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 要

脱贫攻坚中,部分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山多地少,农民创业致富思路不开阔,利用资源方式不正确,导致土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扶贫脱困攻坚难度加大,扶贫效果不显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面对当地现实条件,探索出了一条先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让山野 “绿起来”;再统一收购销售林果,让林果“活起来”;后创建品牌,拓展产业链,让农民“富起来”的绿色生态道路,紧抓林果产业,推动当地的脱贫进程。林西县带领群众山上种树,并推行林地有偿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林果技术人员在整个栽植过程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在后期过程中也进行跟踪式服务,确保成活率、收益率;栽植成功后,林西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收购销售,并且成立了“内蒙野果”等品牌,打通市场,将收获的果实销售至海内外各地。当地还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果汁果脯等深加工产业,成功实现有效增收;各村配合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林果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林果产业以来,林西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0.9%下降到2018年底的0.77%,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内第一个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的县。

二、背 景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各地由于自然环境限制、缺少技术支持、不了解市场、缺乏产业规划,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原因,产业扶贫项目往往实施难度大,扶贫效果不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地处中国北疆,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不理想。各村曾发展养羊业,因缺乏科学指导,超载放牧严重,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春天刮沙尘、夏天发山洪,脱贫任务艰巨。林西县痛定思痛,结合当地实际,决定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当地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紧抓林果产业,种栽经济林,成立特色品牌,拓展产业链条,开展生态旅游等,在2018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各村稳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三、项 目 实 施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紧抓林果产业,种植经济林,保护水土,开发相关产业链,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发展旅游,全方位带动当地生态和经济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 禁止养羊,封山禁牧。林西县许多村庄曾发展养羊业,羊善于攀爬,让本来就水土不够肥沃的林西县许多地区山林情况更加恶化。于是林西县决定停止养羊,并对流域治理工程和天然山杏林,统一进行围封看护。养好山林恢复植被是实现发展的第一步。

2. 分山到户,荒山全面承包。林西县根据全县第一家实现了荒山荒坡全面承包到户的七合堂村的经验,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全县实行荒山、荒坡、林地承包到户。承包到户的荒山有的当年就开始开垦,栽上了果树、杨树,松树,种上了牧草,保证了农民的全面参与,也更方便对开发的山林的生态格局进行规划。

3. 进深山,建果园。各村鼓励林西县农民走进深山,在承包的荒山上建果园,建林场。为了能够让村民尽快见效益,林西县栽植的果树苗都是大苗,品种包括扁杏、苹果梨、沙果等,一般三年即可见效益。根据各地山林的实际情况,引进嫁接品种,比如将杏树改为嫁接“香蕉李子”等,提高果园的种栽效率和经济效益。

4. 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林西县联合林果技术人员在整个栽植过程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在后期过程中也进行跟踪式服务,确保成活率、收益率,同时专业的技术员对参与栽植的村民进行培训,逐步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果农,各村的技术果农对其他农民可以互帮互助,做好栽植和技术保障,让村民们增收致富。

5. 实行土地流转,发展庄园经济。林西县根据农户土地分散,经营不便,发展受限的实际,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把零散的耕地林地采取自由互换的方式调整成大块,并鼓励和引导农户走出村屯,到调整后的山坳河谷安家落户,建立一处住宅,打一眼小土井,经营一个果园,栽植一片树木,管护一片山杏林,种几亩牧草和庄稼,发展一个养殖场,创办起一个果林农牧相结合的“庄园经济”实体。

6.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战略。林西县七合堂村打出了“内蒙野果”品牌,建立了“内蒙古野果”协会,每年举行的“内蒙野果采摘节”吸引县内外客商达上万人次。依托该品牌,林西县塑造了自己的内蒙林果形象,并在南部乡镇建设内蒙野果产业基地,进一步推动当地林果业的发展。

致富内蒙养牛视频_内蒙养牛赚钱吗_致富经内蒙养牛

七合堂村暖棚提子

7. 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产业化经营。2010年4月七合堂村成立了“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九佛山”牌商标,建立了统一综合管理,统一联络服务,统一仓储销售的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社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和更新果树新品种,积极调整经营和管理模式,效果明显。林西县其他村也学习此模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产品进入市场、提升发展质量创造条件。

内蒙养牛赚钱吗_致富经内蒙养牛_致富内蒙养牛视频

七合堂村野果大丰收

8. 拓展林果产业链,开发更多新路子。林西县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果汁果脯深加工产业。林西县政府以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了“赤峰市天拜山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集野果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天拜山饮品公司通过与果农签订订单,使水果能够在田间地头按订单价全部收购,价格好不愁销,不压货无损耗,带动了贫困地区水果销售。收购水果后,天拜山精选上等果实,生产内蒙野果果汁、果酱、果丹皮、果脯等深加工衍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9. 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推动生态旅游。林西县重点培育了5个高标准、有规模、示范能力强的扶贫产业园区,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使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订单原料生产、参与初级加工和产品销售等方式,真正参与产业发展。并且在城郊及国道省道沿线发展特色设施农业,积极开发庭院经济,利用村内房前屋后、村边等空地实施小果园建设精品示范园,走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农业的路子,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四、成 效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依托林果产业,林西县取得了以下成效:

1. 2018年6月,林西县接受国家对国贫县退出评估检查,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64%,漏评率和错退率均不明显,群众认可度为94.94%。8月17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林西县退出国贫县行列,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摘掉了贫困县帽子。2018年末,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9800人下降到1392人,贫困发生率由10.9%降至0.77%。

2. 脱贫减困效果显著。林西县发放贫困人口各类生态补贴856万元,依托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吸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2000人次,包括将2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和草原管护员,每人每年获得6000—12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2016年至2018年三年累计有863户177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种植经济林人均增收3851元,其中2018年经济林有收入的贫困户95户223人,人均增收4314元。

3. 退耕还林,经济林建设收效明显。全县退耕还林35.52万亩,累计受益贫困人口6778户、10647人,年人均收入635元。目前,林西县高产高效经济林总量已达到10.5万余亩,进入盛果期达3万亩,年产水果5万多吨,销售收入达1.1亿元。同时通过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山杏嫁接成的5万亩扁杏林进入产果期,年产杏核1000吨,销售收入达1600万元。

4. 水土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停止养羊,保护水土,种植经济林之后,林西县的生态环境停止恶化,水土渐渐恢复,多处地区曾经的乱石滩变成了肥沃的土地。林西县开发出大冷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和九佛山、三愣子山小莫古吐生态旅游三个旅游景点,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5万余人。高效经济林建设极大改善了林西生态环境,推进了全县生态建设进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经济林建设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共有863户2679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林果销售经纪和运输等相关林业产业,年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全县成立林业合作社15家,有276户964人,以土地入股、投资分红等形式自主自愿加入合作社,实现了从单纯农业生产向林农业结合产业的初步转变,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5. 丰富的林果资源,吸引外地客商来林西兴业创业。赤峰市天拜山饮品有限公司投资8700万元建设年生产5万吨饮品生产线一条,安置就业200余人,实现利税1300多万元。逐步形成了果农—合作社—外地客商—公司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三方面增收,为广大农民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让漫山林果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推手。

真实故事 耿立伟是林西县西山根村村民,曾经收入微薄,生活困难,种地靠天吃饭,年年种年年亏;外出务工,每天劳苦工作,一年也只能挣几千元钱。2015年,耿立伟从外地务工回到林西县,他抓住机会,跟随当地干部外出考察,决定自主创业开始种植大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的两个暖棚第一季免费种植,开启了创业致富的道路。他常和经验丰富的种田能手交流经验,外出参观,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他自己也积极钻研种植技术,利用现代化手段学习先进技术,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暖棚蔬菜种植专业户。不仅如此,耿立伟还把自己摸索到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种植户,指导乡邻们种植蔬菜,在耿立伟的带动和帮助下,暖棚效益越来越好,西山根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五、经 验 与 启 示

1. 重视生态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林西县自然资源缺乏,自然环境恶劣,在各村养羊期间,水土进一步流失。政府和农民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时退耕还林,停止大肆畜牧,种植树木,改善了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2. 重视技术支持,保证林果质量。林西县在鼓励农民种栽经济林的同时,重视为农民提供培训,增派技术人员帮助农民种栽。通过政府扶、网上学、技术带、专家教等方式,提供嫁接方法,种栽技巧等,保证了林果质量,拓宽了致富门路,提升了致富内生动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3. 重视思路创新,拓展产业链条。通过建立产业合作社,林西县将大部分农户纳入合作社,建立统一综合管理,统一联络服务,统一仓储销售的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引入优秀企业,开展林果产品深加工;通过建设扶贫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林西县将林果产业上下游联合,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注:本文摘选自“南南合作减贫案例库”,本案例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提交。

(#/casestudies/caseDetailsid=377&fid=23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