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作出精心部署。湖南省委全面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扎实组织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在大兴调查研究的实践中更好地提升本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一、走好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只有通过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才能获得正确认识、作出科学决策。做好调查研究,要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

健全干部经常下基层机制。省委明确规定,主题教育期间,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部门调研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1/3。要坚持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工作方法,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驻村帮扶等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去摸情况、破难题、解民忧。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采取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一线走进群众,确保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

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省委要求,每位省委常委分别联系1个县(市、区)或1个基层单位,主题教育期间到联系点调研不少于3次。目前,省市县党委班子成员已建立1670个基层联系点。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职责和工作分工,多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单位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带头落实好联系基层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和服务专家等制度。

推行领导干部接访回访。群众来信来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最急切的调查研究”。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接访约访,带头深入到矛盾纠纷多的地方开展带案下访、重点约访、上门回访,带头阅办群众来信和网上信访,带头包案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期间至少安排2次接访下访,了解基层群众的呼声与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畅通“网络问计”平台。坚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充分运用好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栏征求网上意见,加强对网民意见的分析研判,积极回应群众网上反映的诉求和建议,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做到民意集中在哪里、调查研究就要深入到哪里。开发全省调研问题信息报送系统,对调研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建立台账,分级汇总、逐级上报,拉条挂账、动态销号。

二、践行唯实精神,切实找准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省委对标党中央提出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结合实际,梳理出8大类38个调研重点内容;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调查研究要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为对症下药、整改提升打下基础。

聚焦决策所需。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调研越深越实,决策就会越科学。要把调查研究贯穿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坚持调查在前、决策在后,在作出重大决策、实施重大战略、推进重大工作、破解重大现实问题前,组织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重要文件政策出台前,及时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全面听取文件政策出台的必要性,掌握文件政策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最大限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聚焦发展所难。坚持把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稳增长、兴产业、惠民生、优环境、防风险、保安全等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攻坚克难,推动解决一批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守护好一江碧水”、“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开展专题调研。聚焦破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突出问题,着重在完善政治建设考察制度、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等方面找准切入口,深入开展前瞻性对策性调研。

聚焦群众所盼。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努力方向,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到田间地头去听“百姓话”,到市井巷陌去看“烟火气”,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交朋友,让群众敞开心扉谈冷暖、提需求。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认真查找和破解群众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尤其是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真正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为民解忧、凝聚人心的过程。

三、运用科学方法,精准提出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开展调查研究,如果没有掌握科学方法,就难以把问题搞清,把规律找对,把对策提实。要始终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综合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调研方式和手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深度分析研究。调查研究既“调”又“研”,缺一不可,坚决避免只“调”不“研”、“只把脉不开方”。要注重综合运用分类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数理模型法等多种方法,对调研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既重视定性分析又重视定量分析,切实将零散的认识系统化、粗浅的认识深刻化。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研究的广度和精度。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反馈的突出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

善于集思广益。开门问策、广开言路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应有态度和有效方法。要放下身段,甘当“小学生”,自觉拜群众为师,主动问计于民,汲取群众智慧力量。注重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的优势,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提高破解难题的有效性。放宽视野,多渠道了解其他地区相关领域的有效做法,积极借鉴有益经验。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集合众人智慧,努力使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制定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系统精准施策。调查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要把系统观念贯穿调查研究始终,特别是提出对策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好统筹联合作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机构共同领办任务、共同纳入清单、共同出台政策,利用好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专业优势,抓重点、定主次、分优劣,形成政策组合的最佳方案。在开“药方”的时候,针对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四、突出实践导向,推动常态长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衡量调研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对策是否落地、问题是否解决、工作是否改进。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注重在求实效、成常态上下功夫,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构建常态机制。及时总结提炼调查研究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经常性工作。推动任期内市州委书记走遍本市州所辖的乡镇、县(市、区)委书记走遍本县(市、区)所辖的村。将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推动调查研究蔚然成风。

及时转化成果。扎实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着力推进研以致用,避免调研成果“躺在纸上”、“束之高阁”。深入总结推广源自一线的新探索新创造和好做法好经验,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对全局性、普遍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政策措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预防措施,做到开展一次调研、解决一个问题、形成一套机制。湖南省委组织部列出“做实村(居)民代表工作”、“提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质量”等27个重点调研课题,由部务会成员、各处室主动领题,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调研情况交流会,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管用措施。

闭环推进落实。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分别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对一时难以解决须持续推进的,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务求在一定时期内取得阶段性成效。对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的问题,上下联动,整体推动解决。加强跟踪督导问效,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汪一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