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正值葡萄挂果期,这些天,全省各地到歙县万兴葡萄种植基地来参观学习的果农可真不少,去了一拨又来一拨,他们都是冲着王继红的葡萄栽培技术来的。
三年前,在外打工的王继红听说现在搞农业效益很好,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动下,最终放弃年薪十多万元的装潢业,带着妻子到歙县园艺场租下几十亩地,种植葡萄。一开始,王继红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科技务农,在葡萄种植上弄出点名堂,要生产国内最优良、最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葡萄!
不过,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实现这样的目标谈何容易。在朋友介绍下,王继红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安徽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葡萄种植专家,聘请他们长期担任自己基地的技术顾问,从种植到施肥、从修剪到疏果,每到关键环节,王继红都会请专家们到基地来现场把脉。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王继红的葡萄种植基地一改过去惯用的密植法,改用稀植法,同时在土壤科学普查的基础上,从国内外引进最适宜生长的十多个优质品种,每年从6月底到11月底都有新鲜葡萄上市。
在王继红的葡萄园里,有一株葡萄让他引以为傲,这株葡萄引进不到三年时间,在架子上左右水平延伸近10米,挂果达到118串,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王”。而就在去年,这株葡萄挂果只有近60串,但就这个数字也让许多葡萄种植大户望尘莫及。“我家那些三四年的葡萄树挂果只有几串,这个真是太神奇了!”前来取经的果农无不惊讶。(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说起万兴园高产的秘密,王继红向大家道出了关键:“株距和行距打破传统模式,一般是3米乘3米,像我一亩地最多50棵到60棵,传统的种植一般是在1米乘1米左右,太密了,不利于葡萄生长。同时,在枝条上,我打破传统的开花样式,采取水平两侧延伸,这样管理起来省时省力,而且高产。”
基地建设以来,王继红在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下,葡萄园产量质量双丰收,去年40多亩葡萄园产出葡萄3万多公斤,产值30多万元。维多利亚、夏黑、金手指三个品种去年还荣获安徽省优质果品评比三等奖。
眼下,正值葡萄的挂果期,省农科院专家又一次深入万兴园葡萄基地,在疏果、施肥等方面给出科学指导,王继红说,有了技术的支持,今年葡萄产量有望翻番,产值预计可突破70万元。“我现在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去年就有许多外地的老板到我这里收购,我们这里的葡萄价格高,还供不应求。要想把农业做好,还得依靠科技,科学种植才能真正出效益。”看着满园的小葡萄,王继红一脸喜悦。·吴惠华吴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