养殖场地内挖掘注水池、鳗苗池以及呈落差式分布的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用水泥将池壁、池底抹平;注水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
在相邻成鳗池之间搭建落差坡道,养殖池水经落差坡道依次流经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在落差坡道上铺设最大尺寸为5-8cm的鹅卵石;
在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与落差坡道顶端连接处均布设阻止上级成鳗池中鳗鱼顺流而下的拦截网,二级成鳗池对应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2-3cm,三级成鳗池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4-5cm;
s2:注排水控制
在注水池内种植增氧、降解污物的水生植物,并通过注水系统以每天注入注水池内15%-20%体积新水的速度向注水池加水,注水温度为25℃-26℃;
s3:鳗种投放
首次以350-4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投放0.5-1.0g/尾的鳗苗,在每天早上4点、晚上8点各喂养一次饲料;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以上/尾的鳗苗后放养至一级成鳗池,并以100-1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一次补苗;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尾以上的鳗苗,并以50-10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二次补苗,待鳗苗成长至捕捞标准后全部捕捞;
下级成鳗池中的鳗鱼在成长过程中,沿落差坡道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待一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30天后,将6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二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5天后,将15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三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0天后,将250g以上/尾的产品鳗鱼捕捞;
s4:鳗种喂食
在三级成鳗池以及两个落差坡道上搭建饲养台,并在饲养台上搭建荫棚,落差坡道的饲养台沿落差坡道坡长方向间隔设置;
饲养时,在成鳗池中喂养配合饲料,对应的饲养台喂养肉类饲料,配合饲料与肉类饲料的重量比为6:4;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每天喂养饲料总量比为7:5:3;
s5:日常消毒
以间隔5-7天向注水池中加入20g/m3的食盐。
优选的,所述一级成鳗池与二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3-0.5m;所述二级成鳗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6-0.8m。
优选的,在s2中,所述注水系统包括自循环系统以及连接水源的外注系统;
自循环系统:将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池底修建为凹型池底,凹型池底最低处设置排水口,排水口盖设半球形过滤网,排水口通过水泵与注水池连通;
在水泵将成鳗池中底部污水抽至注水池时,外注系统关闭,并向注水池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来净化水质;三个水泵的抽水速度相同,且为注水系统向注水池注新水的三分之一;
外注系统12-15天启动一次将注水池、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的水全部更换。
优选的,所述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的占地面积比为2:3:5。
优选的,所述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30-40%面粉、25-30%玉米粉、3-5%α-淀粉、1-2%酵母粉、18-20%食用菌、2-3%磷酸二氢钙、1-2%维生素a、1-2%维生素b、1-2%维生素c、4-6%甘草、3-4%鱼油。
优选的,所述肉类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40-45%家禽内脏、5-10%鲱鱼、10-15%生鸭蛋、3-4%蚯蚓粉、25-30%面粉、1-2%蚕蛹、20-24%白条鱼粉、1-2%赖氨酸、1-2%酵母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下级成鳗池中个体超标的鳗鱼能够沿着落差坡道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能够灵活的对鳗鱼进行分级养殖,缩短了鳗鱼的养殖周期;自循环系统能够将各个成鳗池中的底部污水排除、净化后进行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延长了水质更换周期,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落差坡道的高度设置以及落差坡道的水流速变化能够适应成鳗池中鳗鱼的个体变化,从而达到筛选合格鳗鱼的目的;鳗鱼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能够使部分鳗鱼能够突破食量限制,从而增大了鳗鱼养殖的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养殖池塘。
选取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养殖场地,在养殖场地内挖掘注水池、鳗苗池以及呈落差式分布的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用水泥将池壁、池底抹平。注水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的占地面积比为2:3:5。
在相邻成鳗池之间搭建落差坡道,养殖池水经落差坡道依次流经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在落差坡道上铺设最大尺寸为5-8cm的鹅卵石。一级成鳗池与二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3-0.5m。二级成鳗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6-0.8m。
在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与落差坡道顶端连接处均布设阻止上级成鳗池中鳗鱼顺流而下的拦截网,二级成鳗池对应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2-3cm,三级成鳗池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4-5cm。
步骤二,注排水控制。
在注水池内种植增氧、降解污物的水生植物,并通过注水系统以每天注入注水池内15%-20%体积新水的速度向注水池加水,注水温度为25℃-26℃。
注水系统包括自循环系统以及连接水源的外注系统。自循环系统:将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池底修建为凹型池底,凹型池底最低处设置排水口,排水口盖设半球形过滤网,排水口通过水泵与注水池连通。在水泵将成鳗池中底部污水抽至注水池时,外注系统关闭,并向注水池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来净化水质。三个水泵的抽水速度相同,且为注水系统向注水池注新水的三分之一。外注系统12-15天启动一次将注水池、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的水全部更换。
步骤三,鳗种投放。
首次以350-4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投放0.5-1.0g/尾的鳗苗,在每天早上4点、晚上8点各喂养一次饲料。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以上/尾的鳗苗后放养至一级成鳗池,并以100-1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一次补苗。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尾以上的鳗苗,并以50-10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二次补苗,待鳗苗成长至捕捞标准后全部捕捞。
下级成鳗池中的鳗鱼在成长过程中,沿落差坡道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待一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30天后,将6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二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5天后,将15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三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0天后,将250g以上/尾的产品鳗鱼捕捞。
步骤四,鳗种喂食。
在三级成鳗池以及两个落差坡道上搭建饲养台,并在饲养台上搭建荫棚,落差坡道的饲养台沿落差坡道坡长方向间隔设置。
饲养时,在成鳗池中喂养配合饲料,对应的饲养台喂养肉类饲料,配合饲料与肉类饲料的重量比为6:4。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每天喂养饲料总量比为7:5:3。
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30-40%面粉、25-30%玉米粉、3-5%α-淀粉、1-2%酵母粉、18-20%食用菌、2-3%磷酸二氢钙、1-2%维生素a、1-2%维生素b、1-2%维生素c、4-6%甘草、3-4%鱼油。
肉类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40-45%家禽内脏、5-10%鲱鱼、10-15%生鸭蛋、3-4%蚯蚓粉、25-30%面粉、1-2%蚕蛹、20-24%白条鱼粉、1-2%赖氨酸、1-2%酵母粉。
步骤五,日常消毒。
以间隔5-7天向注水池中加入20g/m3的食盐。
实验结论:将两批鳗鱼苗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养殖以及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养殖,得到以下结果:
现有成鳗养殖成150-200g/尾,生长周期为90天,亩产量为1000千克;上述方法成鳗养殖成250g/尾,生长周期为75天,全部达到250g/尾的生长周期为90天,亩产量为1500千克,耗水量为现有成鳗养殖的61.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养殖池塘
选取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养殖场地,在养殖场地内挖掘注水池、鳗苗池以及呈落差式分布的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用水泥将池壁、池底抹平;注水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
在相邻成鳗池之间搭建落差坡道,养殖池水经落差坡道依次流经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并在落差坡道上铺设最大尺寸为5-8cm的鹅卵石;
在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与落差坡道顶端连接处均布设阻止上级成鳗池中鳗鱼顺流而下的拦截网,二级成鳗池对应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2-3cm,三级成鳗池的拦截网网孔直径为4-5cm;
s2:注排水控制
在注水池内种植增氧、降解污物的水生植物,并通过注水系统以每天注入注水池内15%-20%体积新水的速度向注水池加水,注水温度为25℃-26℃;
s3:鳗种投放
首次以350-4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投放0.5-1.0g/尾的鳗苗,在每天早上4点、晚上8点各喂养一次饲料;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以上/尾的鳗苗后放养至一级成鳗池,并以100-15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一次补苗;鳗苗育种10天后,捕捞15g/尾以上的鳗苗,并以50-100g/m3的放养密度向鳗苗池中进行第二次补苗,待鳗苗成长至捕捞标准后全部捕捞;
下级成鳗池中的鳗鱼在成长过程中,沿落差坡道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待一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30天后,将6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二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5天后,将150g以上/尾的鳗鱼捕捞后放养在二级成鳗池中;待三级成鳗池中的鳗鱼饲养20天后,将250g以上/尾的产品鳗鱼捕捞;
s4:鳗种喂食
在三级成鳗池以及两个落差坡道上搭建饲养台,并在饲养台上搭建荫棚,落差坡道的饲养台沿落差坡道坡长方向间隔设置;
饲养时,在成鳗池中喂养配合饲料,对应的饲养台喂养肉类饲料,配合饲料与肉类饲料的重量比为6:4;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每天喂养饲料总量比为7:5:3;
s5:日常消毒
以间隔5-7天向注水池中加入20g/m3的食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成鳗池与二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3-0.5m;所述二级成鳗池与三级成鳗池之间的落差坡道的坡长为3-5m、高度落差为0.6-0.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s2中,所述注水系统包括自循环系统以及连接水源的外注系统;
自循环系统:将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池底修建为凹型池底,凹型池底最低处设置排水口,排水口盖设半球形过滤网,排水口通过水泵与注水池连通;
在水泵将成鳗池中底部污水抽至注水池时,外注系统关闭,并向注水池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来净化水质;三个水泵的抽水速度相同,且为注水系统向注水池注新水的三分之一;
外注系统12-15天启动一次将注水池、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中的水全部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的占地面积比为2: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30-40%面粉、25-30%玉米粉、3-5%α-淀粉、1-2%酵母粉、18-20%食用菌、2-3%磷酸二氢钙、1-2%维生素a、1-2%维生素b、1-2%维生素c、4-6%甘草、3-4%鱼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肉类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40-45%家禽内脏、5-10%鲱鱼、10-15%生鸭蛋、3-4%蚯蚓粉、25-30%面粉、1-2%蚕蛹、20-24%白条鱼粉、1-2%赖氨酸、1-2%酵母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鳗鱼工厂化养殖方法,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鳗鱼养殖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亩产量较低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呈落差式分布的三级成鳗池、二级成鳗池、一级成鳗池以及落差坡道,使下级成鳗池中个体超标的鳗鱼能够沿着落差坡道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能够灵活的对鳗鱼进行分级养殖,缩短了鳗鱼的养殖周期;自循环系统能够将各个成鳗池中的底部污水排除、净化后进行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延长了水质更换周期,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鳗鱼逆流进入上级成鳗池中,能够使部分鳗鱼能够突破食量限制,从而增大了鳗鱼养殖的亩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武;林雅慧;马令法;杨敬军;吴昊霖;常毓巍;何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雅慧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