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3篇】 妇女养猪致富优秀事迹,供大家阅读。

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3篇】 妇女养猪致富优秀事迹

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 1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党员致富典型李银芬

在泉子街镇小西沟村,提起种植能手李银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年来,她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村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经过数年的打拼,在设施农业种植上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就。

53岁的李银芬,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她的梦想,直到2009年她才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村上她不仅积极参与村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还率先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嫁接和大棚温室蔬菜种植。利用远程教育学到的最新科学种植知识和技术,把蔬菜嫁接和大棚蔬菜种植搞得的红红火火,一座大棚年收入超万元,成了远近闻名大棚蔬菜种植致富女能手和技术女能手,在当地妇女群众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曾经的她,生活过的十分艰难,由于家境贫困,加之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欠了一屁股的债,沉重的债务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望着勤奋好学的孩子们,心中不由一阵一阵酸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但同时她也意识到只依靠家里的几亩地是很难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就在她苦苦寻找致富门路的时候,镇党委的同志为她送来了蔬菜种植的影像资料,于是她有了通过种植温室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想法。有了主意她便开始忙活起来,可修建大棚的钱从那里来,她犹豫了。但资金短缺并不能阻挡她摆脱贫困的想法,她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了6000多元,买回了修建大棚所需的原材料,在大家和镇妇联及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二十多天废寝忘食的劳作,大棚终于建成了。

农家的日子,庄稼要赶时节下种才行,她顾不上休息,又抢时间在大棚里种上了油白菜、葫芦、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由于第一次种大棚温室蔬菜,缺少大棚温室蔬菜的种植经验,蔬菜长势差,产量低,销路也不好。一年起早贪黑忙活下来几乎没有赚到钱,更没能还清所欠的债务。李银芬开始后悔了,原来种植大棚温室蔬菜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退缩了,不想种了,就在她心灰意冷,打退堂鼓的时候。镇党委的同志又一次来到了李银芬家,为她带来了关于介绍各地大棚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的学习资料,还给她介绍其它地区种植大棚温室蔬菜的一些实际情况。并且耐心的劝她再种一年试试,技术方面的问题由镇妇联帮她协调解决,李银芬的信心再一次被激励起来。已有空闲时间她就在家里或到文化室学习种植技术,白天在地里进行探索实践,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很快掌握了大棚温室蔬菜的种植技术。

不懂太多文化的她该怎样把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呢?就在她又一筹莫展的时候镇党委为她选派了农科技术员,手把手给李银芬指导她种植。在镇党委的协调帮助下,李银芬的种植技能提高了。这期间,她的心中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依靠科技才能致富。通过学习她懂得了“什么时间育苗?什么时间捡苗?什么时间浇水、施肥?什么时间上市能卖上好价钱?”她成功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的这一年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仅亩地的大棚蔬菜纯收入就超万元。

过惯了穷日子的李银芬握着平生第一次赚来的钱,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尝着甜头的她,第二年又在她的大棚里种了两茬叶菜、一茬果菜一年就收入了多元,不仅还清了借款,还净赚了多元。在县党政办的大力扶持下,她又修建了20座蔬菜

大棚,在这20座大棚里她不仅育了玫瑰花苗,还种植了康乃馨、彩椒等经济含量较高的农作物。

李银芬不但自己率先致了富,而且积极帮助大家致富,她先后获得州、县、镇级“致富女能手”、“女科技示范户”等荣誉称号,做为一名致富女能手,让其他妇女姐妹共同富起来不仅是她应尽的义务,也是她的愿望。谁缺资金,找她借,谁缺技术她总是手把手耐心教,还带领大家参观她种植的大棚蔬菜。目前,她已带动当地妇女群众修建蔬菜大棚150座,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能手。

富起来的李银芬并没有满足现状,她又搞起了蔬菜嫁接,并取得了成功。在她的带动下激起了其他妇女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增收致富的信心。她本人也被镇党委、镇政府聘为农民技术员,并且利用农牧民集中教育、“科技之冬”培训,在各村巡回宣讲她的致富经验。目前她已成为泉子街镇有名的大棚蔬菜种植能手。

在她几年的种植实践中,她摸索出两条成功的经验:一是依靠科技种植。为了弥补自己文化水平低的不足,她常常聘请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帮她传授技术,一点一点地虚心求教,一遍遍地寻根问地,硬是学会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一整套技术。二是立足市场,了解品种上市时期。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李银芬深知这一点,她注意收集市场信息,综合分析,降低种植成本,同时,她还精确地掌握各种品种最佳上市时期,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她的技术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

这就是李银芬,一个朴实,厚道,乐于助人的普通党员,在她身上没有多么伟大的事迹,但是却有着最质朴的情怀,作为一名普通农村无职党员,她身上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她

是一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缩影。她“引”着农村女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走在群众的前列,“逼”着她们在发展经济、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促”着她们必须做一名共同致富的战斗员,进一步增强了她们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细胞”的活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 2

女致富能手汇报材料

我叫黄香芹,是蓟县东赵乡西苏庄村的书记。今年我在种大棚蔬菜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村民们在“菜篮子”挖出了“致富经”。自己富裕不能算富裕,只有带动全体的村民致富,才是我的追求。我村现在共有50多户村民,加入到种植大棚蔬菜的行列中,全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县日光温室种植重点村,是粮畜菜结合典型示范村。目前,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为50多户,200多亩、200多棚的生产基地。一户村民如果种植一亩大棚蔬菜,年收入可达多元,共创收400多万元。今年我村被评为大棚蔬菜典型示范村。我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跟大棚蔬菜骠上了劲

西苏村是蓟县东赵乡一个普通的村落,立地条件一般,村内60户、300多人。在担任书记期间我不断地外出学访,在学访过程中过程中,发现县城蔬菜市场新鲜蔬菜存在着严重短缺,夏季一过,菜市场上小量的新鲜蔬菜几乎全部从外地运回,价格较为昂贵。我开始思忖:蔬菜是市民每天消费的“必需品”,大老远的从外地买人家的菜吃,这样的市场空缺我们不能自己占有吗?人家能搞大棚蔬菜,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搞?

我对自己认定了的事情非常执着。从我萌生了自己筹建大棚蔬菜的念头,就很快付诸行动并倾尽了自己的全力。在筹备期间,我从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入手,买了诸如《温室大棚新技术》、《蔬菜种植要领》、《科技报(农村版)》等10多套农业科技丛书,我上网查资料,请求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不断自我充实的过程中,我还积极向农业专家虚心请教,并多次到大棚种植基地进行学习、考察。“我文化程度不高,有时候人家介绍一些新技术,很难接受,回来后,反复查阅资料,到处向人请教。”那时,说老实话,我对大棚蔬菜的种植抱着必胜的决心,但是心里却一点儿底都没有,我不断在心里激励着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大棚蔬菜做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是,投资大棚蔬菜需要投资。我思谋着带领村民一同建蔬菜大棚,可就是没人愿意拿钱,担不起这个风险,但我认为没有一点敢闯敢试的劲头,什么也干不成!于是我多次找到上级的领导,四处筹措资金,终于在2008年试验性的搞起了蔬菜大棚。建成了占地4亩、4座温室大棚,带了这个头、冒了这个险!

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是有着一定风险性的,肥料的控制、病虫害的防止等等方面,如掌握不好,都可能导致种植失败,最终赔本。我没有放弃,在一再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大棚里种植的第一批蔬菜终于上市了,油菜、黄瓜等净赚了3000多元。感受着收获的喜悦,我决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于

是,又贷款上了2个标准棚,在继续种植原品种的同时,试种新品种;同时,我进一步加强管理,搞市场调查,积极跑销路。就这样,在村里人疑惑的目光中,短短1年内,我的大棚蔬菜无论在规模还是科技含量都上了新水平。一下子就走上了富裕道路。

让全村的人都有钱花那才叫带头人

在我种植温室大棚成功后,周围村民也开始改变传统种植习惯,不少村民跟着种起大棚蔬菜。我“承包”了村民产品的销路,并在技术上有求必应。我利用科技培训的机会,向大家介绍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将自己1年来摸爬滚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两年来,我在县、镇举办的培训班上介绍经验20余次,受训者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种温室大棚的信心。我终于把无形的财富给予了村民,在我们全体村民的努力中,目前,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为50多户,200多亩、200多棚的生产基地。一户村民如果种植一亩大棚蔬菜,年收入可达多元,共创收400多万元。高产、高效的新菜种,让“温室棚”真正成为乡亲们的“摇钱树”。我明白一个道理,领导干部只有身体力行,以身示范,才能真正的带动村民。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官虽小,但也是官,为官就有为群众谋利益的职责,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让全村的人都有钱花才叫真正的带头人。为了帮助村民建立大棚,我经历了多少不眠不休之

夜,现在想起来,看到村民们得到的收益,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我没有想过得到多高的荣誉,能为全村人服务,尽自己的全力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的道路,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看着村民的钱袋日益鼓了起来,日子好过了,我由衷的欣慰。此时我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提高生活的质量,建成现代化的村庄,花园式的村庄。在实施农村的“五通工程”建设中,我争取到上级的支持,投资70万元修通全村的水泥路,结束了大卡车不能进村的历史,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这条路为“永平路”。路通了,我又想到了村里人祖祖辈辈喝得咸水,让很多人的体质因为这个受到了影响。于是我又跑单位、争投资,积极筹措资金,在我的不懈努力下,2009年,人畜饮水工程正式在村里实施了,看着清澈的泉水在水龙头上哗哗地流淌,群众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我呕心沥血只为让全村的人富裕起来,提高全村人的生活质量,只为不愧对我书记的职位,共产党员的称号。村民们有钱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我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先后被评为劳动模范、优秀乡土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

接再厉,为广大群众办实事,以个体带动整体,让全村人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自己所执着的事业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蓟县东赵乡西苏村

女致富能手汇报材料

单位:东赵乡西苏村

姓名:黄香芹

日期:

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样例5 3

致富路上敢为先

——七里镇致富女能人高玉珍事迹材料

地处敦煌市西南18公里,南靠鸣沙山,西临戈壁滩的秦家湾村曾经是“风吹石头跑,黄沙漫天飞”的偏远村、落后村。近几年,秦家湾村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红地球葡萄产业,使该村成为敦煌市第一个红地球葡萄专业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谈到秦家湾村红地球葡萄产业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带领致富的村组干部,也离不开一批带领致富的能人,这其中就有一位致富女能人——高玉珍,37岁,曾担任该村妇代主任,在她的积极带领下,全村妇女在调结构、促增收,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0年以前,秦家湾村主要以种植棉花和复种大葱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农户收入不高,增收比较困难,再加上市场不景气,农户忙上一年收入微乎其微。村民想增收,快致富地期盼越来越浓,但路在何方?如何致富?让全村人犯了难。

2000年春季,市、镇两级通过市场考察,调研、实地规划,结合秦家湾村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在该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红地球葡萄。面对新产业的出现,农户们心存顾虑,尤其是好多妇女,对发展葡萄产业犹豫不定。在市镇两级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高玉珍坚信政府指的这条路子是对的,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将自家的4亩地全栽植了葡萄。在她的带动下,周围的姐妹们也相继转变了思想种植起了葡萄。

2003年,在大家的努力和精心管理下,定植的葡萄挂果了,并且在市场上还特别畅销。这一年,高玉珍家的葡萄亩均收入达到了

6000多元,初尝甜头,她全家的信心更足了,周围的农户看到她家的生活转变,种植葡萄的热情也是空前高涨,从浇水、施肥、管理等方面更加积极的学习起来,只要听说村上要来技术员进行指导,大家宁愿放弃午休时间,主动来到培训地点,虚心、认真的听取指导,高玉珍每次更是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在管理过程中,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技术员请教,希望能够学到更多技术,种植出更优质的葡萄。因为在示范带动方面作用突出,高玉珍被村民们推选为秦家湾村妇女主任。作为妇女主任的她,更是以身作责,专门购买了葡萄种植的有关书籍,进行自学,全身心扑在葡萄上。2004年她积极参加市林技中心举办的葡萄栽植、管理技术学习班,取得了葡萄管理绿色证书。经过科技培训和不断实践,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耐心学习下,高玉珍很快掌握了葡萄田间管理的各项技术要点,成为葡萄栽培管理的行家里手。

在高玉珍和一大批葡萄栽植户的带动下,截止目前,秦家湾村葡萄栽植面积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7%,仅葡萄一项人均收入达元。现在该村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远销上海、广东、湖北、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成为了敦煌名副其实的红地球葡萄专业村。

2010年2月1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