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示范村之一的泾县茂林镇唐里村,以“农家书屋”为平台,以科技致富为抓手,涌现了食用菌养殖大户文延康、养猪大户潘春保、土鸡养殖典型潘朋英和“全国绿色小康户”王晓发等致富带头人,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的“大书房”和村民致富的“加油站”。

该村的“农家书屋”建于2008年。当年,安徽农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该村,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还赠送实用的农业技术书籍、光盘。2009年,该县文体局和财政局又捐赠了图书和多种音响制品。目前,该村“农家书屋”共有图书2500多册,光盘200多张,涵盖历史、文学、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每个年龄层的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唐里村食用菌养殖大户文延康时常抽空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充电,遇到喜欢的书一看就舍不得走。对于书中的疑难点一时难以理解的,就把书借回去慢慢研读。他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把学到的知识都仔细的记录下来。如今,他在食用菌养殖上俨然成为了一位专家,村民在食用菌养殖上有不懂的或者发生疫情病变等,都会找他讨教。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食用菌养殖也因此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动物养殖类的书籍是“农家书屋”重要组成部分。养猪大户潘春保和土鸡养殖典型代表潘朋英对这些书籍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他们不光学到了实用的养殖技术,更学到了很多新颖的养殖理念。潘春保在与别人谈心时,总会笑呵呵的说道:“村里建起了科技书屋,农民学科技、查资料、用技术方便多了,以前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现在科技图书、报刊上都有解答,我们致富的路子更顺畅了。”

林业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也是很多家庭的生活重要的来源。以前,由于无处查阅资料,村民造林方法不科学,林木生产力低下,林木经营遇到了不少波折。在“农家书屋”开放后,看书成为了王晓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里的图书、杂志、报纸、光盘为王晓发“雪中送炭”,让他在科技致富中尝到了甜头。他成为当地植树造林的典范,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

唐里村上村组组长王友志一直有阅读的习惯。他常聊起物质贫乏的年代。那时,家庭困难,没钱买书,读书成了他的奢望。如今,“农家书屋”就在开到了家门口,他可以免费看书。寒、暑假,他的孙子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这也让他这位“代理家长”省了心、放了心。

目前,像唐里村这样的“大书房”在泾县已建成72个,惠及11个乡镇的千家万户。这些“大书房”统一配置标牌、书橱、报刊架、阅览桌椅、规章制度、各类登记簿等基本阅览设施,并按照科技类、文化类、政经类、少儿类等统一配置了适合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音像制品、报刊。村民们免费就能读书、看报,解决了当地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大大改善农村文化环境,使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与农民“零距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