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鳅的养殖技术与前景

答案是;刺鳅好养。

刺鳅身体略侧扁,极延长似鳗鱼状。头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状。吻稍长,口中大,末端可达眼睛直前,上唇延长而略往下垂。背鳍前部之硬棘部起于胸鳍后缘直上方,各棘均短而分离。背鳍、臀鳍与尾鳍完全相连而不可分

2. 刺鳅养殖技术教程

吃肉的,平时小鱼小虾伺候,别喂鱼食、鱼虫。

水温26度以上比较合理。缸里一定要有加温,过滤加氧设备。最重要的,要放半个花盆,或者树洞之类的东西,这种鱼喜欢在洞穴生活。灯光建议用白光灯。要是能配一些干净的粗沙更好(在不影响过滤的基础上)。非常好养。基本不容易生病。一个缸子里别样太多。容易互相攻击。祝好运,不明白加3924515

3. 刺鳅的养殖技术与前景研究

刺鳅养殖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建鱼塘

一般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2亩,池水水深1.5米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 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

一般在每年5~9月投放全长5厘米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3000尾/亩。经过8~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半斤以上,即可收获上市,亩产量一般达600~1000斤。

3、饲料

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

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 ,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

4. 刺鳅养殖视频教程

刺鳅。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刺鳅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

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5. 刺鳅的养殖方法

1.苗种选择。事实上,目前很多刺鳅水花鱼都是孵化桶繁育,一般静水孵化较少。静水孵化繁殖更接近自然繁殖,下塘后,水花对自然环境适应力更强。建议优先选用静水苗。

2.放花时机。一般刺鳅水花鱼苗未开口,卵黄还有小部分,身体未完全发黑前就要下塘。下塘时,塘口不能太肥,不能有肉眼可见的浮游动物。

3.塘口水深。很多养殖户放刺鳅水花鱼苗水位一般控制在,80公分左右,实际上平均水位在1.3-1.5米更利于水花存活。水体太深不利于水体温度上升,太浅水温上升过快。另外水体越大,自净功能越强大,承载能力越大,受环境波动越小。所以考虑综合原因,和多年实践发现1.3-1.5米水位成活率更高。气泡病爆发率更低。

4.寄生虫防控。一般4-5月,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车轮虫,也有少量的斜管虫、纤毛虫。杀虫不是有了虫就杀,一般建议水花下塘第3-7天选择合适的天气杀虫。杀虫后必须杀菌,解毒,重新培菌,培藻。

5.增氧机使用。水花下塘后,增氧机保持开启7天。7天后成活率如果特别高,后期至少保证增氧机每个塘有一个开启。正中午和晚上全部开启。下午也要开增氧机。最好是选用叶轮增氧机,增氧机最大的功能绝不是增氧,而是打破水体分层,起到活水的作用。

6.池塘硬件条件。沙石底质一般存活率不太理想。新塘口不许提前预肥,老塘口淤泥不要太深。老塘口肥水,施肥不要太多,用量减半,主要以培菌为主。

6. 刺鳅人工养殖技术

1、场地:养殖刺鳅鱼需要选在安静、光照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养殖前需将池塘的淤泥清理掉,然后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干净。

2、选种: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刺鳅鱼育苗,将大小不一的刺鳅鱼分开饲养。

3、养殖:放养刺鳅鱼的时间一般是在春季的5~6月,需定期投喂,一般以轮虫为主,可以少量喂养蚯蚓或黄粉虫。

养殖刺鳅鱼可以采取微流水养殖,每天不间断冲水,或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20%,每月用浓度20毫克每升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保持水质活、嫩、爽,严禁水质过肥和水质老化。

刺鳅鱼适温范围为7~30℃,适宜生长水温为20~29℃。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氧在3.5毫克每升,刺鳅捕食小型的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昆虫、小鱼、小虾,也摄食水生植物等。

7. 刺鳅鱼养殖技术

1、辣锥鱼,也叫纳锥,学名大刺鳅。

2、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5000尾/平方米。刚孵化的大刺鳅鱼苗,全长3毫米-4毫米,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天-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

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鱼苗经过8天-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厘米-2.0厘米,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厘米-3.0厘米,开始成群觅食,体色变黑。培育期间,每天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大刺鳅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40平方米为宜,池深60厘米-80厘米,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必须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

当规格达全长8厘米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天-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

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4、大刺鳅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8. 刺鳅的功效是什么

椿木好。养殖方法:切忌强光暴晒和干燥。平常需经常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叶片经常保持清洁,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