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善村拉更屯黑山猪的养殖已初具规模。
位于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加善村的拉更屯是一个只有九户人家的小村屯,由于地处大石山区交通不便,前些年屯里的村民陆陆续续搬走了,无人耕种的土地慢慢失去了生机,拉更屯也逐渐变成了一个荒废的山弄。
“前面这个房子是我三叔家,以前大家常围坐在火炉旁边烤红薯边聊天,可热闹了。后来人去楼空都荒芜喽……”每次加善村拉更屯村民黄承当回忆起拉更屯的往事,都不无遗憾地感慨道。
该乡纪委书记韦英德在深入加善村田间地头对产业发展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工作过程中,注意到村民黄承当户的部分山林和土地由于搬迁出现抛荒的苗头,本着对返贫有关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的责任心,他积极向该农户宣传国家的产业振兴政策,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现在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关键。虽然这个山弄比较闭塞,但是我们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就能把这劣势转为优势。”每次蹲点调研跟走访一线时,韦英德都给黄承当鼓劲出主意,“我了解到有一种黑山猪,非常适合在我们这样的山区放养。只要品质好,肯定大有市场。等把产业规模做大,还可以再发展农家乐,这里不就能恢复往日生机了吗?”韦英德的启发让黄承当眼前一亮,看到了商机和希望。
说干就干,黄承当查询相关政策后,牵头成立了马山县瑶山部落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拉更屯的两千多亩土地和山林,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生态养殖黑猪项目,并由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品牌推广和终端销售,合作社聘用本村的群众在基地务工。
据悉,合作社养殖的生态黑山猪全部采用生态放养方式,只喂五谷杂粮和青饲,饮用的是山泉水,再加上山弄里封闭的养殖环境让黑猪的染病率很低,使其形成了绿色有机、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的优良品质,一经上市立刻受到南宁、柳州等地消费者的青睐,即使价格比普通猪肉贵,但仍供不应求。
现在,养殖基地的存栏已经繁殖母猪120头,肉猪1500头,年出栏肉猪约1200头,年产值超500万元,合作社注册的“瑶山一品黑猪”品牌还被认定为“广西扶贫产品”。
在黑山猪的养殖初具规模之后,韦英德还时常到黄承当的基地走访,并针对其聘用的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进行监督检查。在了解到今年基地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亟需解决交通不便和蓄水问题时,韦英德积极帮助他与有部门取得了联系。目前,在马山县纪委监委、财政和交通等多部门的帮助和努力下,产业路跟蓄水池的修建已经立项,待资金到位后于今年年内动工。
“非常感谢英德书记给予我的帮助,让我们的‘黑猪猪’一步一步变成了‘金猪猪’!虽然黑猪养殖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但是能让人们吃上放心、飘香的猪肉,让村里的乡亲们腰包鼓起来,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说起养殖黑山猪的心得,黄承当笑着说道。
据悉,养殖基地在建成后,拉更屯的村民除了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之外,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如今,养殖基地长期聘用加善村18名脱贫人口务工,还带动周边村的十多户脱贫户一起发展黑猪养殖,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我平时在基地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一年收入四五万,晚上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既能在家门口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比外出务工还好呢。”在养殖基地务工的脱贫户蓝平幸福满满地说。
“接下来,我会继续完善生态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实行现代化管理,积极申请高品质的认证,让生态黑猪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靓丽品牌,让我们的山村更加充满生机活力。”黄承当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无限希望。(马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