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充分发挥渔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碳汇渔业,为实现碳中和再做新贡献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2020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在渔业领域,唐启升院士所倡导的“碳汇渔业”,对我国及世界食物安全和减少大气中CO₂等温室气体含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值得未来世界各国联手推动的全球工程。

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

为进一步推动碳汇渔业发展,更好发挥碳汇渔业对蓝色低碳经济服务和支撑作用,助力脱碳减排、推动绿色发展,9月8日,由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功能实验室承办的 “发展碳汇渔业科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荣成顺利召开。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唐启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守攻,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 李书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王小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英杰,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 王清印,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郭鹏,山东省海洋局二级调研员 武云凌,威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军伟,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邢海文,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倪国良,荣成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鑫,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局长 张建华,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 王向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 金显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解绶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党组书记、副所长 谷孝鸿,复旦大学教授 陈家宽,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赵美训,海南大学教授 王爱民等科研院所专家、高校专家、企业、媒体代表共计 90 余位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致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表示,我国是渔业大国,渔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制约渔业碳汇的关键因素,“碳汇渔业”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生物吸收水体中的CO₂,并以收获、沉积等方式形成碳汇,是渔业绿色发展和拓展渔业碳汇的重要方式,对加快实现“碳达峰”这一国际承诺和宏伟计划,服务“碳中和”目标具有巨大意义。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脱碳减排、绿色发展”,专题设置当前碳汇渔业领域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成果体现碳汇渔业领域前沿学科和最新进展,传播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模式。相信与会的专家学者通过交流,能进一步把握当前碳汇渔业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碳汇产业亟需核心技术和难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碳汇渔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致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在致辞中提到,2009年唐启升院士前瞻性的提出渔业碳汇概念,引领了我国碳汇渔业的发展,目前山东省在碳汇渔业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山东省海水贝藻养殖年均产量450万吨以上,每年可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为25万-30万吨,相当于每年移出110万吨CO₂,直接节省造林价值近10亿元。山东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共治,积极推动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结构、布局绿色化,建设绿色渔业示范园区,打造绿色高质量渔业技术体系。“十四五”期间,山东更要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科学布局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动碳汇渔业和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致辞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表示,碳汇功能就是渔业生态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渔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总的来看,目前渔业碳汇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应用理论、模型标准、计量方法等,渔业碳汇增汇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集成和提升,渔业碳汇交易系统尚未建立。下一步有必要整合全国渔业碳汇研究优势力量,系统开展渔业碳汇评估方法学、交易体系关键技术、海洋碳汇增汇技术等系统性科技难题的研讨,多角度探索建设贝藻类增养殖、滨海湿地、海洋牧场、大型藻场、稻鱼综合种养、淡水大水面生态渔业等领域研究和示范推广,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做出“渔业贡献”。可以说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逢其时。

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主持上午的研讨会

主旨报告

报告主题:充分发挥渔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碳汇渔业,为实现碳中和再做新贡献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唐启升院士

渔业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渔业碳汇则是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CO₂浓度效应的渔业生产活动。2019年CO₂浓度有史以来最高,拉响全人类的红色警报。因此实现“碳中和”是一项历史任务和职责,中国碳汇渔业必须为此再做新贡献!唐院士建议: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框架下,以生态养殖模式为主,建立碳汇渔业示范区;对渔业碳汇扩增潜力开展专题研究;开展碳汇渔业交易类型、机制和市场研究与实践。“碳汇渔业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渔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彰显食物供给和生态服务两大功能,能够产生一举多赢的效应!”唐院士提到。

报告主题:双碳目标下的碳汇林业发展

报告嘉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守攻院士

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首次突出强调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产生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与实践。最新研究表明,森林固碳作用明显,是一个净的碳汇。因气候、降水、极端气象等自然问题使得人工林增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双碳目标下,张守攻建议:统一森林碳汇计量和潜力的计算方式,构建完整的碳计量体系;统一生态系统类型面积的统计口径;建立全周期、多功能、可持续的森林经营体系;对未来造林适宜区及造林树种选择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测,加强未来潜力预测方法的研究;量化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的影响。

报告主题: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报告嘉宾:中国海洋大学 赵美训教授

边缘海是重要碳汇,但其不确定性大。海洋主要通过在海水中积累无机碳、与大洋交换、有机碳汇三个途径吸收CO₂。有机质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降解和老化,搬运时间越长,降解越多;同时渔业相关过程对有机碳汇也有一定的影响。

赵美训教授建议:发展和确定海洋尤其是近岸碳汇计算方法与标准;改变河流沉积物输送下降趋势并增加河口有机碳埋藏;评估我国近海海底拖网对沉积有机碳的影响,兼顾渔业产值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经济效益;量化养殖有机碳汇过程,尤其是溶解有机碳增量,兼顾双碳目标和健康海洋。

议题一:养殖系统碳汇形成机制及支撑碳中和科学途径

报告主题:淡水养殖的碳汇功能

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解绶启研究员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是低碳排放产业,其占地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还可以捕获、封存碳,且碳足迹可进行碳汇交易,因此发展水产养殖可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水产动物产品生产则是低碳之路。淡水渔业的贡献不仅是食物,还有碳等营养盐的移出,不投饵养殖是移出营养素的重要方式;CO₂——藻——鱼的养殖模式可有效延长碳沉积、养殖短食物链的品种可加快碳沉积。如何增加养殖业的碳沉积,解绶启研究员建议:选择利用效率高效的品种品系;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优化池塘生态系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加强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减少能耗;增加养殖减少捕捞,增加碳源,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碳汇。

报告主题:海洋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扩增途径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蒋增杰研究员

海洋渔业是十二大主要海洋产业之一,其中海水养殖是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碳汇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以贝类藻类为主,总产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从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中,贝类和藻类的碳汇能力非常出色。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蒋增杰研究员建议:海水养殖碳汇是渔业碳汇重要的组成部分,碳汇功能的发挥需要从生态系统维度考量,形成碳汇增量;发展基于养殖容量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拓展深水养殖新空间是实现海水养殖碳汇扩增的有效途径。

报告主题:关于淡水养殖业减污降碳增汇路径的思考

报告嘉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 王洪良 主任代张依章研究员汇报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

淡水养殖碳汇与养殖模式、养殖种类等密切相关,要推动淡水养殖的降碳增汇。王洪良研究员建议:探索淡水养殖降碳增汇协同机制,构建“零碳排放”,甚至“负排放”淡水养殖模式;研究淡水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科学评估淡水养殖碳汇功能;以生态养殖和尾水循环利用为核心,推进水产养殖废水低碳治理;推动“清洁能源+水产养殖”绿色产业升级,探索新型生态养殖路径,提高生态渔业品牌质量。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主持下午的研讨会

议题二:增殖与休闲渔业碳汇形成机制及支撑碳中和科学途径

报告主题:增殖放流对海洋牧场碳汇的扩增潜能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秦传新副主任代 李纯厚研究员 汇报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

海洋牧场是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人工营造的小型生态系统,其碳储量包括生物体、水体、沉积物三部分,其碳汇也应该包含生物体碳汇、水体碳汇和沉积物碳汇三部分。海洋牧场通过生物增殖来增加生物泵的碳储量,通过捕捞将固碳生物移除,实现海洋牧场海域海洋碳汇张力的扩增。人工鱼礁的投放提高了空间异质性的程度,可能导致生态位分化,人工鱼礁影响着原生生物共发生网络的复杂度和稳定性。根据不同区域增殖生物行为特征,筛选最佳鱼礁材料,设计最适鱼礁规格、孔径等,可以提高增殖物种在区域内的生物量,提高BCP的张力。另外,其自身的附着生物藤壶、贻贝、藻类等生物所能形成的碳储量和碳汇不容忽视。

报告主题:我国海藻场分布现状及其在海洋牧场碳汇中的作用

报告嘉宾:上海海洋大学 章守宇教授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我国海藻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生态功能主要有净化和改善海水质量、可作为优良栖息地、维系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成为沿岸水生动植物种质库、增加海洋碳汇强度,改善大气环境。海藻场也是海洋牧场中的重要生境,其以实现海洋牧场的生物资源增殖养护为目标,提升海洋牧场的生物资源增殖养护效果、优化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产出功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海洋牧场特定区域,修复、重建或营造的大型海藻丛生场所。增强我国海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章守宇教授建议:加强海藻场科学管理、海洋牧场建设和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落实大型海藻生态补偿金和绿色产业扶持机制,推动大型海藻相关的碳循环、碳足迹、碳计量、碳交易等深化研究。

议题三:渔业天然水域碳汇形成机制及支撑碳中和科学途径

报告主题:近海渔业资源与碳汇——基于捕捞人工干预下的渔业碳汇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单秀娟研究员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近海渔业资源衰退, 捕捞碳移出的数量有所减少, 但仍然是影响海洋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渔业种群数量减少,其代谢产物等沉积也随之下降,使封存于水体和海底的碳减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渔业的碳汇功能。营养级下降、食物链缩短、食物网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大型高营养级的底层鱼类的缺失等导致对碳汇的贡献大大减弱。增殖放流可增加水体中的渔业资源现存量,是恢复和增强海洋捕捞业碳汇功能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的增殖放流多是短生命周期物种、“一代回收型”,生长迅速,增汇效果明显。

提升渔业碳汇可以通过控制海洋捕捞,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增殖放流,优化资源结构;控制捕捞努力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报告主题:海洋微生物介导的碳汇及其环境效应

报告嘉宾: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刘纪化研究员

海洋溶解有机碳库中,有一类难以被降解的,能在海洋中存在几百、上千年的溶解有机碳,被称为RDOC(惰性溶解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储量很大、多样性极高、单分子浓度极低。富羧酸脂环族化合物、稳定岛、类腐殖质荧光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惰性有机碳。“微型生物碳泵”(MCP)将活性溶解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从而把碳长期储存在海洋里。海洋中充满了微生物,他们在全球尺度上起着营养循环和气候调节的作用,是环境问题和气候调节的重要驱动者。

议题四:碳汇方法学、标准体系和碳交易体系建设

报告主题:生物碳汇应用与管理

报告嘉宾:复旦大学 陈家宽教授

联合国《蓝碳报告》指出,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是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水生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渔业生产活动可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CO₂,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实现碳汇。碳汇渔业正是利用渔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促进吸收水体中CO₂与储存,同时又是通过食物链生产更多和更好生物产品的高质量渔业活动。应用好生物碳汇,我们要科学认识生物碳汇的功能,深度了解生物碳汇的作用,解决生物碳汇应用中的科学问题,建立生物碳汇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报告主题:应对气侯变化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报告嘉宾: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陈光程研究员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

多个国家在其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提到滨海湿地,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滨海区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之一。我国红树林“蓝碳”资源管理的特点不是“减排”,而是“增汇”。我国有限的资源量,使得红树林无法像全球尺幅那样提供同样重要的碳汇贡献,在有限的滨海湿地资源基础上开展的管理活动(如生态修复)产生的增汇效益也有限。推进蓝碳碳汇市场的发展,陈光程研究员建议:海陆统筹推进滨海湿地的全面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湿地碳汇作用;重点关注湿地生态功能,发挥滨海湿地在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通过市场交易机制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拓宽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来源渠道。

报告主题:渔业碳汇标准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张继红研究员

事项养殖水产注意技术有哪些_水产养殖技术注意事项_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碳汇计量标准是评价渔业碳汇生态效益的基础,是量化渔业活动在双碳目标中贡献的基础,是科学制定减排政策、生态补偿等的基础,形成国际认可的渔业碳汇标准体系是发展渔业碳汇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立渔业碳汇标准需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解决“大型藻类长久碳汇”、“贝类的源/汇效应”、“RDOC的测定方法”等存在的争议问题。形成渔业碳汇计量的标准体系涉及到海水养殖、淡水养殖、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从碳储量、碳汇计量来逐步形成碳汇项目的方法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