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前返乡创业,在自己创业小有成就的情况下,被村民选举为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如今,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位于贵州黔东南大山中的家乡面貌焕然一新。这是退役军人吴长霖的经历。
近年来,返乡下乡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包括退役军人在内的返乡下乡双创群体,2017年累计达到740万人。退役士兵在返乡下乡创业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他们在农村的发展和创新创业当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吴长霖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说,要带领村民壮大集体经济,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双超”目标,即人均收入超1万元,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前一个已经实现了,后一个还需继续努力。
返乡创业的第一桶金
2015年,贵州人吴长霖忙得够呛。从5月开始,他就一边忙着装修房子,一边忙着搞大棚种植。这一年,他用东拼西凑来的36万元,同周边30多户农户一起在流转来的30多亩土地上建起了大棚,种植冬季草莓,走上了创业之路。10月,他讨了老婆。新婚燕尔,妻子跟他商量:“咱们要不要也去外面度个蜜月?”面对婚后妻子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吴一口回绝,半开玩笑的说:“不要,还是跟我到草莓基地去除草吧。”他说,那个时候,离草莓上市,也就是1个多月的时间,可千万马虎不得。
这是吴长霖退伍返乡后的第一次创业,一方面关系到前期投资能否得到回报,另一方面他在乎的是村民们看待他的眼神。
吴长霖是个80后,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一个侗族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就离开了家乡,去到四川当兵。对于当地的落后,他清晰地记得,在通往县城的土路上,客运巴士又摇又晃,弄得全身都是灰。2004年11月,他乘坐绿皮车去到天府之国的兵营。12月入伍,现役期间,荣立2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等荣誉。2012年,转业回家的吴长霖,原本在黎平县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当班长。
八年军旅生涯,归来后,他仍然还是少年。经过短暂的思考,他决定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决定到外面去闯荡一番。“当时脑海中还没有要创业的想法,也没有那个意识。”经过在贵阳工作两年来的历练,他学到了金融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前往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市场。他说,“这两年在市场上打拼的收获是最大的。”
2015年4月,瞅准乡村旅游的机会,他返乡成立了贵州黎平长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启动溪谷草莓基地项目。从此走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带着妻子到草莓基地除草“度蜜月”的吴长霖,也很快就尝到了甜头。
当年11月22日,在草莓园开园采摘当天,本就有着新鲜好奇心理,再加上县委书记亲自前来捧场,于是,县城里的居民、周边村民纷至沓来,单这一天就卖了1万3千多元。
吴长霖至今仍然感到兴奋:“没想到效果会那么好。”
在当地,1万元相当于什么概念呢?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相当于老百姓种10亩地水稻的产值,而一个劳动力,通常每年也就只能种3亩,也就是3个劳动力种1年的水稻产值。而他在大棚里面种植的草莓,后来持续卖了大半年,累计销售2万多斤,收入达60多万元,接待游客1万余人,吴长霖收获了创业第一桶金,大伙儿也跟着尝到了甜头。
他说,前期30多亩地的投资,一下子就收回了成本,还净赚20多万。
2016年,吴长霖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流转土地300亩,创建黎平七彩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同时解决就业30余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132户。
之所以要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吴长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扩大基地面积,多种植一些品种。因此,这两年采取滚动投资的方式,观光园前前后后一共投了300多万。吴长霖说,由于自己搞大棚种植的技术比较成熟了,看到我们搞了一年就有收益了,老百姓自然愿意将土地流转给过来。“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称,就业创业工作对退役军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年有数十万的军人退役回到地方,大部分需要自己就业创业。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本身也非常重要,要靠自强自立,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的代表,吴长霖总结自己创业的经验时说,这得益于当时在军营当中学到的大棚栽培技术,大棚种植的经济价值很高,一亩地产值就能够达到2-3万。除了掌握了一技之长以外,部队训练还培养了自己敢想敢做的优秀品质,以及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才有了后来想到带动村民致富。
“新官上任三把火”
年轻人敢想敢拼,干劲十足,正是看到这一点,2016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吴长霖高票当选中潮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离他出去当兵正好过去12年。
中潮村是一个有着6000多人的行政村,这样的人口规模比黎平县一些乡镇的人口都多。而这里由于平原较多,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号称全县的“粮仓”。在新支书上任的第一次开座谈会,当着全村七八十位党员的面,一个年长的村干部就说:“年轻的村支书,你打算带着我们村怎么发展?”吴长霖只说一句,“话我不会说,一年之后咱们见分晓。”
不过,换届选举之前,鉴于当时最年轻的村干部都已经55岁,他决定先撤换一批村干部。“村干部队伍就是一个村的代言人、领头羊,如果连电脑都不会,还怎么当干部?”虽然当时也有阻力,但他决定,为了全村的长远发展,还是应该做好村干部的梯队培养工作,为村干部队伍及时补充进来一批素质高、有政治觉悟的年轻人。
从上任到2017年底,这一年间,吴长霖“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是,2017年3月,成立中潮村南泥湾乡村旅游合作社,定位于乡村旅游。因为这里离县城比较近,交通便利,这是其它村所不具备的优势。不过,钱从哪里来呢?这就是考验新支书的问题。
搞股份制。当时,从全村116个股东中融资80多万,要求村干部必须带头入股,每人拿出3-5万。由于发展思路得当,到了2017年底,合作社利用80多万的集资,在市场上赚了20万左右,在扣除所有支出后,盈余部分发给116户社员,股份多的社员能分到6000元。在年底的庆功宴上,他说,“我们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今天只是开端。”
吴长霖说,当时一些没有出钱的村民,还闹情绪,没有分到钱。他说,这不是政府项目,人人有份,而是做生意投资,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出资多分红自然就多,这也是为了改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
二是,5月,成立村办劳务公司,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考虑到全县有很多空壳村,没有村集体收入,需要依靠政府每年拨付2-3万的办公经费,那么何不成立公司壮大集体经济呢?这样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的形式获得了回报,另一方面,也不再需要政府每年拨付办公经费了。“去年劳务公司,做了20多万的工程,赚了几万元。”
三是,花70多万元修建了两个停车场、一个村级集体商铺。考虑到车位、门面都可以出租,于是,每个车位一两千元一年,每年门面1万一年,那么,50个车位、8个门面,就有十多万的资金。而动工那天,新支书又动员租门面的商户,要预付三年租金,这一下子就又有了十多万。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事情就做成了,如今,固定资产也增值到了100万元。
对于这三把火,老百姓评价新支书:敢想敢做。吴长霖总结自己创业干事的一大特色是,注重集体化、组织化运作。延续了他在部队时的作风,说一不二,考虑好了,说做就去做。
新支书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由于年纪轻轻就出去当兵了,十年之后再次回到家乡,是以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的形象出现。两年后,又高票当选村支书,从很多人不认识,到现在村民个个对他竖起大拇指,吴长霖只用了一年时间。
他说,中潮村村民的生活,其实并不算是太贫困,但就是经济意识比较差,老百姓的思想比较落后。
以2017年11月,合作社要流转300多亩地搞大棚蔬菜为例,当时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将土地流转了过来。而在其它村是做不到的。因为老百姓几十年如一日的种地,要将他们的土地收回来,付给他们租金,抵触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这得益于吴长霖给村民做的思想工作,逐渐改变村里人的保守思想,不再只想着种稻谷。
他说,种水稻这只能解决老百姓吃饱的问题,而根本无法解决致富的问题。如果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就相当于农民成为了业主,既可以有租金收入,每亩地600元,男劳力可以解放出来到外地务工,留守妇女可以到基地打工,每月工资一个月可以达到2000多元,还有作为合作社股东,每年还能够分红。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资源有向农村回流的趋势,吴长霖感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仅使中潮村得到了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八个村寨的发展。下一步,中潮村决定继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三变”改革,让更多的村民成为股民,增加资产收入。
新支书上任一年多来,中潮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长霖称,产业兴旺是考验村干部致富能力的最好体现,产业发展要形成“一村一品”,增加全村人民的收入。生态宜居,中潮村的发展也绝不破坏山山水水,要形成产城一体化,田园景观化的良好发展格局。
除此以外,在乡风文明方面,他说,“以前逢年过节,村子里面打麻将赌博的人很多,但是2017年春节的时候,村委会专门拿出2万元钱,搞体育活动,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第一名奖励5000元。有史以来,再也没看到有村民去赌博了。”在治理有效方面,也修改了过去的村规民约,增加新的内容,比如不赡养老人、不守信用等,要从村民自治层面进行约束。在共同富裕方面,合作社要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把思想意识落后的农民带动起来,为他们注入新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市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