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出发,往城西走,到达中泰乡,再往西部走,靠近临安、富阳交界处,余杭中泰乡紫荆村深藏在一片竹林中。从村口走进,永华乐器厂、金声乐器厂、笛韵乐器厂、笛萧乐器……几乎每一幢农家小楼就是一家竹笛工厂。这个拥有700多户人家的村落,过去被称为“苦竹之乡”的穷村落,通过老师傅传帮带,年轻人网上拓销路的打拼,已成“竹笛之乡”的主要笛产区。
全村100多家竹笛工厂,20多家配套工厂,50多家网店,全国市场七成以上竹笛产自紫荆村。“低档笛子几十元一支,高档的几千元一支。”紫荆村党委书记姚渊淇说,村里100多家制笛工厂,年产值超过1亿元,加上网店销售、配套加工厂等等,村民人均收入达2.45万元。包含顺丰、圆通等在内的“三通一达”快递公司,直接把站点开到了村口。
“想不到,我们村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紫荆村村民董仲彬说,紫荆村有满山满坞的苦竹林,过去却一穷二白,村民一直靠砍苦竹卖苦竹过日子:苦竹笋不能吃,只能当当柴烧,或者做为竹竿、帐竿、钓竿的原料。“那时候竹子价钱是每斤1毛钱,日子过得紧巴巴。”董仲彬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当时上海民族乐器厂周林生老师的牵线,村里人才通过学习用苦竹制笛找到了致富路。
董仲彬就是紫荆村最早一拨制笛人之一。1989年,他率先在当地创办第一家竹笛制作企业——灵声乐器。同一时期,通过周林生引荐,他组织了村里18位青年到当时的上海民族乐器厂学习制笛技艺。1998年,由儿子董雪华带队,灵声乐器在北京开办分厂。
“每支笛子要经过烘烤、打磨、划线定调、打孔、校音、接头、涂刷、缠丝、雕刻等14道工序,我家每个月平均做1000支笛子,每一根出厂的笛子都经过我的手。”做了近30年竹笛,“老师傅”董仲彬仍坚持在生产线上。今年66岁的他,年纪不是全村最大,却通过传帮带,成了很多人口中的老师傅,一手“拉把”出紫荆村一连串的竹笛工厂。
今年49岁的鲍雪华,就是董师傅的得意门生之一。1991年开始拜师董师傅学做笛子,2004年与妻子创办铜韵制笛厂,现在是全村最大的排箫(笛子的一种)生厂商。“我原来是村办企业竹制品加工厂的小工,上世纪九十年代村办企业关闭后,我开始跟着董师傅学做笛子。”鲍师傅说,村里的鲍圆娟、丁小明等一些开了工厂的制笛人,都是当年从老董师傅这里学的手艺。“现在师傅家里还有一个中央音乐学院的弟子呢。”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紫荆村里的年轻人找到了新商机。80后陈超是紫荆村第一个在天猫商城开店销售竹笛的大学生。原本留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他,看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竹笛,于2008年开始创办淘宝店。从淘宝店做到天猫商城店,网店年销售量从100万元攀升到3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网店规模的扩大,他和弟弟的销售团队,也从最早的“二人世界”扩充到10人。“现在村里年轻人在天猫开的网店估计有50家,其他大大小小各个网站上开的竹笛网店,不下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