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日电“奢香故里无闲草,满山灵药皆是宝”。大方县因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成为中药材的“天然药库”,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目前已查明中药材1672种,其中植物药1577种、动物药79种、矿物药16种,蕴藏量约177万吨。被誉为“中国天麻之乡”,因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成为中药材的“天然药库”,享有“中药材之乡”美誉。为了充分利用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方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下猛药诊治因石漠化严重导致地球所患的“癌症病”、农民的贫穷病和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软骨病”,有效帮助农民发“药财、帮助耕地铺“绿地毯”和促进大健产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色添彩。

以药治石——诊治地球“癌症病”,帮助耕地铺“绿地毯”“包谷栽在石头脚,一大偏坡收一撮。耗子想吃跪起啃,乌鸦低头够不着”曾是大方县石漠化治理前的真实写照。由于该县喀斯特地貌较为突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均是石头和土地各占一半,从远处看,满山遍野的突起的石头就像地球母亲身上罹患上了秘密麻麻的肿瘤一样,石漠化程度非常严重。据统计全县潜在石漠化面积4.31532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3.53%;石漠化面积13.69326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2.92%。该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总体治理思路,不断探索“以药治石”治理模式,以项目为引导,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优势中药材产业,采取扶持和奖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强化协作、创新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大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以来累计种植金银花、枸杞、金荞麦、前胡、独活等中药材1022.13公顷。一是羊场镇桶井村大湾组吴维江等80名村民成立了“大方县同心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集中药材、苗木、花卉、盆景种植与经营于一体,产业化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石漠化治理之路。目前,该合作社发展种植金银花、前胡、独活、草乌等中药材130多公顷,产值1000多万元。二是该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药材种植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星宿乡实施,项目带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治理石漠化的生力军。其中,大方县朝全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80万元,流转土地33.33公顷,实行木本中药材与草本中药材套种,乔木经果林与矮杆农作物套种,实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三是2014年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户”的实施模式破解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中的资金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和产品销售保障难题等,实现了工程实施参与社会化、资金投入多元化、种苗品种优质化、技术服务专业化、田间管理科学化以及效益分配多样化。

以药致富——诊治农民“贫穷病”,帮助群众大发“药财”  “党参丹参太子参,满山药材数不清。天麻白术金银花,脱贫致富不离它”。为让中药材产业的种植基地迅速上规模,大方县通过引进外来公司建基地、鼓励本地中药材公司建基地、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基地,采取技术培训、企社农一体化等多轮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发药财”,有效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是抓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派出400余人(次)到全县31个乡镇中药材种植点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14个,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000余份,参加培训人员达1500余人次。二是以项目支撑为抓手调动药农生产积极性。在各乡镇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形成“一乡一品”、“一乡一示范”的中药材格局,充分发挥基地辐射作用。2014年大方县中药产业局申报获批准项目3个,实施项目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科技厅项目3个。三是积极引导和支持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群众抱团发展。目前共成立了中药种植合作社94家,流转土地56833万亩。其中以赛时代专业合作社、同心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实行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已初步形成了种植、粗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运作模式。201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实现了11万亩,中药材产值近7.9个亿,2015年全县种植中药材达8.3万亩,占据了贵州省的半壁江山。

以药创新——诊治经济“软骨病”,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建好药园区,发展不务虚。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为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该县克服重重困难,向山要地搞建设,斧头山下建园区,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搭建载体,为当地社会经济补钙壮骨,有效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大方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工业强省三十个重点建设园区之一,也是省人民政府打造的第一个“同心工程”示范园。园区规划面积15.44平方公里,(其中:药品园区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投资300亿元。截止2015年4月底,药品食品园区累计引资57.37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41.2万平方米(政府建29.65万平方米),共引进企业36家,其中引进药品企业11家,主要产业以中药材种植及加工、中药提取、中药饮片制作、中药颗粒制作、中药保建品开发及制作、医药器械生产等项目为主,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利税20余亿元,解决5000余人就业。

一是打造贵天麻和铁皮石斛产业链。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园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该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2亿元,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中药材加工及中药提取物项目”投资6100万元,占地60亩,设计年生产400吨中药提取物及配套设施的生产厂,建成后,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4000万元,可解决100人左右的就业;第二期“保健食品项目”投资1.4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保健食品产品的研发,已经获得“天麻杜仲茶”和“双参胶囊”两个保健品批文,已开发出样品有天麻冻干粉、天麻纯粉片、天麻蜜饯片、天麻纯粉颗粒等天麻系列产品;铁皮石斛纯粉片、纯粉颗粒、铁皮石斛口服液等系列产品。二期项目建成后,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5亿元,可解决2000人就业。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6900万元,中药提取生产线于2013年5月正式投产;中药饮片生产线和保健品生产线,正在申请药监局进行论证。

二是打造“中草药加工、珍稀动物育种及种养工程项目的产业链。贵州华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君安华药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园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投资的项目,占地102.297亩,总投资15000万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8000万元,建设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及厂内办公生活区;二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三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中药材种苗培育及科研监测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创利税1.2亿元,其中利润8000万元,可带动项目原料供应区农民增加收入10000—20000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500人。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4600万元,公司注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规划设计、场平、地勘、厂房修建等工作已完成,正在订购设备。三是打造天麻深加工产业链。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是集天麻系列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检验、营销于一体的民营企业。2012年6月入驻开发区,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一期投入资金8000万元,二期投入资金7000万元。一期已投资8000万元,占地45亩,厂房、办公楼、营销展示中心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天麻酒和天麻胶囊生产线的批文已办理,目前正在装修厂房和安装生产设备;预计12月底可以试产。公司以“公司+公司”、“公司+种植大户”、“公司+农户”等形式种植推广仿野生天麻10000多亩。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95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200余人,带动1300多户农户致富。(张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