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草鱼业的变迁,可以作为水产品种养殖受时代影响变迁的代表,刚好有点资料,简单删改一下上传)
顺德池塘养鱼的历史悠久,围绕池塘养鱼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作为基石品种的草鱼贯穿其中,不可或缺,是顺德菜的重要原料之一。
草鱼,在珠三角地区俗称鲩鱼、海鲩,与鲢鱼(俗称鳊鱼)、鳙鱼(俗称大头鱼)、鲮鱼,统称为“(珠三角)四大家鱼”。顺德池塘养鱼可考的历史能追溯至唐代。据唐代段公路在广州撰写的《北户录》记载,当时顺德尚属南海郡,当地农人的池塘养鱼生产形成了对应生产力条件下的生产流程:设置鱼巢、收集天然水域鱼卵、孵化和培育鱼种、池塘蓄养成鱼、自用或上市等等。
《北户录》的记载也说明了珠三角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较高。宋朝,珠江捕捞的鱼苗除了满足本地之外,还贩运到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展开池塘养殖。据《顺德县志》记载,1923年全县鱼塘面积达26万亩,年产鱼7.8万吨,达到一个历史峰值。1999年,顺德鱼塘面积达到一个历史峰值30.38万亩,年总产鱼20万吨,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草鱼是当时的大宗养殖品种、大宗外销品种,多年来出口量(供港澳)全国最多。
如今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草鱼早变成了全国性养殖品种。顺德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不再是四大家鱼,但草鱼养殖仍然顽强地保持着市场份额,并与顺德美食文化紧密结合。考察顺德草鱼养殖发展历史,可以管窥行业发展态势,并其他品种能借鉴一二。
我们将顺德的草鱼养殖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粗放型塘鱼养殖(1949年以前)
基塘生态农业模式起源于南海郡内,即现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它是一种适应社会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农业种养模式,是岭南水乡人文历史的特有表现形式之一。既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历久弥新,对现代农业生产规划也具有极高的启发意义。
因地势之便,塘鱼养殖是顺德人的主要农产业。古代农人们摸索出了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和轮捕轮放等池塘养鱼技术,并对鱼塘建造、鱼种搭配、鱼病防治有所研究。顺德农人一度实施了具有生态先进性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等种养模式。但最为关键的鱼苗供应,长期以来只能依靠江河装捞鱼花进行培育,严重拖累了基塘生态农业种养系统的后腿。
直至1958年四大家鱼的人工繁育科技突破之前,塘鱼生产一直属于靠天吃饭的粗放型养殖。鲩、鲮、鲢、鳙名为四大家鱼,过去的时代却不能在池塘内自然繁殖,人们只能去江河之中装捞鱼花。江河流域的水文情况极大地影响着当年鱼苗的产出,进而严重影响池塘产出。这种根源上的限制让塘鱼生产所得有限,顺德的先辈们遂将塘鱼养殖与塘基作物种植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基塘生态种养农业这一模式,譬如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
古代顺德农人发现蚕砂是很好的鱼饲料,而塘泥又是很好的种植业肥料,于是有意识地将基面种植和塘鱼养殖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良性生态循环。一度因为水果的经济价值大,许多人选择了在基面上种植果树,例如在明代一段时间内,顺德的基塘农业以果基为主。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澳门成为中外贸易场所,国际市场对蚕丝的需求急剧增长,人们又在基面上种桑养蚕获利,桑基面积又超过了果基。桑蚕种养业最先兴起于顺德的龙江堡龙首村和龙山堡沙富村,后来逐步扩展至平步、鹿门(现今顺德区大良大门)一带。明代万历年间,顺德的桑基鱼塘面积达十万余亩。
清初,朝廷厉行“海禁”,曾令顺德桑蚕生产停顿,但到了乾隆年间,广州成为清朝封闭海路之后留下的唯一对外贸易港口,顺德因此再得地利之便,桑蚕业重新发展,且生猛无比。最鼎盛时期,顺德全域桑地面积达66.5万亩,为广东省桑地总量三分之一,是省内蚕业中心,缫丝厂、钱庄随之并起,工商业繁荣,饮食等消费业兴旺,催生出了百年来一直被津津乐道的“南国丝都”、“广东银行”。以基塘立体种养模式为基础形成的缫丝产业链,曾让顺德的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并影响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诸多地区学习应用此种模式运营经济。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顺德缫丝产业链也因此遭受重创。至抗日战争时期,顺德经济遭受日伪军大肆掠夺,粮荒严重,鱼价大跌,100斤鱼换不回50斤大米,顺德农人被迫放弃生产,大量基塘荒废。1944年,蚕丝出口门路断绝,顺德基塘甘蔗种植业开始兴旺,至1947年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创造了一个历史高峰,但随后因税收加重、压价收购、渠道不畅等等因素,甘蔗种植面积锐减。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政府一度大力扶持,但桑蚕业终是天时、地利不再,很难复现往日那种“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盛况。“蚕壮桑茂鱼肥大,塘肥基好茧丰收”,数百年基塘农业所孕育的顺德特色农耕文化,遂成为顺德人永远的美好记忆。
回顾顺德传统基塘农业的数百年历史,毋庸置疑,因科技水平限制,1958年之前的塘鱼生产并不能称之为促进产业兴旺的主角。比起创造了旧时代经济辉煌的缫丝业、蔗糖业,顺德塘鱼生产略显逊色,但将其放置到基塘生态农业种养系统中,却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力地构成了顺德岭南水乡的人文历史特色。而这综合而得的人文历史,现在还能为现代顺德的绿色生态发展提供思想养分。
--草鱼成为顺德塘鱼生产的主角(1950-1990年)
科学家突破池养鲢鳙鱼人工繁殖技术难题后,顺德的鱼苗场率先实现了草鱼的人工繁殖孵化,紧接着,以草鱼为池塘主产品种、投喂青饲料为主的养殖模式在顺德全面展开,并向全国推广。1950-1985年长达三十五年的历史时间内,顺德鱼年产出的绝大部分上调国家,为解决我国食鱼难做出了贡献。而顺德草鱼也在此过程中创下了名头。
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育技术突破之前,全世界的池塘养鱼的种苗来源全部依靠江河装捞。我国鱼苗产区集中在珠江、长江流域,每到生产季节,全国各地采购人员集中在产区“抢购”鱼苗,1951年,广东一尾3-4厘米的鱼苗售价4角,可买3斤多大米,可谓天价。过份装捞野生鱼花会破坏江河自然生态,但如果不装捞野生鱼花又不能发展新中国的池塘养鱼业,更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和当时的出口创汇需求。国家对此极其重视,敦促和鼓励全国各地水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单位积极探索家鱼人工繁育科技。
1958年6月4日,世界上第一批由池养鲢鳙鱼全人工繁育孵化的鱼苗在广州问世。科学家钟麟团队从立项到成功,经过了五年艰难求索,率先解决了池养家鱼人工繁育这一世界性难题。从此,我国依赖江河装捞家鱼花的历史即将结束。同年,广东水产部门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将该项技术向全国推广和展开培训,顺德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池塘养鱼重点区域,迅速地消化吸收了技术,1959年,顺德勒流鱼苗场实现鲢鳙鱼人工孵化,1960年,伦教鱼苗场实现草鱼人工繁殖孵化,1961年,杏坛鱼苗场人工繁殖鲮鱼和龙江鱼苗场人工繁殖黑鲩成功。1965年,顺德全域结束天然河道装捞鱼花的历史,实现全人工繁育生产鲮鱼花5亿尾,草鱼花1亿~1.5亿尾,鳙鱼花4500万~5000万尾,鲢鱼花3000万尾。不单不用天然河道装捞鱼花,而且此后多年还有余力向县域外供应人工繁殖鱼苗。
家鱼人工繁育技术突破解决了稳定生产的问题,为高产养殖奠定了基础。为了实际达成高产养殖,当时的广东省、顺德水产科技推广部门还展开了池塘养鱼模式调整和推广等工程。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顺德养鱼户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塘鱼养殖经验,经当时的水产科技推广基层单位试验总结:有草鱼为主混养法、鲮鱼为主混养法、福寿鱼为主混养法、综合养鱼方式。其中综合养鱼方式延续了传统基塘立体生态农业的做法,包括:鱼-桑-蚕-鱼,鱼-蔗-鱼,鱼-菜-鱼,鱼-畜-鱼,鱼-禽-鱼等模式。
在人工繁育家鱼的科技突破之后,这些养殖经验也随之更新。相对四大家鱼之中的其他三个品种,草鱼具有的生产和经济性能优势如下:长速快、出肉率高、饵料来源方便、适宜集约化养殖、可常年捕大留小、商品鱼个体较合适、适宜长途活水运输、全国和出口需求量大等等。于是,综合考虑生产和市场情况,在诸多池塘养殖模式之中,促使草鱼高产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渔业生产者的主攻方向。
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倡导)主攻草鱼,促其高产,在普遍推广“多级养殖、轮捕轮放”方法同时,针对草鱼价格高、产量低、市场供求严重脱节问题,在草鱼的养殖方式和技术措施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常年抓种苗培育、分级标粗育养、饲料投放和病害防治,促使草鱼产量大幅度提高。1980年(顺德)全县草鱼平均亩产增26公斤,比1978年增长35%。其中陈村公社增长幅度最大,1980年平均亩产草鱼增53.9公斤,比1978年提高1倍。全县经过大面积推广养殖草鱼新措施,使其产量在塘鱼总产量中占据最大比例。草鱼放养密度从传统的每亩成鱼塘40~50尾,增加至1980年代初中期的每亩200~400尾。
这个历史阶段,新中国百业待兴,粮食紧缺,国家虽然每年奖励10000~15000吨谷物饲料,但实际投入塘鱼生产不多。主要采取如下方法解决养鱼饲料:甘蔗、稻谷、桑蚕、畜禽业与塘鱼生产并举,综合利用获得塘鱼肥料、饲料;1970年代初,全县每年在塘鱼生产旺季(主要是草鱼生长旺季)动员五六万人,万艘小艇外出割草,寻找青饲料,各公社、大队利用河边、塘边及闲散土地种植青饲料;此外,利用耕地,冬春多种蔬菜,春夏多种玉米,夏秋多种瓜豆、太阳麻等作物,为塘鱼提供青饲料;全县推广种植优质高产青饲料——象草,1976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1988年种植象草38395亩,尤其能满足草鱼养殖需求,为塘鱼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1964年顺德建立了第一家饲料厂(容奇镇粉面饲料加工厂),1981-1983年,有10个公社建立了10家颗粒饲料加工厂,年产配合饲料1000吨(不全是鱼饲料),此时配合饲料生产还处于摸索阶段,应用不多。
据《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技术》(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广东省水产局资料汇编)记载,1983年在顺德县勒流区开展“珠江三角洲连片鱼塘高产综合技术试验”,俗称“万亩片”,试验的第一年,万亩连片鱼塘区域由1982年平均亩产799斤的基础上,提高到了1983年的1254斤,主养草鱼,且草鱼产量平均亩产达328斤,比上年增加了69.5%,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产记录。饲料来源方面,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等基础饵料、青饲料为主,增加精饲料(豆麸、谷物、蚕蛹、麦糠等)和颗粒配合饲料投放量。万亩连片鱼塘区域平均每亩鱼塘有新鲜象草4000斤,此外,养鱼户还利用自留地、蔗地和花生地等种植蔬菜、萝卜、玉米和花生,除自食部分,大部分都用作养鱼的青饲料,有时还采集一些茜草和地草,以弥补不足。颗粒配合饲料使用了630吨。
据《珠江三角洲万亩连片鱼池高产综合技术试验工作总结》(勒流万亩片课题组,1985年)资料记载,根据需要和可能,着重从现有的养殖品种去探索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要求在普遍挖掘各类鱼塘增产潜力的基础上,主养草鱼,积极发展优质品种,充分利用水体、饲料及鱼与鱼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最后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多收的目的。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两年的试验结果,各类鱼都有了明显的增产。1984年的产量中,按产量组成分析:草鱼30%,从原来第三位跃居榜首;鲮鱼占28.5%,由原来第一位降为第二位;鳙鱼占18.5%,由原来第二位退居第三位;鲢鱼占11.1%,由原来的第四位退居末尾;其他混养鱼类占11.9%。
据《顺德县鱼塘生产经验汇编》(1985年,顺德县水产畜牧局)记载的高产记录,杏坛逢简乡渔农梁二妹,是我区养鱼技术水平较高的养殖专业户之一。从1981年起承包一口鱼塘,面积8亩,排灌条件较好,增氧设备比较齐全。她采取以草鱼为主,多品种混养、合理密养、轮养和套养的养殖方法,种植2亩多象草,精青饲料结合解决鱼塘的饲料,精心管理,积极预防鱼病等综合技术措施。1984年12月9日至1985年12月8日止,该口塘共收获塘鱼33898斤,减去鱼种9506斤,亩净产3049斤,其中收获草鱼占比36.24%,鳙鱼17.92%,鲮鱼8.59%,鲢鱼5.37%,鲤鱼2.09%,鲫鱼7.81%,福寿鱼12.62和其他鱼类9.36%。总收入38982.7元,除开支出纯收入14928.7元,亩纯收入1866.09元。全程没有使用颗粒配合饲料。
综上所述,1958-1990年,顺德区塘鱼亩均产量提升到了1990年的546.50公斤,草鱼是其中主要产品,青饲料为主、精饲料和颗粒饲料为辅是饲料使用方式。这个历史阶段顺德塘鱼生产重点是草鱼的增产养殖,主要利用象草等青饲料,次以谷物精饲料,辅用颗粒饲料,主养草鱼实现高产、增收。
因为这段曾经大量割草喂鱼的历史,顺德养殖的草鱼在养鱼户的口中获名草鱼。当时顺德生产的大部分草鱼以广州为中转地,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大量出口供应香港和澳门,一度是国内塘鱼出口最多的县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当时消费者的心目中,卖鱼佬出售的顺德草鱼就是优质水产的代称。
--竞养时代,顺德草鱼生产减少(1991-2001年前后)
这个历史阶段华南各省区经济发展迅速,水产养殖业也相当活跃,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全面开花,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整,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水产养殖模式。这个时间段,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顺德越来越多的利用青饲料养殖草鱼的农户转向投喂颗粒饲料的高密度养殖模式,甚至是转产。
随着科技和产业发展,利用青饲料、谷物饲料为主饲养草鱼的生产模式,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内逐年减少,这是综合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具体到顺德而言,一是国内其他地区四大家鱼产量上升,市场竞争压力下,很多养鱼户陆续转养高值的名优新水产品种;二是饲料工业推动配合饲料广泛应用,逐渐改变了塘鱼养殖模式;三是工商业发达以后引发的农业挤出效应,鱼塘减少,塘租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