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网红经济是指网络红人在社交媒体上聚集流量与热度,通过对广大粉丝进行营销,将粉丝的关注力转化为购买力,从而实现流量变现的一种商业模式。近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条件稳步提高,加之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服务在农村地区不断普及,不少中国农民像甘友琴一样成为“网红”,由此产生了农村“网红经济”。网红经济对乡村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在最传统的农村生产环境中,利用先进的经济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1 年 3 月 4 日,在舒城县南港镇公义村钱元玲家庭农场,钱元玲(左)和爱人杨荣伍一起直播。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 摄
在搜索引擎“百度”中输入关键词“巧妇 9 妹”,几十万个搜索结果弹框而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巧妇 9 妹”居然是一位农妇。
她的真名叫甘友琴,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农村。与大多数“网红”不同,甘友琴相貌平平,也没有夺人眼球的才艺,说话还带有浓重的口音。出名前,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甘友琴的知名度仅限于自己居住的村子。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因为几段小视频而改变。
2017 年 5 月,甘友琴的丈夫和侄子随手拍下她在田间劳动和制作当地特色美食的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之前在手机上看到过一些关于农村的视频,家人一时兴起就想让我试试。”甘友琴说。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农村生活场景,憨厚朴实的形象,加之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效应,甘友琴的粉丝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在数十个网络平台上的粉丝数量累计近千万,成了农民“网红”。
直播期间,有网友留言希望能品尝到甘友琴家种的新鲜果蔬。于是她又开起了网店,并寻找物流企业合作,一步步摸索着如何通过互联网将农产品卖出去。
去年 4 月,甘友琴在直播中推介了当地生产的一种柑橘,短短 24 小时就卖出了 6 万多斤。自开始经营电商业务以来,甘友琴自销和代销的农产品销售额已突破 1000 万元。
近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条件稳步提高,加之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服务在农村地区不断普及,不少中国农民像甘友琴一样成为“网红”,由此产生了农村“网红”经济。网红经济对乡村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在最传统的农村生产环境中,利用先进的经济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村里有了发展“新动能”
沿着临沂路一直往南走,便到了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街道金家沟村。码头上堆满了牡蛎,渔民们正忙着进行分拣,经过冲洗、净化、打包、发货等流程,这些牡蛎最终被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现在正是牡蛎收获的季节,我们的牡蛎个头饱满、肉质紧实,在网上卖的很好,现在每天能卖出一万多斤。”金家沟村村民金洋激动地说,这两年依托直播带货等各种电商平台,他们养殖的牡蛎销量一路走高,2020 年在网上销售额近 200 万元。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据金家沟村村书记金勇昌介绍,以前,全村大部分家庭都以出海捕鱼为生,但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村民们开始转产转业,不少渔民开始从事水产品养殖、加工,并尝试在网上销售。
“去年,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公布淘宝村名单,日照有 5 个村入选,我们村就是其中之一。”金勇昌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自己觉得意外又惊喜,虽然村里有很多人从事网上销售,但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
随着“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家沟村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目前,村里有渔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也有海产品加工厂,还将建成优鲜汇电商供应链基地,这些都能给村民提供就业机会。”金勇昌介绍,现在就业机会多了,很多家庭妇女不用外出务工,坐在家里就能挣钱,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为了提升村民“直播带货”技能,增加村民收入,金家沟村委会积极搭建平台,举办了“金家沟党总支引领网红经济发展座谈会”,并邀请“网红”给村民们进行培训。同时不断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支持优鲜汇电商供应链基地建设,打造电商全产业链,采取多种措施助推“网红经济”发展。
“网红经济”为金家沟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金勇昌介绍,多年来,金家沟村依靠出租加油站、商贸中心和农贸市场等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租赁经济”。随着“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打造了金家沟村的新产业、新动能。下一步,金家沟村将继续探索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金家沟村的力量。村里的网红“新活力”,充满更多可能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11 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 2.97亿,城镇网民规模为 7.14 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城镇人口达到 9.02 亿,同期乡村人口则为 5.10 亿。按网民规模计算,城镇网络渗透率为 79.16%,而同期农村网络渗透率仅为 58.24%。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的网络用户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空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较低,农村内容在互联网平台是显著缺失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了“新农人”充分展示自己与家乡的机会,也向外界打开了一个观察新时代农村的窗口。
“农村题材”越来越受热捧
除了推销农产品,网络也成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平台。中国中部省份河南省郑州市的付永、柴现恩、张详威三位农业技术专家和七名谙熟新媒体技术的年轻人成立了“付老师种植技术团队”。他们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制作视频、图文,教农户如何不用除草剂除草、如何施肥。每天还有许多农民向他们私信提问:“我家菜根烂了怎么办?”“为啥俺的西红柿长不大?”“怎样让弯黄瓜变直?”……
“起初,我们担心农民上网的积极性不高,但后来我们发现文章点击量越来越大,而且很多读者还主动向我们咨询各种农业技术问题。”付永说。
截至目前,“付老师种植技术团队”在互联网平台上已拥有 70 多万粉丝,每个视频产品的播放量平均在 30 万左右。
据付永介绍,他们不仅帮助国内农民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问题,还多次帮助俄罗斯、加拿大、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农户。
来自湖南省怀化市的农民“网红”——“乡野丫头”石秋实,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侗族的风土人情传递给了广大网友。
“乡野丫头”石秋实
石秋实的家乡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的老寨村。这里风景优美,但经济不发达,老寨村所在的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传播家乡独特的侗族传统文化,石秋实和堂兄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了一个名叫“乡野丫头”的网络账号,定期拍摄、上传展示乡村生活的短视频。
视频中,石秋实刨过野菜、扒过鸡窝、捞过青苔,并用自己上山下河亲手采到的新鲜食材,做出了炒腊肉、鳅鱼荷包蛋等上百道侗家美食。她面带微笑,耐心地给网友解释着家乡的特色。
靠着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开通账号 100天时,“乡野丫头”视频的浏览量达到两千多万次。目前,浏览量已经超过 1 亿次。
与此同时,不少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关注农村题材。今日头条是中国一家为用户推荐信息的互联网企业,其搭建了农村合伙人平台,鼓励“三农”创作者。此外,一些短视频平台,如快手、抖音等,也在积极培养农村“网红”。
“网红经济”赋能乡村“破圈”
当下,“网红经济”已经不单单是个体或者团队的专属,地区性的网红经济赋能不断推进。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是远近闻名的网红乡镇,2020 年获评广东省“一镇一业”蔬菜专业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保持了蔬菜产量与价格平稳增长,每户每亩收入达 2.3 万元,同比增长 30%——这一网红乡镇是怎样做到的?答案就是以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
“没想到我 67 岁了,还能上快手!”白坭镇中社村村民欧彩容喜笑颜开。被称为“网红阿婆”的她,是中社村村民小组长何文胜“白坭胜哥”短视频里的常客,他们一起通过直播带货、网红小视频推介小村绿富美。平日里,何文胜和村民的镜头聚焦葡萄、花卉、土鸡等农产品,不少网友亲切地称呼何文胜为“葡萄村长”。目前,“白坭胜哥”快手号已发布作品 200多个,播放量最高达 213 万。网红效应为当地带来显著收益,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村里每公斤 90 元的香印葡萄被采摘一空。
同样刷屏的还有全国劳动模范、白坭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广彬。通过“线上 + 线下”推广发展采摘观光、研学游等手段,他成功带动3000 多户农民集体致富,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在2020年9月启动的“乡村振兴·快看白坭”——白坭镇快手达人孵化成长行动中,他们还率先组建了全国首个镇街快手创作者学院和孵化基地,已吸引10 多家企业入驻,创作作品 1700 多个,点播量超 2.1亿次,孵化出一批接地气的本地网红;“白坭镇创作者挖掘计划”“白坭镇创作者扶持计划”“白坭镇创作者榜单计划”等也相继推出,表彰了一批优秀创作团队。
开车驶入白坭镇文创大道,远远就能看到写着“西江院子”4 个大字的小小建筑群。走近看,水磨青砖为墙,青石板为路,巷道古朴静逸。这里原本是白坭樵桑联围边上一个旧墟镇,楼龄普遍超过半个世纪,房屋大多空置,破旧不堪。“我们把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振兴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出亮点。”白坭镇城建和水利办公室负责人江毅说,该片区位于佛山文创古镇核心区,现已成为乡村网红打卡点,是一个能品味百年耕读之旅、江畔院落文化的特色体验区。
通过西江院子这一重要纽带,白坭镇形成一条串联沙围村、创意良仓、西江院子、陈氏大宗祠等精品示范点,涵盖吃住玩购的旅游线路和产业链条,做强了“游古村、品文化、逛花田、尝美食”的特色小镇旅游品牌,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当地还通过邀请抖音、快手平台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们畅游白坭,打卡特色景点及河鲜美食,吸引到百万级别流量,让到白坭游玩、品美食成为一种网红现象,打造出众多网红打卡点和“疍家腊鸭扎”“禾秆盖珍珠”等非遗品牌网红美食。他们还结合打卡点发展党史微课堂、乡村党建研学游,2020 年度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接待国内政务交流参观考察团超600 批次。
“佛山电台将通过孵化乡村网红等措施,为白坭孵化一批‘白坭故事广播员’‘快手视频达人’。”佛山电台台长张伟立说,不久前,他与快手科技副总裁一起到白坭镇调研,探索研究媒体联合平台孵化短视频创作人才。
据了解,白坭镇创新探索新媒体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更加高涨;通过抓住“短视频 +直播”这一新风口,探索出一条利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红”不是决定性评价标准
去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门口坡村被网络主播立牌“网红村”引发争议。据大量短视频显示,多名自称“东方不败”直播团队的成员在门口坡村立牌“网红村”,并在门口坡村空地上进行直播。因成员剔头、红衣、动作夸张,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众多网友指责其“表演低俗,损害当地形象”“不劳而获,只想挣快钱”等。
门口坡村附近的一名村民介绍,他此前听说过该村大多村民都拍视频,搞直播。他也曾在抖音上看到过该村村民“在地上滚来滚去”的视频,“估计是想挣钱,直播能挣钱”。他称,附近其他村庄没有明显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宁潭镇政府表示,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该情况,组成工作组展开调查,及时摘除了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竖立的“网红村”牌子,并约谈了相关人员。宁潭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从事直播的“网红”中,有部分是当地的村民,但是每天也有外地人员到门口坡村去蹭热度,因此比较难确定总体人数。“网红”们所表演的场地靠近当地一所村小学,再加上其直播涉嫌低级趣味、内容庸俗,对当地社会、网络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博白县网络协会称,几名主播在接受镇工作组思想教育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所拍摄的视频对宁潭乃至博白的负面影响,表示不再为博取眼球而低俗恶搞,将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进行直播或创作,发掘亮点,正面宣传宁潭和博白,为推动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广西“网红村”争议不是个案。短视频在农村流行、主播成为农民新职业的同时,也应看到,部分主播以低俗炒作、污言秽语等方式挑战公序良俗,部分农民不计后果地给主播“刷礼物”引发家庭矛盾,这些都对乡风文明造成冲击。
西部某县网信办主任表示,部分“网红”的直播内容偏低俗,他们在方言的“掩护”下,或在直播间炒作,或通过污言秽语、搔首弄姿吸引眼球,去年,该县网信办联合其他部门约谈了全县 10 多位粉丝数量超过 10 万的主播。一些主播抓住粉丝“爱看热闹”的心理,炒作一方出轨,在直播间引发“骂战”。侯海珍的妻子田向红说:“我之前经常在直播间看到一些夫妻因一方出轨而对骂,就害怕掌柜的做了主播把好好的家给弄散了,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他们自导自演的。”
西部某县乡镇派出所副所长表示,今年 6 月底,辖区内一对夫妻因丈夫“打赏”主播引发家庭矛盾,丈夫将妻子打伤,后经多方调解才缓和了矛盾。一位乡村网红表示,他在主播圈里听说,一名背水泥的打工者一晚就给主播刷了 4000 多元的礼物。西部某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庭长介绍,近两年,一些主播在网上搔首弄姿、不理家事,一些村民超出自己经济能力范围打赏主播等导致婚姻破裂的案件逐渐增多,这个新趋势需引起重视。采访中,农村才艺主播曾凤凤无意间谈到,她接触的主播圈里闹离婚的“有一层人”。
对此,专家表示,除了丰富监管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外,要引导好、用好农村“网红”。据了解,农民“网红”大多出自草根,他们更懂农民的喜好和精神需求,也更懂得如何与农民交流。基层网信、宣传部门应抓住机遇,看到农民“网红”的长处,加强正面引导,使他们成为传播正能量、引导乡村舆论的新生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村“网红经济”的出现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技术、传播农村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加强监管与培训,以防有人为了吸引眼球出现一些不当做法。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