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关部署,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质量标准、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双创平台、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努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构建一个体系,促进“双创”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立足调研、基于实践、构建体系。根据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创新创业与实训模块,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讲学类课程(2学分)、学科竞赛(10学分)、跨专业综合实验(5学分)和创新创业选修课(3学分),在分类培养模块中,学生可选择最高10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坚持质量为王,建立健全由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质量反馈机制、质量激励机制、质量约束机制组成的“一标准三机制”闭环式融通化质量保障系统。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虚实结合,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持续增加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同时,增强基地的使用频率和效率;探索大学生校外实习导师指导帮扶制度,提高校外见习实习指导力度;系统布局“一专一赛”“课、训、赛、创”一体化的学科竞赛体系,并将学科竞赛竞赛项目往前后延伸;推动以“敢闯会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范式改革,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推进学生中心、实践导向、体验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落实学生中心地位,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研讨,激发创意;建立一批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引导教师将创新实践引入课堂教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遴选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在线课程建设平台;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具体问题的场景性和真实性。

实施三项计划,突破“双创”教育资源瓶颈

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自主培养,实施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创业导师培训,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引进结合,积极聘请知名校友、风险投资人、企业家等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参与创新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从中寻找、遴选、选聘创业导师;挂职锻炼,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提升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目前,学校组建一个包括全国教育专家、杰出校友、业界人士在内的110余人的创新创业专家库。实施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协同拓展计划。校内协同,实现学校各二级学院之间的课程协同,组建跨学科课程开发小组,设计、开发应对行业需求的创意课程;校际共享,通过同时异地的SPOC 教学改革实现校际创新创业课程共享;校企共研,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公司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线上拓展,吸收互联网海量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方式服务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近五年,学校组织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选修和讲学类课程共计225门,累计参加学习学生达26314人。实施“四位一体”的平台协同育人计划。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充分挖掘、拓展和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搭建了设施完备、更新及时的创新创业专项实验室系统;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建共享众创空间、实践基地、特色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实习基地等;基于企业实际业务和具体项目,构建起“学院-学科竞赛-企业”三元培养机制,与知名企业联合打造“国元证券杯”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航信杯”全国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等25项特色品牌赛事。

强化五类保障,完善“双创”教育体制机制

组建创业学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保障。组建由分管校领导为院长的创业学院,强化创业学院硬软件建设,提升创业学院内涵式发展;理顺创业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关系,建立创业学院、专业学院共享机制。设置专项经费,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加大创新实践活动专项经费投入,并实现逐年增长;建立学生创业基金池,鼓励和支持学生初期创业;鼓励二级学院设立以企业冠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扩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来源。增加管理柔性,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保障。建立用创新创业成果进行毕业论文替代等的新机制。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借力信息技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保障。自主开发“安徽财经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平台”,学科竞赛赛事信息发布、学生报名参赛、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在线专家评审、生成获奖等级及生成获奖证书,自动计算学分和成果奖励,实现竞赛项目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还包括学科竞赛成果、科研项目成果、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实现创新创业成果动态化管理,随时及时获取数据,提高管理效率。持续优化改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策划,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采用绩效评价方法实时评估创新创业成效并利用质量分析与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方案、课程和培养目标。

引进民办学校的好处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砥砺深耕,彰显双创育人新成效

全员覆盖的实践训练体系持续完善。目前,拥有安徽省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已累计入驻孵化156家项目组,400多名大学生在校园里开始自主创业,累计实际带动就业人数600多名。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8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9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233个。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增强。年均组织的双创学科竞赛10余项,近五年,我校学子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4957项,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8项,省赛金奖14项,连续7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人文社科高校第3。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国家级项目2135项,立项数量一直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796篇,涌现出一大批以张国旗、时国庆、郑庆丰等同学为代表的双创之星。共4项成果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21年本学院入选省级双创学院。双创教育为学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近五年,学校立项省级以上双创教育质量工项目3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双创教育工作的做法和实效。项目纪实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接力》在教育部第二季“我的2020-全国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专栏中展播。

(撰稿:教务处张华;审核:教务处经庭如)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