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黑斑蛙)养殖技术连载一:青蛙的基本习性了解

要做好青蛙的养殖管理,就有必要了解青蛙的基本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青蛙(黑斑蛙)一般体长约7~10厘米,成蛙体重一般50~100克,雌蛙较大,雄蛙略小。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眼大而凸出,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背部及两侧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白色,较多个体有背中线。因其所有个体的体侧都有褶皱,故生物学家将其定名为“黑斑侧褶蛙”。

二、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温度。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二)湿度。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湿度和温度还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要求湿度越高,否则温度高环境干燥,水分蒸发快对蛙生长、生存都不利。

(三)光照。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四)水质。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水中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中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呼吸作用。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冬眠时,主要靠皮肤在水中的呼吸作用,所以溶氧量要求也不得低于3毫克/升。PH:青蛙要求水域PH为中性或偏微碱性,PH在7-8为宜。青蛙要求在淡水中生活,对盐度的忍耐性很差,一般盐度不高于2。

三、青蛙的食性

青蛙是肉食性的动物,在自然状态下,它捕食蝗虫、稻螟虫、稻虫蝉、稻蝽象、蝼蛄、金龟子、蝶蛾、蜻蜓、甲虫等水稻害虫。青蛙往往选择昆虫聚集的安静浅水区开展捕食活动,或离水不远的陆地潜伏不动,一旦发现食物,突然跳起伸出富有黏液的舌捕获昆虫,几乎百发百中。

青蛙主要靠双眼(视觉)发现食物,由于蛙类两眼间距较大,以致对静物形不成焦距,故只能捕捉活食。青蛙的嗅觉不灵敏,所以很难像其它蛙类(如美国青蛙、泰国虎纹蛙)那样依靠嗅觉寻找食物。通过多代驯化的青蛙可以强化其嗅觉能力,故也能取食配合饲料。但投喂青蛙最好使用偏腥味的人工配合饲料(比如鱼粉含量较高的饲料),青蛙捕食主要是晚间,但在人工饲养下白天晚上均能摄食,特别在上午太阳未出前和下午太阳下山后摄食最为活跃,是喂食的最佳时机。人工喂养中,为了操作方便,也可将投喂时间推迟到上午和提早到下午,只要形成规律也完全可以改变其夜间取食的习惯。

青蛙(黑斑蛙)养殖技术连载二:青蛙养殖场的建设

建造一个比较适合青蛙繁殖生长,又方便养殖者操作管理的青蛙养殖场,是所有养蛙人的第一个目标。而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方法都是在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殖新手一定要严格按照前人经验开展场地建设,千万不要任意发挥,以免重蹈覆辙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一、场址选择

由于青蛙喜欢在安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青蛙场最好选择在平坦开阔、背风向阳的地方。平坦开阔的地方方便建造场地,当然,对于类似梯田的地方也可以使用,但要求每一块地方能相对比较平整。

养殖者一般选择稻田作为养殖场地,因为这样的底质能保证所建造的蛙池能够蓄得起水。如果是种植玉米等作物的旱地,就必须要充分估计其是否可以蓄水,虽然对于不能保证蓄水的场地,通过一定的处理也可以达到蓄水的目的,但这样就很可能会增加场地建设的成本了。

青蛙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比较方便的地方。养殖青蛙的场地附近最好有河流、水库、塘堰或比较丰富的地下水。青蛙养殖特别是蝌蚪期间,其养殖用水是必须达到养鱼用水的标准的,否则可能导致蝌蚪患病死亡。使用地下水来养殖青蛙的,一定要确保该地下水可以用来养鱼方可使用,对于矿物质超标(曝气后水面出现红色浮沫等)的水,则最好不要使用。

青蛙养殖场地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因为地势较低的地方,夏季暴雨洪水期间,如果洪水将蛙场淹没,即使不导致青蛙逃跑,也会使青蛙因抢占陆地而挤压造成死亡。

青蛙场应与车辆较多的公路保持距离,虽然青蛙的听觉退化了,其对声音基本不产生反应,但对于像汽车经过这样比较剧烈的地面震动,还是可能对青蛙带来一定的影响的。这种震动惊扰往往会影响青蛙的生长速度,拉长养殖周期,增加养殖成本。

青蛙养殖场地还应远离有粉尘污染的工厂,这些有害的微粒容易导致青蛙患上腐皮病。同时,一些具有重金属污染的过的水源、地块也不要选用,使用这样的场地养殖青蛙,容易导致幼蛙畸形及蛙体颜色异常。

二、蛙池的开挖

在多年的青蛙养殖探索中,养殖者设计了很多养殖青蛙的池子样式。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养殖池中,目前最适合养殖者采用的高产养殖池还是杜照林发明的“回”字形一体化养殖池。这种池不管是从照顾青蛙的生活习性,还是在方便养殖管理方面,都具有目前其它池形所不具有的优势。

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内外的两个“口”,这就是蛙池的基本结构。该蛙池的基本规格为长25米,宽8米,每口约200平方米,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口。

在开挖青蛙养殖池时,最好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然后让挖掘机按照画线进行开挖池沟和做池埂。

蛙池的平面图如下:

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

各区域大致规格为:食台区宽1.5米左右,水沟宽1米,休息区宽2米,水沟深5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最好不超过25米。人行过道一定要比中间高30厘米左右,在以后蝌蚪饲养时有助于扩大水面,增大蝌蚪的活动区域。多个蛙池需要进行排列组合,组合方式如下图:

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

在很多养蛙资料中,都纷纷介绍养殖蛙类需要建设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这样建造不仅建造成本高,管理繁琐,同时也会造成部分养殖池的利用效率不高(比如养殖蝌蚪的池子、养殖幼蛙的池子都仅仅是短期使用),而且按照这样的养殖方法,还需要经历多次转池,每次转池麻烦不说,还很容易引起蝌蚪和蛙的损伤,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在多年的养蛙实践中,我们发现只使用这样一种池子,其实也完全可以开展青蛙的全程养殖,而且养殖效果还非常不错。由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只使用这样一种池子,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青蛙一体化养殖池”。

在实际的挖池操作中,由于我们的田块形状不一定是非常的标准,所以可能存在有的池的大小是标准的,有的则可能不一定标准,甚至有的是大小头、三角形等,只要我们基本按照这种池形来进行开挖就可以的。

要将一大片蛙池都做到很平整是很难的事情,但我们要力求将每一口蛙池做到比较平整,要尽量避免出现蛙池水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因为这样的蛙池会导致一头的沟内的水已经满了,而另外一头还没有水。

在开挖青蛙养殖池时,最好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然后让挖掘机按照画线进行开挖池沟和做池埂。

蛙池需要埋设排水管,该排水管主要是用于将蛙池内的池水排除到池外的水沟中。开挖蛙池时,可以先准备好排水管(排水管一般使用直径为100毫米或110毫米的PVC塑料管),蛙池时将排水管带上弯头直接安放到需要挖排水沟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在挖掘机开挖蛙池的同时将排水管埋入,也可以在蛙池开挖完成后,结合修整蛙池,用人工挖沟安放排水管。

三、相关附属设施

蛙池挖建完成后,需要沿蛙池四周埋设防逃网。防逃网最好使用40目左右的密眼网布,这样的网布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一体化蛙池”养殖小蝌蚪时,有小蝌蚪钻出到网外。网布的宽度以选择1.2米的比较合适,埋入地下部分为30厘米,围网高度为80厘米左右,顶端做一个向内折的遮拦,这样即便有青蛙顺网爬到网顶,也能被顶端的遮栏挡住,从而有效的防止青蛙外逃。围网的支撑可以选用角钢,也可以选用木棒,只要能够达到围网应有的效果并且物美价廉即可。

为了防止场外的青蛙天敌(主要是蛇、鼠)的进入,也为了给青蛙池的围栏再加上一层保险,同时也使养殖场有一个围栏,避免外人随意进入给青蛙养殖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养殖者一般都还需要在蛙池的外边在围上一道围栏。

蛙场的围栏有使用石棉瓦的,也有直接使用网片的。具体使用哪种材料来做蛙场的外部围栏,这个具体根据养殖者所在地方的情况及自身条件来确定。

蛙池的上方需要拉设防鸟网,这个工作一般需要在蝌蚪投放入池前完成。防鸟网最好使用网眼稍小的,避免一些小型鸟类进入蛙池。小型的鸟类一般不会对青蛙带来危害,但其活动却很容易惊扰蛙群,所以还是能尽量防止其进入为好。

养殖青蛙的养殖池,需要每个池都能够直接加水,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工,也是保证缓慢换水所需要的。因此,在蛙池修建完成后,应全场安装供水管,并使用开关进行控制,水源处安装一个水泵或是接入到高位蓄水池中,确保蛙池需水时能够有相应的水源供应。供水管的直径根据蛙场的大小确定,一般最小不能低于5厘米。

养殖青蛙的场地如果距离住户较远,养殖者还需要配套设置相应的看守棚。看守棚为临时设置,一般使用石棉瓦或彩钢板搭建,主要用于看守人员休息和堆放饲料、用具等。

青蛙养殖连载三:青蛙的繁殖

由于青蛙养殖正式开展的时间尚短,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分工,加上具备相应繁育条件的专业的青蛙苗种场极少,长途运输蝌蚪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多数从事青蛙养殖的场家,可能都还需要自己开展青蛙的繁殖。同时,在目前条件下,如果自己掌握了青蛙的繁育技术,还可以适当的降低引种成本。

一、种蛙的选择

(一)来源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种蛙主要从养殖场购进,建议选择经过多年驯化的青蛙种,尤其是多年采用全程饲料养殖的青蛙种。 这种青蛙繁殖的后代可以直接采食配合饲料,更加适应人工养殖环境,蛙群的自相残杀现象较低,利于开展集约化高产养殖。

(二)外观形态 应选择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生长快、活力强、体质强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雌蛙要腹部膨大,柔软并富有弹性;雄蛙应选择咽喉部黑斑明显、婚姻垫发达的雄蛙。

(三)年龄与体重

青蛙的性成熟较快,一般体长8厘米左右、体重50克左右的雌蛙已达到性成熟,雄蛙体重40-50克时即可达到性成熟,即可用于繁殖。用于繁殖的种蛙一般可以使用2-3年,在育种中为了加快更新换代,很多场家实际上都只使用上年养殖的青蛙做为当年的繁殖种蛙。

(四)雌雄鉴别与配比 雄蛙咽侧腹面有一对外声囊,雌蛙没有,是区别雌雄蛙最明显的标志。生殖季节雄蛙第一指基部有肿大而明显的婚垫,雌蛙没有,此二特征可以区别雌雄亲蛙。

配比:要视产卵群体的大小,通常池小产卵蛙群体小,雌、雄配比为1:1为宜,群体较大时则雌雄配比为1.5-2:1。因群体小雄蛙少难于抱对产卵,而群体大雌蛙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产卵,而雄蛙排精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精子,所以适量减少雄蛙比例并不影响抱对产卵、排精及正常的受精率,同时又可减少雄蛙为争夺雌蛙而影响正常抱对。对于开展一般性的商品繁殖生产,一般场家多是随机投放种蛙,雌雄种蛙的配比不一定很严格按照要求。

二、种蛙的培育

三、产卵繁殖

青蛙无交接器,属体外受精,发情时有抱对习性。 在自然条件下,四川重庆地区每年3-4月进入繁殖产卵旺盛时期,当水温上升到20-28℃是土青蛙的产卵盛期。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土青蛙一般不抱对、不产卵。通常是雄蛙早几天发情,开始鸣叫并追逐雌蛙,如雌蛙尚未发情,即不理雄蛙,过不了几天雌蛙发情后,便朝雄蛙的鸣叫方向跳去。雌雄蛙不离左右,前后跟随,互相摩擦,最后雄蛙跳到雌蛙背上,用长有婚姻垫的前肢紧紧抱住雌蛙腋下,雄蛙腹部紧紧贴雌蛙背部,两泄殖孔互相靠近,进行抱对,抱对几小时后,雌蛙排卵、雄蛙排精,卵在水中受精,有时抱对可达1—2天才产卵、排精。受精的卵胶膜膨胀后,卵粘连成片状。漂浮于水面黏附在水草上。青蛙卵粒比牛蛙、美国青蛙稍大,但胶膜膨胀没有牛蛙、美国青蛙大。青蛙多在晚上交配,在抱对期间可进行多次产卵。

受精卵动物极呈黑褐色朝向上方,植物极乳白色或淡黄色,朝向下方。雌蛙一次排卵1000—2000粒。产卵量低于牛蛙、美国青蛙,产卵后把亲蛙放回亲蛙池,或者把受精卵放入孵化池中孵化。青蛙抱对、产卵、排精时,要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防止其终止产卵和排精。

四、采卵

青蛙产卵以后,受精卵不能久留在产卵池中,一般应在产卵以后2-3小时采卵。 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水面上可以看到一片灰黑色的卵块,这时是采卵的适宜时间。

为了保证适时采卵,在产卵季节,要加强产卵池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卵块。在雄蛙鸣叫频繁的傍晚,特别要观察亲蛙抱对的情况。一般前一晚上亲蛙抱对的地方,就是次日雌蛙产卵的场所,据此可及时发现卵块,避免遗漏。

采卵时要用剪刀剪断与卵块粘连的水草,切莫强拉硬扯,以免弄破卵膜,影响孵化。采下的卵块要迅速移入孵化池。

五、蛙卵孵化

青蛙养殖连载四:蝌蚪的养殖

不少养殖者是第一年开展青蛙养殖,需要从别的养殖场引进蝌蚪来开展养殖。这些养殖户就非常有必要在引进蝌蚪前做好蝌蚪培育池的准备和处理。

一、放养前的准备

(一)清池消毒:蝌蚪放养前对各类蝌蚪池均需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清毒。

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急剧升高到11以上。这样高的碱度能迅速有效地杀灭所有敌害生物、野杂鱼和各种病原体,对蛙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此外,氢氧化钙能中和水体中过多的酸性,使水体呈微碱性,更适合蛙的生态需要,产生的碳酸钙能使淤泥成疏松的结构,改善底泥的通气条件,从而适合蛙穴栖的生态要求。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干法清塘法。清塘前将池水排至仅余5-10厘米深,然后在池底四周挖一些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趁热将石灰水均匀地泼洒到池塘中。再经晒池3-5天,灌注新水。每平方米生石灰用量为0.1-0.12千克。另一种方法是带水清塘。不排池水,带水直接消毒,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0.2-0.24千克,化水后均匀泼洒全池。无论是干法或带水清塘,应使石灰浆与池水均匀混合,以增加除害作用。

清塘用的生石灰必须是没有吸水潮解的,呈块状,否则生石灰会因吸水和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钙面失去清塘作用。生石灰清塘药性消失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晴天消失快,阴雨天消失慢,干法消失快,带水消失慢。

漂白粉清塘: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30%左右,经水解产生次氯酸和碱性氧化钙,次氯酸立刻释入出新生态的氧,有强烈杀菌和杀灭敌害生物的作用。效果和生石灰相似,使用方法也可分为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法清塘水深5-10厘米,每平方米用7.5克,带水清塘每立方米用20克。使用时漂白粉充分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漂白粉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会腐蚀人的皮肤,清塘人员戴口罩和穿工作服操作。漂白粉清塘药物消失快,3-5天后即可使用。漂白粉极易吸水潮解,应密闭干燥保存,使用前必须测定其有效含氯量,按有效含氯量计算出实际需要量。

(二)培育水质:因蝌蚪开口摄食只能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此必须提前培育好蝌蚪池中的饵料生物。每平方米投放0.5-1公斤腐熟的畜禽肥作为基肥,或者使用在鱼药门市购买的鱼用生物肥来培肥水质。培育水质后,以后每隔3-5天泼洒一次豆浆(每亩蛙池用1公斤黄豆磨浆泼洒)或按说明追加生物鱼肥,确保水质保持绿色具有一定的肥度。

二、蝌蚪放养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平方米)投放约3万尾蝌蚪。使用专池培育蝌蚪的,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小蝌蚪300-500尾。同一蝌蚪培养池最好投放孵化时间相近的蝌蚪,以免后期变态时出现大量先变态的幼蛙咬食后变态的幼蛙及蝌蚪。

三、蝌蚪的饲养

蝌蚪孵化3天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豆浆为宜,喂养7天后适当加入少量人工饲料,当蝌蚪个体达到黄豆大小后,可以全部使用人工饲料喂养。投喂蝌蚪的人工配合饲料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特种鱼苗饲料即可。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分早,晚两次投喂,早晨9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一,下午4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二。

四、控制水温

蝌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当水温超过32℃时蝌蚪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当水温升高到35℃时,出现极度衰弱状态,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38℃时造成大批死亡.当水温降到8℃时,蝌蚪极少摄食,停止生长.因此早春应该灌浅水,以利升温;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或搭荫棚,或放少量水葫芦,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生长。降温措施是在蝌蚪池上面搭荫棚,种植一些葡萄或其他藤曼的植物,面积较大的池子只要遮搭半个池子。必要时可临时采用加注水温较低的外河水。一般水温应控制在32℃以下。

五、重视变态期的管理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收缩时,呼吸作用也因鳃的退化而靠肺来进行,所以不能长期潜入水中,因此,除了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外,还要把池中水放到食台区边缘。

春季投放入池青蛙蝌蚪,一般经过约45天的养殖,蝌蚪即可开始进入变态阶段。蝌蚪进入变态期后,由原来的安全水生生活过度到水陆两栖生活。这时要将变态的幼蛙及时捕捉到水较浅、堤埂坡度较大的幼蛙池中去饲养。

蝌蚪伸出前肢的时候,变态即将完成,这时还有一个很长的尾巴,其行动不便,可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将捕捉到幼蛙池中。此阶段的蝌蚪不再吃食,而依靠吸收尾部作为营养来源,所以无需再投喂饵料。

六、水质管理

蝌蚪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浅绿为最好,当水质为深绿色时,可以进行全池换水(换掉多半老水)。由于在蝌蚪养殖期间每天都在进行投喂,所以蝌蚪池中的水无需刻意肥水,只要是饲喂蝌蚪的饲料适量时,水自然变绿。

青蛙养殖连载五:幼蛙及成蛙的养殖

当青蛙蝌蚪陆续变态上岸时,青蛙养殖也就要从原来的蝌蚪养殖转化到幼蛙养殖当中来了。幼蛙养殖中,下面的前两项工作是在蝌蚪养殖期间就需要做,否则真的等到蝌蚪变态了才来做,可能就会比较被动了。

一、食台的制作

为了防止饲料散落和方便青蛙采食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青蛙需要采用专门的食台。食台大小一般为长1.5米,宽1米,也可以根据场地采食区的大小来适当调整食台的大小。食台四周采用2厘米×3厘米规格的小方木条做框架,用40目的尼龙网布做底部。为了提高制作效率,一般框架用3厘米的气动射钉钉牢,尼龙网布用气动马钉钉牢。

一口约200平方米的蛙池,需要准备约24个食台,一亩地3个池则需要准备72个左右的食台。

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

二、除草

青蛙养殖池如果杂草丛生,刚变态的幼蛙就会躲藏到杂草中,投喂的饵料很难及时被青蛙发现和采食。因此,幼蛙池除了蛙池中央的休息区可以保持部分杂草外,四周的投食区是不能有杂草存在的。一些养殖户往往等到幼蛙快变态时才去除草,此时杂草已经生长得很茂盛,要除去杂草确实非常的费工费力。养殖者应该在蝌蚪养殖期间就做好蛙池四周杂草的拔除工作,此时杂草较少,清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三、遮荫

当发现已经有少量蝌蚪开始长腿并有极少数蝌蚪已经变态成青蛙时,此时应及时在蛙池的中央搭上遮荫棚。遮荫棚一般使用小的竹竿或木条作为支架,上面拉盖遮阳网。为了防止风将遮阳网吹动惊扰青蛙,拉网时应将网的四周进行捆扎好,将边角进行收卷捆扎,避免网布随意垂吊。

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_致富经青蛙养殖杜照林

四、蛙池外的杂草控制

蛙池外如果杂草丛生,容易给蛇、鼠等敌害提供藏身之处。为了便于发现敌害,养殖者需要对蛙池外的杂草也进行控制。蛙池外的杂草一般使用除草剂进行杀灭。除草剂主要使用毒性较低的农达(成分:草甘膦)。喷药应选择晴朗无风天进行,尽量避免将药液喷洒到蛙池内。

五、幼蛙的投喂及管理

发现有部分幼蛙上岸后,应及时在蛙池的角落摆放食台,并少量投料。食台上要保证24小时有饲料。当上岸幼蛙逐步增多时,应及时增加摆放食台和投喂饲料。投喂幼蛙一般选用颗粒较小的1号饲料,当幼蛙生长到个体达15克以上后,就可以更换为颗粒稍大的2号饲料。

幼蛙体质比较脆弱,惧怕日晒和高温干燥。将青蛙幼蛙放在高温干燥的空气中暴晒0.5小时即会致死,原因是高热,脱水。因此,在幼蛙刚上岸的头两天,中午烈日时应对滞留食台的幼蛙进行人为的驱赶,以免引起死亡。

六、食台的清理

青蛙食台投料后,遇上下雨,往往会导致残余食台的饵料出现霉变结块。养殖者应及时对残余饵料进行清理,污染严重的,可将食台进行冲洗,然后放到太阳下暴晒。

七、水质管理

青蛙比较喜欢在岸上活动,一般依赖池水只是保持皮肤湿润。但如果蛙池水质太脏,也会给青蛙养殖带来危害。养殖者在水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尽量勤换池水,保持池水的干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基本发生。

八、疾病的预防

青蛙的病害比较少,至今尚未发现有养殖场因病害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养殖者在养殖中也要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养殖不发生重大疾病。

幼蛙正常采食之后,即可安排进行疾病预防工作。给青蛙投喂的预防药物及营养补充剂主要有:

1、160g肽酶激安+200g三黄散,拌40kg饲料。主要通过护肝肾、排毒素、提高消化率,提高青蛙的抗病能力。

2、盛典或盛荃安消毒,因青蛙会出现相互撕咬现象,常常会引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青蛙的死亡。故建议在水温达到25度时,每月进行2次消毒。用量为:500ml盛典,用2000立方米水体;500ml盛荃安,用1200立方米水体。

九、青蛙的越冬管理

蛙类是冷血变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降到10℃以下,蛙类体温随之降低,新陈代谢减慢,开始进入冬眠期,青蛙冬眠前要做好蛙池管理,保证蛙池中长期有水,使种蛙冬眠洞穴位于较高位置,防止洞穴被水淹,影响冬眠质量,降低冬眠期的死亡。青蛙属本地野生品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强,冬眠期会自行打洞冬眠,无需人为干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