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理盐碱化,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着卓绝努力。有的地区专注于土壤改良,也即是利用深挖出的正常土壤覆盖在盐碱土层上。有的地区尝试培育耐盐碱作物,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海水稻”就是这一方向的成功案例。
而还有一种颇为创造性的设想认为——既然盐碱地的表层积蓄大量盐碱,那么在盐碱地开挖水塘灌入淡水,岂不就可以溶解盐碱,形成了一个咸水环境,在这样的水塘里养殖海鲜,不也是可以实现利用盐碱地的目的吗?
您还别说,这种思路倒的确可行,在我国甘肃省景泰县,利用改造的盐碱地挖掘鱼塘养殖海鲜南美白对虾的尝试,已经推行了多年。
缺水当然恼人,可水太多也不好消受
景泰县历史上并非盐碱灾害频发地区,在1974年以前,毗邻腾格里沙漠的景泰县主要的苦难来自于土地的干涸和荒漠化,这里虽然紧邻黄河,但主要的耕地都在高处黄河700多米的景泰川上,黄河水滚滚流淌却不能用来灌溉,所以在当地,又有“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的民谣。
1974年,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竣工,通过13座电力提水泵的接力上扬,黄河水被提升472米后,终于可以浇灌景泰川低矮处的30万亩荒地。10年后,提灌高度更高的景泰川二期工程开工,不仅又在景泰川改造了50万亩良田,还穿过腾格里沙漠给戈壁的民勤县供了水。得到充足农业用水的景泰川一改黄沙遍野的旧貌成了塞上江南,景泰人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比蜜还甜。
然而好景不长,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如人们期盼的那样持续向好。景泰川虽然地势很高,但也总有低矮的地方,黄河水灌溉虽然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但灌溉用水深入土壤深层后,总会以地下水的形式向川上低矮的地方汇聚,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溶解携带了土壤中的大量矿物质无机盐。从80年代中期开始,景泰川上的五佛乡、草窝滩乡等6个低矮乡镇的地下水位不断抬升,水中的矿物质也随着烈日蒸发不断向地表移动,最终产生了一个面积超过6700公顷的盐碱区,一些乡镇的耕地盐碱化达到了2/3,几辈子都因为缺水而贫困的景泰人,居然因为水太多导致的盐碱化再次返贫。
治理盐碱化该咋办?养虾!
为了解决景泰县的盐碱化问题,当地尝试了多种举措,既然盐碱是被水带来的,那么治本的办法就是减少盐碱区域的地下水水位,比如在景泰川的灌溉区使用更科学的滴灌取代大水漫灌,在低矮处的乡镇挖掘排水渠和地下暗管导出多余水分。而治标的办法则是改良表层土壤,也就是在已经盐碱化的耕地是再覆盖一层没有被盐碱化的土壤来“抬田造地”。
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忽然意识到,如果把盐碱耕地改挖为鱼塘,就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挖掘出的土壤是没有被盐碱化的深层土,可以用来给周边的耕地“抬田造地”,而从地下抽水灌满水塘的过程,也正好可以消耗过多的地下水,而加上水塘里水体的自然下渗透,还能把表层土壤里的盐分重新带回地下,而在鱼塘里养殖水产,本身也是为当地居民增收的好办法。这就是景泰县在2015年提出的“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方针的初衷。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景泰县在盐碱地挖水塘后灌入的地下水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盐度,水塘土壤里的盐碱也会溶入水中,但由此得到的咸水和海水还是两码事。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比较恒定的,很少出现剧烈的波动,但盐碱地(以及它地下的盐碱水)恰恰相反,存在着pH高、碳酸盐碱度高、离子系数高和水质类型繁多的“三多一高”特点,不同地区的盐碱水水质又千差万别,我们国内的盐碱水就至少有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和氯化盐型,细分下来至少有十几类水质,有的水质里,某种离子比海水高几十倍,有的离子又比海水少得多,直接用这样的水体养殖海洋生物显然是不可能的,除了必要的水质提纯之外,还必须要添加海水晶等成分进一步增加盐度。而景泰县在盐碱地挖水塘搞水产养殖的最终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治理盐碱,在这里养殖海水对虾,那不是和治理盐碱的目标相悖了吗?
这其实和当地养殖的海水对虾——南美白对虾的超强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种原本分布在南美南部近海的对虾拥有对盐度的广泛适应,野生南美白对虾经常在河流入海口的“汽水区”活动,甚至也会直接进入淡水河流觅食,盐碱地挖掘出的鱼塘里略高于淡水的盐度对纯正的淡水鱼或许是个挑战,对纯正的海洋生物也并不适宜,但在南美白对虾看来,却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环境,在既不新增加土壤中盐碱物中总量、又无需进行大规模水质改良的前提下养殖南美白对虾,自然就是景泰县的最佳选择了。
实际上,用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的例子不止甘肃景泰县这一例。在国际上,最早使用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的当属前苏联,整整100年前,苏联人就开始往盐碱地里灌注地下卤水养殖海水鱼虾蟹贝,东欧国家、美国、印度和以色列也都进行过过差不多的尝试。
治理盐碱化,更要因地制宜哦
而在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尝试也不乏先例,其中最成规模的当属东部沿海地区的盐碱地改造工作。这里的盐碱地成因和景泰县完全不同,它变得盐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海水,不管是山东江苏的泥沙造陆,还是河北天津的海水入侵,盐碱的罪魁祸首都是海水,土壤里的盐碱物质也主要是海水遗留下来的氯化物,这样的盐碱地或地下卤水只要调节一下盐度,是可以做到非常接近真正的海水的,而且这里要补充新的海水也很简单,养殖过程中的换水成本很低,在这里进行的也大多是真正的海鲜养殖,但是因为这些地区本身就靠近海,所以它“利用盐碱地养海鲜”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而像东北松嫩平原的盐碱地区,主要成因是因为晚更新世时期的松辽分水岭抬高,嫩江一度失去了入海水道,大量积蓄的水和水中盐碱物质也就在松嫩平原聚集,水流走后,盐碱留了下来。这里的低平原地区还是可以通过水的冲刷让土壤表层的盐分重新回到地下,所以这里进行的大多也是偏淡水类的养殖,其目的也是为了最终解决掉盐碱化。
在治理盐碱化这项工作上,景泰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它也和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方案一样,为全球的盐碱化治理难题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不过,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盐碱化是由许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产生的,对它们的利用、改造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或许,景泰县的成功案例并不在于“盐碱地可以养殖对虾”这则创举本身,他们因地制宜又科学统筹的治理思路,才是对其他盐碱地区治理工作更有意义的启迪。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