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稻蛙共生
SAN NONG CI HAI
选 词 理 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趣味景象,如今这番趣景正在乡间稻田上演。蛙类已成为浙江省最具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发展“稻蛙共生”的种养模式,一方面保护了蛙类资源,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绿色生态的稻米和蛙肉,对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0 1
基本释义
“稻蛙共生”,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和黑斑蛙等蛙类的不同特性,互为补充,进行一田多收、绿色生态的种养模式。水稻遮荫,可为蛙类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还原生长环境。而蛙类又是稻田的捕虫能手,它的排泄物可作为稻田肥料,助力稻谷无化肥、无农药、纯生态种植。
0 2
拓展解读
(一)稻蛙共生养殖技术特点
1.稻田选址及设置
选择交通便利、灌溉方便,水源、土壤条件好,天旱不干涸、洪水不泛滥,地势低洼的稻田进行改造,主要包括田埂、田埂内侧水沟和喂食台的建设等。进、排水口用60目左右的聚乙烯网、铁丝网或栅栏建造防逃网。田埂内用聚乙烯网片建设防逃设施,聚乙烯网片埋入地下 0.2m,露出地上部分1.0-1.2m。稻田四周用高1.0~1.2m 的彩钢瓦建立防蛇、鼠等的设施,之后,在彩钢瓦外围插接2.5~3.0 m的支撑杆,各支撑杆上部用铁丝连接,在铁丝上方架设防鸟网,同时在养殖场周围定时泼洒雄黄酒等。可在稻田四周架设隔音板,以弱化周围强噪音带来的影响。
2.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米质达到国标 3 级以上,生育期 135~140天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株型紧凑的品种。蛙类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活动能力强的品种,如黑斑蛙或虎纹蛙。
3.水稻种植管理
为打破种子休眠期、增强其生长活性,应先将种子铺于背风向阳的干燥地面上,晾晒 24~48h;晾晒后用清水浸泡种子至露白约 50%,浸泡时长约 60h,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浸泡时间,浸泡时间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浸泡时间越短。同时,浸泡有利于对种子消毒,杀灭病虫害提高成活率。预处理后是种子的最佳播种状态。使用优质农家肥 35t/hm2 作为水稻生长的底肥,翻耕将土和肥混合均匀,田面高度差在 3cm 以内。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若遇冰雹、大风期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水稻生长较快,一般 3~4 个月即可成熟,具体时间因品种、地区环境而有所差异。以水稻的生理特征为评判标准: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高则判断其达完全成熟。也可通过外观评判:谷粒壳 95%以上变黄、米粒变硬且呈透明状态,为水稻收获的最佳时期。
4.蛙类养殖
经良种场人工选育的健康种蛙,如黑斑蛙等。用作种蛙雌蛙1龄~3 龄,体重>60g,胸蛙 1 龄~2 龄,体重>30g。雌、雄种蛙的放养比例以 3:2 或 1:1为宜。种蛙放入池前 15d~20d 以 75kg/亩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种蛙放养前用 2%~4%食盐溶液浸浴。投放密度10~15 只/m2 。蛙类采用人工配制饲料饲喂,但需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配比。在饲养的过程中,蛙类可能感染红腿病、烂皮病、歪头病等疾病,其他疾病比较少,对于各种疾病,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二)发展效益
1.经济效益
“稻蛙共生”种养模式不但为大众提供绿色、有机稻米,养殖的蛙类也可进一步丰富居民膳食种类和满足多元营养需求。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稻蛙共生种养模式产出的稻谷绿色、生态,其质量要比单一种植水稻的更好,可见此模式具有较高的产投比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稻蛙共生”种养模式形成了一种根植于土壤、水体稻株基础之上,由农事劳作与自然环境协同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以水稻、底栖生物、水生生物、浮游生物、杂草等为构成要素,并通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水稻、杂草、光合细菌和藻类构成系统内的主要生产者,蛙作为消费者,通过捕食昆虫以及采食底栖生物、水生生物、浮游生物生存;同时,蛙粪作为有机氮肥,参与构成了稻田土壤和水体微生物种群。开展“稻蛙共生”种养模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自然资源的压力,对改善稻田生态环境、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土壤理化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0 3
参考资料
1.“稻蛙共生”新模式 铺就绿色致富路——湾里管理局罗亭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李兴华,涂军明,陈展鹏,等.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农学学报,2020,10(12):98-103.
3.邱木清.“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素的影响[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7):48-51.
4.邓正春,王朝晖,张忠武,等.稻蛙绿色生态种养技术[J]. 作物研究,2019,033(01):21-22.
5.叶润乐,郑文越,施可凡,等.稻—蛙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126-127.DOI:10.19704/j.cnki.xdnyyj.2021.11.051.