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文章配图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感受这里“葡萄满枝头,村美生活甜”的乡村新图景。

有这样一首民谣,“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郎”,描绘了昔日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的艰难景象。

微风拂面,毛竹沙沙作响,葡萄园里,晶莹剔透的小葡萄,让人忍不住摘下一颗品尝,如今,这里变成了“毛竹山,葡萄香,家家户户住楼房,携手共奔致富路”。

从贫穷小山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毛竹山村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交流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成功创建为第二批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考察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情况。总书记走进葡萄种植园,察看葡萄长势,详细询问葡萄产量、品质、销路、价格等情况,与农技人员亲切交谈,鼓励大家坚持科技兴农。

近年来,毛竹山村的村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毛竹山村村民以科技赋能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酿造出如葡萄般香甜的美好生活。

全州县毛竹村全貌 全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提升葡萄品质:科学技术赋能,铺通致富发展幸福之路

毛竹山村是一个仅有46户156人的小山村,因毛竹而得名,因葡萄而闻名。多年来,当地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了葡萄种植专业村,品质不断提升的葡萄产业,为整个山村的发展铺就致富之路。

李淑美是毛竹山葡萄引进种植的关键人物之一。起初,柑桔试种失败,给村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时候有人提议转行试种葡萄,李淑美主动站出来,了解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前往浙江学习种植技术,并动员大家一起种。“当时自己的内心也很忐忑,直到第二年葡萄丰收,一下子把成本收回来了,悬着的心才落地。这也证明了发展葡萄产业是可行的。”试种的村民说道。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的葡萄种植园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随后,毛竹山村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坚持科技赋能,以提升葡萄品质为突破口,拓展种植葡萄新品种,不断做大做强葡萄产业。

为了规模化发展葡萄种植产业,自治区、市、县、镇、村五级党组织和各农业技术部门主动帮助支持,毛竹山村积极响应,实行“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葡萄品种改良及技术引进。2022年,该村先后投入300万元完成27户39亩葡萄改良,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3.8万元,高于全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改良的葡萄品种多种多样,有春光、蜜光、瑞都科美、瑞都红玫、妮娜皇后、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牌。改良后,葡萄口感更加甜美,小小一颗放入嘴里,回味无穷。

有了品种,不能没有种植基地。毛竹山村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成了毛竹山村300余亩葡萄种植标准基地的打造,并完成了现代农业大棚的改造工作。

毛竹山村大棚葡萄产业园 全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想要进一步提升葡萄品质,技术自然是最关键的一步。毛竹山村通过与广西农科院、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等农业科研单位结对共建,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关键技术,开展在线互动视频把脉问诊农作物生产情况、云直播互动交流等活动,从产品引进、技术支持、设备供给、农作物订单收购等多方面给予村级党支部支持。

葡萄园里,自动灌溉、自动施肥及湿度检测、雨情监测、紫外线检测一套自动培育技术切切实实地呈现在村民眼前,培育出的葡萄一颗颗饱满地挂在枝头,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王德利介绍葡萄种植技术 全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葡萄种下就行了,时不时浇浇水,施施农家肥,结出的果实也还可以,现在不一样了,颗颗饱满、亮眼,看一眼就让游客喜欢不已。”回乡创业的电商户王佳说。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联动助力,铺就产业发展通达之路

“葡萄园有了,技术也到位了,唯一让人头疼的是采摘基础设施还未全部完善,比如采摘小道还未建,采摘葡萄一个不留意就会把葡萄藤弄伤,来年结果也会受到影响的。”种植户王世林说道。

于是,村委干部积极争取项目,并整合农业农村、组织部门、妇联等部门的资源,在毛竹山村葡萄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葡萄基地里修建了葡萄采摘步道,满足了群众需求。此外,安置完善了葡萄自动滴灌设备、葡萄水肥一体化项目等,为毛竹山村村民提供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为毛竹山村葡萄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到农业设备物资的全过程支持。

“我们这里离湘江纪念园仅有不到10公里,去纪念园的人多了,来我们村参观的人也就多了。如果基础设施还有欠缺,就会让游客体验感不好。”毛竹山村村支部书记王新明说。

毛竹山村积极将红色基因注入葡萄产业中,发挥部门联动优势,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5个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重大项目为抓手,整合项目资源,大力推进红色项目集群建设,打造了毛竹山村长征精神实践园,带动毛竹山村等 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并积极完善毛竹山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才湾镇党委、政府还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在毛竹山村新规划建设了民俗风情体验区、生态风光体验区、幸福葡萄园区三大农旅融合板块,总面积达35.87公顷,打造“游、学、购”多元化业态,先后完成进村道路、村内道路拓宽升级和沥青铺设,新建了旅游停车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游客接待中心、幸福餐厅、影视基地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面升级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不少游客慕名而来,2022年毛竹山村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毛竹山村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红+绿”乡村旅游品牌,以葡萄产业辐射带动多元产业发展,实现了三产的有效融合。

贯通产品销售渠道:农旅融合推动,铺好增收富民通畅之路

“以前没有销售渠道,葡萄熟了都是自家拉到镇上去出售,售不出的就烂在地里,现在好了,收购车直接开到村口,我们只需要装箱,剩下的都不用管了。”毛竹山村葡萄种植协会会长王海荣欣喜地说道。

毛竹山村葡萄销售采用“线下展销”+“线上促销”的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毛竹山葡萄品牌打造。2021年,毛竹山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毛竹山葡萄节云上推介会,并举行签约仪式暨发车仪式,由自治区商务厅联合桂北农场助力品牌打造。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毛竹山村引进北京鑫福海公司,由公司与葡萄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由公司全程负责产品的打包销售工作,让当地群众再无葡萄销售的后顾之忧。

毛竹山村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型业态。而今的毛竹山村,除了大片的葡萄园,挂着红灯笼、摆放着当地农副特产的小卖部和农家乐,也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王德利是村里率先开小卖部、搞农家乐的村民之一。王德利家的小卖部,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从2021年至今,毛竹山村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在葡萄成熟的季节,村里的停车场几乎天天都停满了车,游客一波接一波地来。

随着游客的到来,更多的村民抓住了这个机遇。从2021年至今,毛竹山村先后培育农民导游21人,发展农家乐、小卖部19家,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更有一些青年返乡,也加入了旅游创业的队伍。

毛竹山村饱满甜蜜的毛竹山葡萄 全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多了,葡萄更好卖了。毛竹山村逐渐发展起葡萄采摘体验、游客团队带货等活动。有些村民的葡萄还在地里,就被预定、抢购一空。村民普遍反映,现在葡萄越来越畅销了。

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农旅”融合铿锵的步伐,让毛竹山这个小山村蜕变成了特色农业示范区,村民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弘扬时代新风:美化村容村貌,铺设乡风文明“蝶变”之路

“以前,一下雨这路就走不了了,要是有重要事情出门,出一趟回来,腿脚都是泥巴,很难清洗,现在好了,村子干净整洁,泥泞的小道也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毛竹山村村民如是说道。

时下,走进毛竹山村,看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得益于全村良好的乡风文明熏陶。

近年来,毛竹山村通过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毛竹山村以小品、歌舞表演、民间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听小故事学大道理,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道德模范”“好家庭”等评比活动,通过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道德讲堂、移风易俗讲堂,创新微型党课进礼堂,常态化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毛竹山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如今,漫步在毛竹山村,一股清风迎面吹来,漫无边际的毛竹林,好似绿色的海洋,碧波荡漾;村里一条条靓丽、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铺到家门口;一排排小楼房错落有致;一大片从村口蔓延到山脚下的葡萄园,硕果累累……好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画卷!(作者:小静 何奕颖 刘正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